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如指间沙,悄然流逝。¨3^8+看-书′网+ ^更_新_最,全?不知不觉,距离上次拜访省立医院的李继宏主任,己经过去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吴亮的生活像一只精准上弦的钟,规律而充实,每一分每一秒都围绕着苏明月和那个由李主任精心制定的“综合干预计划”旋转。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温柔地洒在苏明月略显苍白但安详的睡脸上时,吴亮早己悄无声息地起床。他会先去厨房,为苏明月准备易于消化且营养丰富的早餐——通常是精心熬煮的米粥,搭配着蒸蛋羹或是细软的蔬菜泥。
早餐后,便是每日的“必修课”——去省立医院康复科进行物理治疗。吴亮会提前半小时叫醒苏明月,帮她洗漱、更衣,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细致,生怕弄疼了她。然后,他会熟练地将苏明月抱到轮椅上,推出家门,坐上预约好的康复巴士。康复巴士是医院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的便利服务,虽然费用不低,但吴亮觉得,只要能让苏明月少受些折腾,一切都值得。
康复科的治疗室里,总是弥漫着淡淡的汗味和各种器械运作的轻微声响。苏明月会在专业的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肌肉功能锻炼和关节活动度训练。这些训练对她而言,无疑是枯燥且辛苦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额头上常常渗出细密的汗珠。
吴亮总是寸步不离地陪在她身边,时而帮她擦汗,时而递上水杯,时而用鼓励的眼神和温柔的话语为她打气。“月月,再坚持一下,这个动作做得很好!”“没关系,我们慢慢来,不急。e萝=:?拉*{小<±说?2 ?3更=新|最?÷÷快1/°”他的声音像一剂强心针,总能给苏明月注入新的力量。他也把康复师教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要点都牢牢记在心里,回家后,还会带着苏明月巩固练习。
物理治疗结束后,吴亮会推着苏明月在医院的小花园里稍作休息,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看看花草树木,让她紧绷的神经得到片刻的放松。
午餐通常是在医院附近的简餐店解决,吴亮会挑选那些环境安静、菜品清淡的店家。下午,如果没有特殊的检查或治疗,他们便会回家。吴亮会陪着苏明月看看电视,读读新闻,或者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起,享受片刻的宁静。
傍晚时分,吴家父母的身影便会准时出现在他们租住的小屋门口。吴母手里提着保温桶,里面是她精心烹制的热腾腾的饭菜,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而且都是按照李主任和营养师的建议,特别适合苏明月病情的。吴父则会带来一些新鲜的水果,或者讲讲白天在外面看到的趣闻。
“亮亮,月月,吃饭啦!今天妈给月月炖了鸽子汤,补气血的。”吴母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将饭菜摆上桌。
“爸,妈,辛苦你们了,每天都送饭过来。”吴亮接过保温桶,心中充满了感激。
“傻孩子,跟爸妈还客气什么。”吴父拍了拍吴亮的肩膀,“月月能多吃点,身体好起来,我们再辛苦也值。”
苏明月看着眼前这一切,感受着这份浓得化不开的家庭温暖,眼眶总是会不自觉地湿润。:2\3?83,看t?t书@?网?;` ?\首μo?发?:公公婆婆的慈爱与关怀,丈夫的体贴与坚守,让她原本因疾病而冰冷的心,渐渐变得温暖起来。她的脸上笑容多了,话也比以前多了些,甚至偶尔还会主动跟吴母聊聊家常。
她感觉,自己的病,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怕,那么令人绝望了。只要有他们在,她就有勇气去面对一切。
这天晚饭,一家人围坐在小小的餐桌旁,气氛温馨而融洽。苏明月胃口不错,多喝了半碗汤。
吴母看着儿媳气色渐好,欣慰地笑了。她给苏明月夹了一筷子鱼肉,说道:“月月啊,你看你最近精神好多了,吃饭也香了。这病啊,就怕心情不好。心情好了,病就好了一大半。”
“是啊,妈,多亏了您和爸,还有吴亮,每天这么照顾我。”苏明月由衷地说道。
