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间谍永不眠 > 第00113章 重用叛徒

第00113章 重用叛徒

一一三、重用叛徒

最先到的是王兴发,他的车就跟在后面,他也预感到唐副处长要先找他谈话,就在附近小吃店吃油条豆浆,所以,第一时间就赶来了。.五¢4.看?书/ ,庚?新/嶵¨哙_

分别谈话一首到临近中午时分结束。彭北秋负责后勤,隔一段时间进去倒茶水,书房在二楼。

上海站来的人就安排在楼下客厅等待,上一位谈话结束,他送下楼,再叫等的人上去,顺便将上一只茶碗撤走,换上新茶碗,并且将上一位留下的烟头之类清理一下,不留下残余的痕迹。

来找唐副处长的两个人,居然是两个洋人,幸好彭北秋英语足够好,洽谈不是问题,彭北秋担心安全,要对两人搜身,两人不愿意,叫嚷了起来。

彭北秋很坚决,唐副处长闻声,从窗台上喊了一声:“让他们上来吧,不用搜身了。”

方才化解了争执。两个洋人在书房坐下,彭北秋给两人上茶,唐副处长指了一下旁边的坐位:“北秋,你留下,顺便作翻译。”

领头的洋人叫戴克,他带来的助手也兼翻译,唐副处长让彭北秋留下,一方面显示双方的对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全,毕竟彭北秋在身边,安全系数大的多。

他对洋人也并不完全放心。

他们谈的是贸易。

唐副处长原来一首在私下做买卖,由他的大太太在表面上运作,他将彭北秋介绍给戴克认识,就是要让彭北秋以后负担起这一块,做他的白手套。

彭北秋精通英语、日语,与洋人打交道是有利的一面。¨三*8·墈?书_枉~ +埂+辛·嶵!哙?

经济学里有一句经典性的话:人都知道自己的利益在哪里。商人无利不起早,戴克看中的,是唐副处长手中的权力。

权和钱结合,就成为了权利,就是套现。

从谈话中得知,他们己经合作了一段时间了,彼此都有深入的意思。

戴克抽的是雪茄,他递给了唐副处长一支,又递了一支给彭北秋,却被他婉言谢绝了。

彭北秋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每个人谈话的时间,这些枯燥的数字很有意思,有的接见很短,只有几分钟,有的比较长,王兴发是十二分钟,洋人二十分钟,马绍武最长,足足谈了一个小时零五分钟,出来的时候,疲惫的脸上有抑制不住的兴奋。

他们两人谈了什么?他不知道。

中午,黎明和唐副处长在书房里吃的饭,彭北秋陪刘琴婷在楼下餐厅吃,两人边吃边聊一些年少时的趣事,彭北秋明显感觉刘琴婷有些心不在嫣,不停地用眼角的余光看向楼梯的那边。

***

下午在上海站会议室开会。

彭北秋列席,并作记录,他是上校军衔,和马绍武同级,安排坐在了李队长旁边。唐副处长是少将,秘书是上校,秘书属于高配,比如戴老板的秘书米念行,是老板同乡,也仅是少校军衔。

本来在这种场合速记并不是彭北秋的工作,站里安排了专人速记,重要的会议,事后还会出会议纪要,他之所以记录,是一种习惯,可以边记录边思考,事后也可以及时进行整理。\幻~想`姬? _无~错^内?容!

在会上,唐副处长首先宣读了黎明的任命,他在私下里己经给在座众人打了招呼,要吸收调查科对付中共的经验--就是重用叛徒,以后对利用叛徒的事情,一律称为“运用”,大家是同志了,不能再蔑视了,更不能当面羞辱。

在对待叛徒上,调查科和复兴社有明显的差异,徐主任平常对部下与戴老板截然不同。他多少知道尊重特务们的人格,也很少发脾气骂人,尤其对中共叛徒加入者,并不侮辱轻视,表面很谦和。这与戴老板对加入的叛徒“动辄羞辱”形成鲜明对比。

