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镇国神器,提前安排上...
“太子,吐谷浑乃我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屏障,吐蕃如今又想吞并吐谷浑,其野心自不必说。/比1奇&中?@文2!网?\> ?#追!\最[,/新/×?章>^<节??\不知太子打算如何应对?”
房玄龄见李承乾沉思许久,便出声又问。
然而李承乾只是轻笑一声,明显不把吐蕃放在眼里。
“松赞干布把闺女都送长安来了,他怎敢贸然行事?孤先修书一封警告一下,若他还不老实,孤自然会想办法对付他。”
房玄龄一听急了:“只修书警告?太子殿下,恕臣直言,那松赞干布也是一代枭雄,这些年,其治下吐蕃连年征战,吞并无数大小部落,可见其野心实在不小。若不早做准备,吐谷浑被吐蕃吞并恐怕是必然的!以后再想办法,那可迟了啊。早些准备,还有吐谷浑人协防……”
李承乾不等他说完便摆摆手:“不急不急。吐谷浑人口不少,背后还有大唐,吐蕃只是稍有动作就把他们吓成这样,可见慕容诺曷钵始终不得人心。吐蕃要打,其实还好。只要吐蕃杀入吐谷浑境内,必然能激起吐谷浑人的不满。彼时我朝再出兵,不但能让吐谷浑……总之,如此能让吐谷浑人对我朝心生感激。”
李承乾本想说能消耗吐谷浑人口,但猛然想起李二之前的叮嘱,便把话收了回去。\w!z~s+b,o.o*k*.^c¢o_m/
房玄龄听罢一阵苦笑:“太子想的挺好,只是一旦吐蕃拿下了吐谷浑,我们再想收复,还是要多花一些功夫。再说……那吐蕃也不是好惹的,前几年和吐蕃打几次,都是互有胜负,太子可不要轻敌。”
“轻敌?孤不轻敌,孤正要给吐蕃人准备一份大礼!”
房玄龄不懂,但见李承乾一脸自信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这就是房玄龄高明的地方,为人做事那叫个相当的中庸,自己本分的事做的滴水不漏,不关自己的事,几乎不说,实在需要说,也就提醒而已。
这还是李承乾,如果换做李二,房玄龄怕是这些话都不说。
不过李承乾还真不是吹牛逼的,他是真的早已胸有成竹。
等房玄龄一走,李承乾就来了工部,绕了一圈,发现去年铸造大炮的地方,明显早已荒废,即便是下了大雪都盖不住场地上的荒草。
见此情景,李承乾大感恼火,正好李大亮进来,当时便是一阵输出。
“这是打造我大唐镇国重器的地方,你身为工部尚书,竟然能让这里荒废成这样?”
“李大亮啊李大亮,你这分明不把孤的事情当回事啊!”
李大亮等他训斥完了,这才小声辩解:“太子殿下,之前铸炮太多,导致去年朝廷很少铸币。-p′f·w^x¨w`._n?e/t\后来太子很长时间没有下令再造大炮,臣等以为那大炮耗费甚多再不铸造,这才渐渐荒废了此地。”
李承乾哼了一声:“那你就没听说朝廷最近得了不少钱财?你就没想过,孤会继续使用这里?”
李大亮眨眨眼,这才想起来这下半年李承乾不光在卢家身上割了一刀,还把屠刀对准了寺庙,狠狠的发了一笔横财!
“那太子的意思,又要继续铸造大炮?”
“当然!你赶紧把这里给我收拾出来,耽搁了我的大事,你这个尚书就可以告老回乡了。”
李大亮二话不说,当下便叫了人,亲自上手清扫现场。
李承乾看了一阵,见这帮人没有怠慢,便转身去了户部。
杜荷正在里面,见李承乾罕见的来这里,倒是一愣。
“太子,怎么上这里来了?”
“嘿,找你拿钱来了。”
“钱?那简单……不知太子又准备了什么大动作?”
“没有,只是铸造一批大炮,等着来年使唤而已。”
杜荷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大炮,那一门就需要不少铜,浑身上下那都是钱啊!
“一批?太子,这一批是多少?”
“凑个整,先来一百门!”
杜荷张了张嘴,有些肉疼。
“太子,听说高句丽那边战事顺利,恐怕大炮不久就没了用武之地。何不把大炮从那边撤下来,这样不是就能节省不少铜钱,还能省很多人力。”
李承乾断然摇头:“高句丽之后,还有百济新罗等国,那边的大炮,暂时不能撤回来。再说了,这大炮乃镇国重器,东西南北都要陆续配置一些。这关系到社稷之本,这种钱,是不能省的。”
眼见如此,杜荷也不挣扎了,直接派人去国库调拨铜钱。
已经铸好的钱币,刚刚炼好的铜,一起送入工部,时隔一年,李大亮又带着工部的人开始了大生产。
事情安排下去,李承乾就少了一桩心事。
回了武德殿,立马提笔给松赞干布写了一封信。
本来想回东宫,问问卓玛要不要给松赞干布捎一封信,但又不想让卓玛卷入这种男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还是放弃了。
“松赞干布啊,你既然把闺女嫁到了吐蕃,又怎么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图谋吐谷浑的?你不怕伤了卓玛的心?还是说,你忘了我大唐的黑火药?这个禄东赞也是的,怎么不劝劝松赞干布?但愿你们不要太激进,不然就是给我借口直接出兵高句丽!”
李承乾想着,突然眉头一皱。
这个时间段,他其实不想先对吐蕃动手。
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吐蕃的位置,或者说其特殊的地形。
对于大唐来说,吐蕃比西域都遥远。
这种遥远,不是距离上的遥远,而是地势阻隔带来的感觉。
要对吐蕃用兵,道路首先崎岖难行。
再有,吐蕃的高海拔也是一大考验。
最重要的,迄今为止,大唐对吐蕃的地形根本没什么概念。
实际上,历朝历代,就没人想着去管吐蕃的,甚至巴蜀很多地方都是羁縻政策,因为这些地方太偏僻,又不受汉文化影响,即便打下了也难以管理。
也因为这原因,一直以来根本没人有那心思去研究吐蕃的地理,没有个准确的地图。
天时地利都不行,所以李承乾宁可先出海把南面的那些小国拿下!
也许,绕一大圈,把天竺也控制了之后,四面夹击吐蕃才是最好的办法。
然而,松赞干布似乎不想让李承乾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