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飞看着战场上的情况,苦笑不己,哪里能称得上好。/w?o!s!h!u·c*h_e?n~g,.·c!o*m¨
河西支队拼尽了全力,竟然打成了这个样子。
一个主力团,三个游击大队,总兵力近4000人,勉强打成平手。
战场上的结果很快统计出来了,应该说惨胜。
现场的小鬼子尸体总共有1100多具,超过了一个大队。
可惜了,因为晚上,实在是分不清,一个俘虏没留。
缴获的武器长枪1300多支,机枪50多挺,弹药300多箱。
初步估算,小鬼子伤亡应该在2000人以上。
按照这个比例,小鬼子伤亡也接近五成,打不动了。
八路军这边,牺牲了870多人,其中河西支队510多人。
黄河大队大队长王换城、独立团三营副营长李克、黄河大队副大队长朱辉,三名营级干部牺牲。
连级干部牺牲5人,班排长牺牲20多人。
还有不少干部受伤,包括李云飞这个参谋长。
河西支队总伤亡1700多人,损失惨重。
冀鲁豫支队稍微好一点,不到1000人伤亡,但也有营级干部牺牲,团级干部受伤了好几个。
整个八路军加起来,伤亡比小鬼子多了三分之一,战损基本持平。
小鬼子跑掉的应该没有重伤员,但是八路军有几百。+p?i?n_g+f,a¢n¢b_o~o.k!.~c_o^m,
这一仗虽然是小鬼子挑起来的,但河西支队想占便宜。
现在看来是想错了,不但便宜没有占到,还损失了不少。
河西支队伤亡这么多,跟新兵多有关系,但跟作战思维也有关系,这一仗还是乐观了。
事实证明,别看训练了这么久,新兵跟老兵的差距不是一点。
河西支队1200多伤员中,轻伤员800多人,很多都是新兵。
还有400多重伤员,暂时失去了战斗力,估计以后不能留在主力部队的有200多人。
也就是说河西支队,一仗减员了一个作战单位。
算下来,7个作战单位中,至少有3个失去了战斗力,真亏了。
确实是巧了,386旅从东太行出来,跟着师部就在南宫附近作战。
基于未来作战需要,师部南下馆陶,与先期到达鲁西的山东地方领导讨论未来的作战协同。
冀鲁豫支队南下,临近的386旅也接到了报告。
旅长一听说河西支队、李云飞也在鲁西,立即警醒了。
这个小子闹腾起来,就没有小事,搞不好会出事。
一汇报,师里也有点不放心,马上命令部队出发增援。
骑兵团快很多,所以提前了好几个小时。+k\k^x′s?w~.-o/r?g\
386旅虽然紧赶慢赶,一天的时间,七八十里下来,还是到了凌晨。
真要是快一点,跟骑兵团一起,说不定解决了小鬼子,部队早就撤了。
386旅撤走了,临走前,孔捷特意来看了一下李云飞。
李云飞伤势不重,孔捷放心不少,时间紧,两人只说了几句就分别了。
不过,李云飞知道,未来几个月,386旅就会在冀南作战。
冀鲁豫支队留在了鄄城,天亮前就会进城去。
河西支队回到了自己的辖区,到了30多里外的八公桥。
部队不休整不行了,一半战士受伤,还怎么打仗。
李云飞跟司令员、政委讨论后,建议暂时不要抽调游击队、民兵补充队伍。
趁这个机会,正好可以精简一下部队。
虽然目前的情况,最好扩编,但是,不能心急。
新兵多了,反而拖累了作战,这一仗就是证明。
三个主力营每个营在500人左右,三个大队,也差不多,都是500人左右。
新兵营只剩下了空架子,还有100多名基层干部、骨干。
其实按照李云飞的思路,最好是三个主力营,重组三个大队,整合成三个团。
但是目前的情况,还不成熟,估计要明年了。
今年年底,非常关键,小鬼子改变了策略,八路军只能跟着改变。
游击队倒是不错,主力下去了300多伤员。
东明、兰封、延津三个区域新组建了三支游击队,300人左右。
很多游击队员是刚从民兵队挑选出来的骨干,基本素质不错。
民兵、游击队、游击大队,组成了主力后备体系。
李云飞腿没事,但是肩膀有点麻烦,关键是触动了老伤。
几位领导都知道,这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生怕再出事。
司令员干脆下了命令,暂停李云飞工作,养好伤再说。
部队都在休整,整训也在持续,目前来说,确实不着急作战。
李云飞没有办法,只能待在后勤,养伤。
不过,时间多了,就肯定要想事情,看到百姓播种麦子,突然想起一件事。
好像有个说法,培墒,就是在大雪下来之前,先把麦苗根部留下空档。
不管是下雪还是下雨,肯定能达到保湿的效果。
等到了开春,再把小麦的根部包上土,不让水气蒸发。
反正没有什么事,李云飞干脆跑到了田间地头,跟村里老人闲聊起来。
别说,还真是收获不少,结合自己的认识,李云飞找来了干部,说了自己的建议。
李云飞说的很细,然后又是最接地气的话,老乡们都懂了。
“大爷,要不,试试看,反正也没有坏处不是。”
王村长也在边上,他确实听清楚了,虽然心里有怀疑,但是他知道李云飞是官,虽然年轻,很厉害。
既然说的这么仔细,听起来又很有道理,那就试试。
“二叔、三叔,参谋长说的有道理,我们不妨试试。”
“不但你们要试,我们村里都要试。”
“就算是没有效,我们不过就是白费了气力而己,又没有损失。”
村长一说,边上的乡亲们哪里还会不信。
很快,不单是八公桥,周边十几个村子的百姓也都开始尝试。
不但是麦田,李云飞还有一些想法,也在实施中。
比如施肥,按照乡间的习俗,冬季来临之前,要施一次肥,确保过冬。
李云飞给的建议,是根肥,趁着扒开根部的同时,撒上肥料。
再就是萝卜,按说北方这个时候,种什么都不太好了。
但是,李云飞了解一点,冬天来临之前,白菜、萝卜可以种。
如果加点肥料,然后用玉米杆搭上小棚子,能长。
肯定是长不大,萝卜最多能长一只手大。
但是相比种子来说,己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萝卜的产量很高,而且是很好菜,冬天最缺。
白菜也是,不说多了,亩产上千斤,太好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两种作物,能生吃,活命肯定没问题。
现在根据地最缺的就是粮食,这两种作物会有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