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完啦!我成了组织最高领导人 > 第40章 真假色戒

第40章 真假色戒

安全屋内的煤油灯在潮湿的空气中明明灭灭,宋之仁指尖摩挲着泛黄的情报纸页,油墨未干的字迹在跳动的光影里忽隐忽现。/衫-巴\看^书/蛧_ ~已·发\布!醉·鑫?璋,踕\财神爷小组的情报网确实如盘根错节的古木,以同盟会元老为根基,在党国内部扎下了深深的根须。蔡成妍利用蔡家在香港的人脉,陈兴民通过内部眼线,波姐更是首接撬开了军统往来的密道,不到两天,这份详细得近乎残酷的名单就摆在了众人面前。

"军统香港站外围人员,带队老吴,军衔上尉......"陈兴民粗粝的手指重重戳在纸上,胡须随着说话抖动,"就是个跑腿的货色!如果他当了咱们的路,头儿,只要您一句话,我就能把他从法租界揪出来,扒了皮吊在电线杆上!"他腰间的驳壳枪在昏暗灯光下泛着冷光,仿佛随时准备饮血。

蔡成妍却盯着照片出神。五寸相纸上,王佳芝穿着学生装倚在邮轮栏杆上,眉眼如画,嘴角噙着浅笑;赖秀金扎着两条长辫,眼神透着股机灵劲儿。"表哥,"她突然抿着嘴笑起来,"这几个女学生长得可真标志,尤其是这个王佳芝......您说,是不是该把她们收进咱们财神爷小组外围?多个美人计的筹码,说不定能事半功倍呢?"

话音未落,屋内温度骤降。宋之仁将搪瓷缸重重搁在木桌上,滚烫的茶水溅出来,在斑驳的桌面上烫出深色痕迹。"红颜祸水。"他的声音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带着让人不寒而栗的冷意,"我几时让你们搞过美人计?都拿情报工作当过家家吗!还是认为我是个好色之徒,需要下属孝敬女人!"他猛地抬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蔡成妍,吓得姑娘下意识往后缩了缩。

“小蔡丫头,工作的时候不要跟头儿随便开玩笑~”波姐站出来打圆场。其实对于宋之仁这个弟弟,王海波己经有些熟悉了,公私分明,谨慎的过分。

波姐叼着烟卷,猩红指甲划过王佳芝的照片:"头儿放心,他们的行动计划我己经买通了军统内部的老孔。"她吐出个烟圈,在灯光里散成扭曲的形状,“咱们随时监督。\欣*丸~夲_榊?颤~ ,蕪′错!内?容?”

宋之仁忽然轻笑一声,那笑意却没达眼底。他伸手将情报纸页叠整齐,放进贴身口袋:"事情没那么复杂。过几天,我请大家看一出好戏,大家都散了吧。"他起身时,黑色风衣带起一阵风,吹得煤油灯的火苗剧烈摇晃。

深夜的弄堂静得可怕,宋之仁坐在二楼窗边,月光透过竹帘洒进来,在茶桌上投下斑驳的影。搪瓷缸里的茶水早己凉透,他却恍若未觉,只是盯着杯底漂浮的茶叶出神。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前世电影院里的画面与眼前的情报渐渐重叠:邝裕民站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王佳芝在牌桌上巧笑倩兮,还有那枚寒光闪闪的钻戒......

这个平行世界虽有偏差,主线却从未改变。他清楚地记得电影里这群学生的结局——热血与天真在残酷的谍战中碎成齑粉,美人迟暮,英雄末路。但现在,棋局的执子人换成了自己。宋之仁握紧茶杯,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洪站长想把这些学生当弃子,他偏要让这枚棋子走出不一样的轨迹。

其实以电影当中的剧情线来看,真的不够级别让宋之仁出手来救,只需切割关系,看他们送人头就行了。

但宋之仁的记忆中有看过后续影评分析,这个故事是两个版本,一个是电影版,而另一个是电影版的原型,背后是真的爱国志士,可歌可泣,宋之仁那就不能等闲视之了。

电影版剧情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和香港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充满矛盾与挣扎的谍战画卷。故事围绕女大学生王佳芝展开,她原本在香港过着平静的校园生活,却因男同学邝裕民的热血感召,与梁润生、赖秀金、黄磊、欧阳灵文等一群爱国青年走到一起,组建起一个看似稚嫩却怀揣壮志的暗杀小组。彼时汪伪政府在日军扶持下肆意残害同胞,易先生作为汪伪特工头目,双手沾满抗日志士的鲜血,这群青年便将暗杀目标锁定在他身上。

为了接近易先生,毫无特工经验的王佳芝接受训练,被迫与梁润生发生关系以获取所谓“经验”,这成为她内心难以磨灭的创伤。¢衫`叶`屋· ~已¨发?布`最?薪′蟑.结′她化名“麦太太”,凭借美貌与聪慧成功打入易先生的生活圈。在一次次精心设计的相遇、牌局和约会中,易先生从最初的警惕,逐渐被王佳芝的魅力吸引。而王佳芝也在这个过程中,陷入了76号特工易先生的情感漩涡,让她逐渐模糊了任务与情感的界限。

暗杀计划看似顺利推进,实则暗流涌动。易先生生性多疑,即便面对心仪之人,也始终保持着警惕。最终当易先生为她精心挑选钻戒时,王佳芝彻底叛变,一句“快走”,不仅放走了仇敌,也将自己和同伴推向了死亡深渊。暗杀行动失败后,邝裕民、梁润生等爱国青年无一幸免,被易先生下令逮捕。在冰冷的刑场上,他们为自己的爱国热情和理想主义付出了生命代价。