唐副处长显然更认同徐主任的做法,但他不能在公开场合说,只能在私下谈,他要顾及老板的态度和脸面。这也是他要一一和上海站中层以上人员单独谈话的原因之一。

——这就是副职处理事务的难处和技巧。

他同时命令李莲花带人进驻上海,黎明亲自带路,马站长配合,对上海中共组织进行一次拉网似的清理。自从被捕之后,黎明原来一首不是很配合,出卖了代英,他己经没有退路,中午唐副处长和他吃午餐,显然做了他的工作,黎明完全放开了。

唐副处长之所以选择上海,是作了一番深思熟虑的。上海是中共中央成立所在地,中途除了短暂迁往武汉之外,大部份时间都在此地,同时,他认为黎明“奇货可居”,运用得当,可有奇效。

他的判断,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一场针对中共的血雨腥风开始了。这么大的行动,一旦开始,就不可能完全保密,彭北秋敏锐地意识到,鲸落也会行动,这是让鲸落现形的绝好机会。

果然,正在开会,电报员进来报告,戴老板打来电话,指定让彭北秋去接,彭北秋忙出去接电话,会议室的氛围一下变得很微妙,这样的场合,老板亲自来电,而且用的是内部加密电话,显示了对彭北秋的重视,无形中抬高了他的地位。

唐副处长心里却“咯噔”了一下。

来之前,他和戴老板是通了气的,老板对于这次行动是非常支持的,按理说,来电话,应当是和他交流才是,毕竟他是副处长,第二把手,开会的人中职务最高的人。

他敏感地察觉到,老板一定背着自己,交给了彭北秋某项任务。他想起了彭北秋在车上说的事……

***

作为特务处一、二把手,来之前,老板还和他商量了一下上海站的人事安排,由于上海站的地位日益重要,准备将站升为区,成立新的上海区,区长并兼任驻沪警备司令部侦缉队队长,将侦缉队抓到手,是两人的共识。

这个位子原来是贺军任命邬文静的,贺军死亡之后,他们将原来是调查科浸透的这个位子抓到手了。

两人的意见还是马绍武留任,但新设一个副区长。关于副区长的人选,两人却出现了分歧,老板主张由李队长下派担任,充实一线,唐副处长却主张提拔王兴发。

复兴社官场中有一种潜规则,就是排排队,吃果果,老板不可能每一个人的提拔都过问,他每提一、两个人,唐副处长如果没有反对,老板也会默认他提一个人,然后是分管人事的总务室、相当于秘书处的机要室、核心部门情报科等等依次分别提名,以此类推。

马绍武留任,如果李队长再任副区长,相当于上海区一、二把手都是老板的人。唐副处长也不愿意得罪李队长,李莲花这个人,骨子里似个怨妇,报复心特别重,下手特别狠。

于是,唐副处长提出,这次带他来上海,让他和王兴发比选,看谁作的贡献大,就任命谁。

私下里,他己经给王兴发交了底,王兴发作为上海站情报组组长,手下的外围人员、线人众多,在上海有先天的优势。

以他对王兴发的了解,王兴发肯定会给李队长使绊子。

这样,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唐副处长是黄埔三期的,老板才是六期的,据说还没有毕业,在骨子里,他不是很看得起老板的。

委座派遣他来任副处长,就有制衡老板权力的意思。

委座用人,喜欢搞制衡,比如,有了调查科,就设立一个复兴社特务处来制衡,绝对不要一家独大。

调查科对付中共成绩斐然,风声水起,加上陈立夫、陈果夫兄弟的支持,气势日盛,委座就从经费、人员方面扶持复兴社,向特务处倾斜。

唐副处长隐隐觉得,复兴社内部打破均衡的,很可能就是身边这个兢兢业业的秘书。

因为彭北秋是黄埔西期,和林彪都是同学,校长对他评价极高,极欣赏,资历、经验、地位足够,不是李队长,王兴发这些人所能比拟的,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他也不可能一首做秘书,他倒向那一边,那一边的势力就会大增。

彭北秋的选择,最终将是决定性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