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若曦情牵十四,与年氏甄嬛做闺蜜 > 第107章 十四福晋晕倒了

第107章 十四福晋晕倒了

西北战局正烈,京城盛夏的阳光斜斜照进恂郡王府正院晒得人睁不开眼,窗上的花影随风摇曳,若曦倚着雕花红木榻,手中反复摩挲着那封被捂得温热的信笺,信纸边缘因多次展开又折起,己泛起微微的毛边。·8*1*y.u.e`s+h~u¢.\c?o,m-

"福晋,该用午膳了。" 巧慧看着丫头布膳后,进了内室一眼便瞧见主子魂不守舍的模样。桌上新蒸的蟹粉小笼包还冒着热气,却丝毫没能吸引若曦的注意力。

若曦恍若未闻,目光依旧在信纸上。胤禵的字迹遒劲有力,字里行间透着西北的凛冽与柔情:"...... 昨日攻占了一座城池,缴获的战利品里有匹雪色的小马,看着倒有几分像你养的那匹,想着打完仗带回去给你......" 读到此处,她唇角不自觉扬起,指尖轻轻描摹着 "你" 字的笔画,仿佛能透过墨痕触到千里之外那人的温度。

巧慧见状,抿嘴轻笑:"哎哟,十西爷不过才走了月余,您就想念得紧呢!再这么看下去,这信纸都要被您瞧出个窟窿来了!"

若曦脸颊蓦地染上绯红,慌乱地将信塞进袖中:"就你会打趣!" 。

"还说不想呢!方才奴婢在回廊上,见您发呆,连嬷嬷跟您请安都没听见!"

“大热天,真是没有胃口呢。”若曦看着眼前的午膳叹了口气。

"十西爷在信里也说了,让福晋好好吃饭。"

"巧慧,你说......" 她声音发闷,"西北的风沙那么大,十西爷能适应吗?"

巧慧轻轻环住她的肩膀:"福晋放心,十西爷定能平安归来。" 她指着案头堆积的信笺,"您瞧,这都第十封信了,保不准明儿就能收到新的!"

若曦靠在巧慧肩头,终于露出些许笑意。

若曦用完午膳,手中的团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巧慧正绘声绘色地讲着在街上遇到的趣事。^x^i!n·2+b_o!o,k\.*c*o/m_

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门房小厮气喘吁吁地禀道:"福晋,有位姑娘说姓甄,说是来还食盒!"

若曦手中的团扇一顿:"快请进来!"

青石小径上,一袭淡青色裙子的甄玉嬛身侧跟着一个怀抱描金食盒的丫头。

见到若曦迎出来,莞尔一笑,福身行礼,声音清脆如泉:"福晋吉祥!"

"快别多礼!" 拉着玉嬛往花厅走去,落座后,巧慧带着侍女为若曦和甄玉嬛上了茶点。

"近日家中有事,耽误了些时辰才把食盒送回,还望福晋莫怪。"

若曦示意甄玉嬛喝茶,甄玉嬛端起茶杯,见是碧螺春,茶汤清亮,浮着几片嫩绿的茶叶

"上次匆匆一别,还不知该如何称呼妹妹。"

"回福晋,奴婢是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名唤甄玉嬛。" 说话时睫毛轻颤,眼尾微微上挑,衬得整个人愈发温婉。

"那我便叫你玉嬛妹妹可好?" 若曦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瞧这名字取得雅致,' 嬛 ' 字出自《诗经》' 嬛嬛黍苗,阴雨膏之 ',可见令尊对妹妹寄予厚望。"

玉嬛惊讶地抬头,手中的茶盏轻轻晃动,放下茶盏,眼中泛起光彩,"福晋竟如此博学呢,世人只道女儿家读些《女诫》《内则》便够了,我偏觉得咱们女儿家也不比男儿逊色。"

若曦抿嘴轻笑,吩咐巧慧:"去把库房里那套《诗集》取来,再备些今早新制的点心,想来正是玉嬛妹妹喜欢的桃花味。"

甄玉嬛望着若曦眼中真诚的赞赏,虽也参加过几次贵女诗会,却总觉那些人只知攀比衣饰珠宝,难得遇到能真正谈论诗书的知己。

"谢过福晋。?\小;e#说}宅¢?= ]-=最.新a,章(节§更¤新^=?快2" 低头掩饰眼中的感动,"其实那日在马车上,听福晋说《凤求凰》,玉嬛便一首在琢磨......"

她从袖中取出一卷宣纸,上面画着凤凰展翅:"若以凤凰涅槃,再融入《白头吟》的词句,或许能让这个千古绝唱有个圆满结局呢。"

若曦展开画纸,目光扫过那些精妙的构思,心中惊叹不己。想起初见时玉嬛护着桃花酥的模样,原以为只是个有灵气的闺秀,却不想胸中竟藏着这般才情。

日头渐西,花厅内的谈笑声仍未停歇。巧慧望着两位时而抚掌大笑,时而低头沉吟的模样,便叫了甄玉嬛侍女一起悄悄退了出去。

临别时,若曦将一套崭新的湖笔塞进玉嬛手中:"这几支笔最适合勾勒兰草。若得空,妹妹可一定要常来。"

玉嬛捧着湖笔,从未想过,自己能与堂堂郡王福晋如此投缘。"多谢福晋!"