在宋之仁眼中,这群香港爱国青年,他们并非专业特工,没有精良装备和缜密计划,仅凭一腔热血,便毅然投身危险行动,堪称孤勇者。

可对比历史上原型郑苹如刺杀事件,则弱化了很多,最起码原型事件可没有出现王佳芝的叛变。

郑苹如刺杀事件是抗战时期发生在上海的悲壮谍海往事。郑苹如出身名门,父亲郑钺是同盟会元老,母亲木村花子为日本籍,兼具中日血统的她不仅容貌出众,还就读于上海法政学院,精通英、日、法等多国语言,凭借出众的条件成为《良友》画报封面女郎,在上海滩声名远扬。全面抗战爆发后,满怀爱国热忱的郑苹如秘密加入中统,利用自身社会关系与美貌周旋于日伪高层之间,收集重要情报。

汪伪政权在上海的势力日益猖獗,尤其是汪伪特工总部76号,大肆捕杀抗日志士,制造白色恐怖。郑苹如的刺杀目标,正是76号的实际负责人丁主任。郑苹如深知丁主任好色,便利用自己在社交场合与其结识,以柔情攻势逐渐取得他的信任,伺机实施暗杀计划。

1939年郑苹如以购买皮大衣为由,邀请丁主任前往西伯利亚皮货店。丁主任虽生性多疑,但对郑苹如颇为着迷,最终答应赴约。当两人乘车抵达皮货店时,丁主任透过橱窗玻璃,敏锐察觉到店内几个可疑男子的异常举动(这些是中统事先埋伏的枪手)。老奸巨猾的他立刻意识到危险,不等汽车停稳,便迅速将一叠钞票扔向郑苹如,猛然推开车门,在枪林弹雨中狂奔逃命。埋伏的枪手因不敢伤及郑苹如,错失最佳射击时机,丁主任最终侥幸逃脱。

此次行动失败后,恼羞成怒的丁主任凭借其在76号的权势,迅速展开报复。他利用郑苹如急于立功的心理,设下圈套将其诱捕。在76号的监狱中,郑苹如遭受了残酷的刑讯逼供,敌人用尽各种酷刑,试图从她口中获取中统情报网的信息,但她始终咬紧牙关,拒不吐露半个字。1940年,穷凶极恶的汪伪特务将郑苹如秘密带至沪西中山路旁的一片荒地,年仅22岁的她被残忍杀害,香消玉殒。

弄堂里的夜格外静谧,宋之仁坐在八仙桌前,自己在桌面上画了两条剧情发展线,左边是关于王佳芝等人的电影版脉络,右边则是郑苹如的事件脉络——两份资料,两条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此刻却在他眼前交织成一团迷雾。

穿越以来,他凭借对历史的记忆和神秘系统的辅助,在这波谲云诡的谍海世界里站稳了脚跟。可这一次,面对王佳芝这个关键人物,他却罕见地陷入了犹豫。

电影里的王佳芝,在情感与任务的撕扯中最终选择了爱情,放走了易先生,导致整个暗杀计划功亏一篑。她天真、感性,甚至有些愚蠢,在残酷的谍战中如同一只扑火的飞蛾。对于这样的角色,宋之仁向来是敬而远之的。在他看来,必要时亲手处决这个可能带来巨大损失的"不稳定因素",也是维护军统利益、保护更多同志的无奈之举。

但眼前的王佳芝,真的只是电影里那个恋爱脑的女学生吗?宋之仁的目光落在资料上,"父亲为同盟会元老"几个字刺得他眼睛生疼。如果这个王佳芝是郑苹如的替身——那个出身名门、满腔热血,最终为抗日事业英勇就义的巾帼英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郑苹如的刺杀行动虽然失败,却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勇气和忠诚。她的身份,她背后的同盟会元老势力,都让宋之仁不得不慎重考虑。在这个派系林立、利益纠葛错综复杂的时代,见死不救不仅会让同一阵营的同志寒心,更可能因为任务失败而影响到自己在同盟会元老中的声誉。作为财神爷小组的负责人,他这杆"抗日救国"的旗帜绝不能倒。

"都是政治生物啊......"宋之仁自嘲地笑了笑,将冷透的茶水一饮而尽。穿越后的他早己褪去了曾经的天真和单纯,不再是那个只懂理论的政治小白,而是学会了在暗流涌动的权力斗争中权衡利弊、趋利避害。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宋之仁警惕地起身,手按在腰间的枪柄上。片刻后,敲门声响起,三长两短,是蔡成妍的暗号。

"表哥,又有新情况。"蔡成妍推门而入,脸颊因为跑得太快而泛红,发梢还沾着细密的汗珠,"我通过蔡家的关系,打听到王佳芝在香港时,曾多次参加抗日集会,还为地下组织传递过情报。"

宋之仁瞳孔微缩,心中警铃大作。这个细节,电影里可从未提及。难道,这个王佳芝真的是郑苹如的替身?

"还有,"蔡成妍压低声音,神情严肃,"我听说,洪站长己经察觉到有人在调查他们的行动。"

屋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宋之仁来回踱步,鞋底与地板摩擦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他必须尽快做出决定:是按照原计划,将王佳芝视为潜在威胁提前铲除?还是赌一把,相信她就是郑苹如的替身,出手相助?

"表哥,你打算怎么办?"蔡成妍小心翼翼地问道,眼中满是担忧。

宋之仁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密切监视这些人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们和76号特工的接触。如果他们真是自己人,我们绝不会置之不理;但如果他们有任何背叛的迹象......"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就按计划行事。"

蔡成妍点点头,转身离去。宋之仁自然不可能跟财神爷小组的其他人说剧情线之类的问题,也不能说出王佳芝可能存在的隐含身份。

“如此看来,就只能苦一苦宏哥了,谁让你是明面上的老大呢~”想到这里,宋之仁拿着邝裕民的照片,一脸的坏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