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日日报的发布和扩散,新一旅收复平安县城的事迹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暁.税¨宅~ \首`发-
山城。
一家茶楼内,几个中年男人聚在一起,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
而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放着的正是最新一期抗日日报的报纸。
“哈哈哈哈......”赵威拍着自己的大腿哈哈大笑道:“解气,实在是太解气了。”
“八路军新一旅这一战打得实在是太让人热血沸腾了。”
“这一次八路军新一旅收复平安县城,简首就是大大地在日军脸上抽了一个耳光。”
“太爽了!”
“可不是嘛......”李亮连连点头附和道:“平安县城可是咱们抗日部队收复的第一个大型县城,这绝对是值得载入史册的。”
“八路军的新一旅实在是太强了,竟然真的能把平安县城给打下来,当真是了不起啊。”
“李云龙这个名字很熟悉,难道你们都没有察觉吗?”魏洪宽眨了眨眼睛,开口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前段时间带领新一团全歼二百多名小鬼子军官的也是李云龙吧。”
“此时再看,曾经的新一团不仅升为新一旅,更是在李云龙李旅长的带领下收复平安县城。”
“八路军的这位李旅长绝对是个带兵天才......新一旅如今更是威名赫赫,是当之无愧的抗日英雄部队啊。.求′书+帮, ~追′嶵,鑫~璋-结.”
魏洪宽这么一说,在场的众人也都反应过来,全都露出了惊容。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孙立满脸激动地开口道:“这个李旅长当真是了不起啊,先灭鬼子军官,又收复平安县城,这人实在是太厉害了。”
“我敢说,新一旅能够发展到这一步,肯定是李旅长的功劳,这人的能力肯定强得离谱。”
“我在想,如果跟着李旅长打鬼子,肯定是一条非常不错的出路,关键是可以抗日。”
孙立此话一出,其他人也都是眼睛一亮。
“刚好我家大儿子到岁数了,也该让他去出去闯闯了。”刘明瑞忽然感慨一声道。
“国府的情况我不便多嘴,但是我相信我家大儿子跟着八路军的新一旅肯定有更好的未来。”
“反正他也是一心想参军抗日,我便成全了他。”
几人议论纷纷,心中更是深深刻下了八路军和新一旅的影子。
八路军声名是传开了,新一旅的威名和影响力则是大大提升了。
......
八路军根据地后方。
刘家村。
一名青年拿着一张报纸跑进村子里,然后便开始满大街地吆喝。.q!i`s`h′e\n/x·s..!c,o_m·
“号外号外,八路军新一旅再立新功,出征攻打平安县城,歼敌破万后成功收复平安县城!”青年的声音极为嘹亮,而且穿透力极强。
所以,不少村民都听到了青年的话。
不过一会儿的工夫,众多百姓便走出了家门,朝着青年离开的方向追去。
这就是村子里了解外界事物的一种方式。
毕竟,如今抗日日报的发行量实在有限,不可能每个村子的发行。
所以,村子里基本上都会有一个懂知识的人专门负责买报纸,读给大家听。
把外界的形势告诉村里的村民们。
很快,刘家村的众多村民便聚集到了村中央的一处空地。
等村民们到得差不多了。
青年这才拿着报纸展开,开口道:“咳咳......大家听好了,这可是今天报纸的头版头条。”
“八路军新一旅进攻平安县城,和平安县城的日伪军交战。”
“晋西北各方抗日部队齐出,阻击小鬼子的各方援军。”
“晋西北可是打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混战,看成是一场会战啊!”
“其中,新一旅便是这一切的开端,而新一旅更是凭借强大的战斗力,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便成功拿下了平安县城......”
青年言辞清楚的将报纸上的报道全都读了出来,还时不时地给出一点儿自己的惊叹和评论。
周围的村民们也都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等青年读完报纸上的内容,村民们这才回过神来。
“这新一旅也太厉害了吧!”一位老者满脸震惊地开口道。
“不是都是八路军的装备不行的嘛,新一旅的兵力和平安县城的兵力相当,新一旅打攻城战竟然还赢了!”
“这新一旅完全打破了常规啊!”
“叔,您说的那都是老皇历了,八路军现在早就不一样了。”一个中年男人开口应道:“我之前去外地听别人说,八路军现在自己研究出了新的武器,可厉害了。”
“这个新一旅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新一旅的前身就是新一团,不仅灭了小鬼子的特工队,还杀了小鬼子二百多名军官。”
“如今新一旅的兵力刚提升上来,就又拿下了平安县城。”
“八路军不愧为真正的抗日部队,一首走在抗日的最前沿,新一旅更是其中的先锋军啊!”
“可不是嘛......”另外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人连忙跟着附和道:“这次新一旅在平安县城歼敌破万,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以前都是抗日部队被小鬼子追着跑,而且向来是很少数量的小鬼子就能打得抗日部队溃不成军。”
“可是自从新一旅崛起后,事情明显变得不一样了。”
“新一旅简首就是咱们抗战胜利的希望啊。”
这个中年人此话一出,在场不少青年的目光都亮了起来。
“我要去参军,加入新一旅!”一名青年忽然起身:“我要跟着新一旅一起打鬼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
随着这名青年起身,其他青年也都纷纷开口表态。
很多有志青年都想去新一旅参军,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抗日力量。
......
不仅是非敌占区有抗日日报。
敌占区同样也有抗日日报的流通。
沪市。
百姓们在看到抗日日报上的报道后,有不少百姓甚至没绷住,当场痛哭流涕。
因为百姓们从报纸上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希望。
不过这里毕竟是小鬼子的地盘,百姓们也不敢当街讨论此事,只能各自找信得过的朋友小范围议论。
大家都在等着抗战胜利,沪市被收复的那一天。
......
平安背城一战,彻底打出了新一旅和李云龙的名气,可谓是声名赫赫。
与此同时,赵刚也将平安县城内部的工业情况摸排了个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