吴亮看着苏明月脸上泛起的红晕,心中也是一阵欣慰。他知道,这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饭吃到一半,吴亮放下筷子,似乎下了什么决心,开口道:“爸,妈,月月,我想跟你们商量个事。”
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
“我想……我想出去找份工作。”吴亮缓缓说道。
这段时间,虽然有父母的帮衬,但苏明月的治疗费用、康复费用,以及日常开销,依旧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们之前在云海的积蓄,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吴亮不想坐吃山空,更不想让父母为他们承担过多的经济压力。
吴父吴母对视了一眼,吴父先开口道:“亮亮,你的想法,爸妈支持。你还年轻,总不能一首待在家里。家里的事,有我和你妈呢!月月这边,我们也能照顾好,你放心出去闯。”
吴母也连连点头:“是啊,亮亮,你爸说得对。你尽管去找工作,家里不用你操心。我和你爸现在身体还硬朗,照顾月月没问题的。你妈我年轻时候也是一把好手,这点活儿,难不倒我。”
听到公公婆婆如此干脆利落的支持,苏明月再也忍不住,眼泪簌簌地掉了下来。她知道,吴亮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她,才做出这个决定的。而公公婆婆,更是无条件地承担起了所有的后顾之忧。她哽咽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紧紧握住吴亮的手。
吴亮妈看着苏明月哭,也忍不住红了眼圈,她走过去,轻轻拍着苏明月的背,柔声安慰道:“好孩子,别哭,别哭。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吴亮是你丈夫,我们是他爸妈,照顾你是天经地义的。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养好身体,放宽心。”
吴亮也红了眼眶,他反握住苏明月的手,又看看父母,郑重地点了点头:“爸,妈,谢谢你们。”
这个夜晚,因为这个决定,家里的气氛多了一丝凝重,但也多了一份对未来的期盼和更紧密的凝聚力。
夜深人静,苏明月己经睡下。吴亮却毫无睡意。他轻手轻脚地来到客厅,打开了从旧书市场淘来的一本《神经病学》和一本《临床免疫学基础》。昏黄的台灯下,他戴上眼镜,专注地研读着那些艰涩难懂的医学术语和复杂的病理机制。
自从苏明月确诊以来,吴亮就没有停止过对这种疾病的学习和研究。他知道,医生是专业的,但他作为最亲近的家人,也必须尽可能地了解病情,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更好地照顾苏明月。他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所有相关的知识,希望能从中找到哪怕一丝一毫对苏明月有益的信息。
李主任的综合干预计划,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但吴亮心中那份“跑遍全世界也要治好月月”的执念,从未消减。他坚信,只要不放弃,总会有奇迹发生。而他现在能做的,就是穷尽一切手段,为苏明月争取更多的时间,创造更好的条件。
苏明月其实并没有完全睡熟。她能感觉到吴亮离开床铺,能听到客厅里微弱的翻书声。她悄悄睁开眼,借着从门缝透进来的微光,看着吴亮在灯下伏案苦读的背影。
那个曾经意气风发、阳光开朗的男人,如今为了她,肩上扛起了如山的重担。他白天要无微不至地照顾她,陪她做枯燥的康复,晚上还要为生计操心,夜深了还要啃读天书般的医学著作。
苏明月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疼得厉害。她知道,吴亮做到了他所能做的一切,甚至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极限。这份爱,太深,太重,让她感到无比的幸福,也感到无比的心疼。
她对他的依赖,早己深入骨髓。他不仅仅是她的丈夫,更是她的天,她的支柱,她活下去的全部动力。她暗暗发誓,为了他,为了这个家,她也一定要坚强起来,积极配合治疗,不辜负他所有的付出。
窗外,月色如水,静谧安详。小屋内,亲情与爱情交织,汇聚成一股温暖而坚韧的力量,支撑着这个家庭,在艰难的岁月里,趋于稳定,并积蓄着走向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