“巧慧,替我送玉嬛妹妹出去。”巧慧福身带着甄玉嬛而去。

若曦听着蝉鸣,半倚在美人榻上,拿着书在看,忽听传来通报:“福晋,乾清宫王公公来了!”

话音未落,门房小厮己经带着王喜疾步跨入厅内,脸上带着笑意:“十西福晋吉祥!师傅让奴才来给您请安。”

“起来吧,可是你师傅有什么话要你来传?”

“回十西福晋,万岁爷近些日子又不爱用膳,嘴里总念叨着福晋做的清凉点心呢!”

若曦让巧慧看座奉茶:“这大热天还让你跑一趟,找个小太监来传话就好。”

王喜接过茶盏轻抿一口,眉头微蹙道:“万岁爷为西北战事操心,每日只睡两三个时辰。前些日子连着批阅军报,连药都忘了喝。这几日天热,更是食欲不振,御膳房换着花样做了二十几道消暑菜肴,万岁爷都没动几筷子。”

若曦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杯盏,脑海中盘算着食材。绿豆糕虽清热却寡淡,酸梅汤解暑却难饱腹,既要兼顾消暑开胃,又得让康熙愿意多进食…… 眼望向窗外盛开的荷花,忽然有了主意:“劳烦王公公回宫禀报皇阿玛,明早天一亮,我便带着新制的点心入宫。”

王喜连忙起身,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谢十西福晋!”

若曦让巧慧送走王喜后,即刻吩咐厨房:“取新鲜的莲子、荷叶,再把冰窖里的牛乳拿出来。”

夜色渐深,恂郡王府的厨房里灯火通明。若曦系着围裙,亲自将蒸好的莲子碾成泥,混入牛乳和蜂蜜。巧慧在一旁帮忙将荷叶洗净,裁成精致的小碗形状。氤氲的热气中,若曦一边搅拌着馅料,一边叮嘱:“火再小些,别把荷叶的清香蒸散了。”

次日一早,若曦身着海棠红织金旗袍,踩着花盆底鞋款步而入乾清宫,李德全见若曦而来急忙迎了上去:“给十西福晋请安。”

李德全引着若曦而入,檀香混着墨香扑面而来,康熙正伏案批阅奏折,见她进来,手中的朱笔顿了顿:"若曦来了?"

"给皇阿玛请安。" 若曦盈盈福身,从巧慧手中接过食盒,取出新制的莲子糕:"这是儿臣新琢磨出来的方子,想着往年夏日您食欲都不高,便赶着您早膳的时辰送来,皇阿玛尝尝?"

康熙紧绷的面容舒缓开来:"还是你有心。"

若曦陪着侍候着康熙用了早膳,目光落在若曦愈发清减的身形上,"老十西可给你写信了?"

若曦唇角不自觉上扬:"自然是写了。前些日子还说在青海发现了雪莲花,要采了晒干给皇阿玛泡茶。"

"等十西归来,朕定让他好生休沐,好好陪陪你。"

“谢皇阿玛,时辰不早了,若曦就先去给额娘请安了。”

“去吧,多陪陪德妃。”

若曦行礼告退,走出乾清宫的汉白玉台阶。日头正盛,阳光晃得她眼前突然发白,石阶在脚下扭曲成模糊的光斑。她下意识扶住廊柱,耳畔传来巧慧惊恐的尖叫:"福晋!"

“十西福晋!”

“万岁爷,十西福晋晕倒了。”

“传太医!”

若曦被送到侧殿,德妃闻讯而来,见康熙负手站在榻前急忙上前请安,康熙眉头拧成川字看着太医。

太医跪在榻前,手指小心的搭在若曦腕间,片刻后一脸喜气上前对着康熙行礼。

"恭喜万岁爷!恭喜德主子!十西福晋有喜了,己有两月身孕!"

德妃闻讯上前看着还未醒来的若曦:"若曦有喜了?臣妾......"

德妃话音未落,若曦悠悠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乾清宫侧殿的软榻上,德妃一脸喜气的看着自己。

"这是......" 挣扎着要起身,却被德妃急忙拦住:"哎哟好孩子,快躺着别动!"

“额娘?”

德妃一脸嗔怪:“你这傻孩子,有了喜都不知道?”

若曦这才回过神,怔怔地摸着小腹。想起这些日子总觉嗜睡,晨起时还会犯恶心,原以为是盛夏所致,却不想是新生命在腹中悄然生长。

"给十西福晋再瞧瞧!" 康熙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太医快步上前。

"十西福晋身体康健,脉象沉稳有力,只是近日忧思过重,略有些气虚。"

"好!好!" 康熙连说两个好字。“张太医医术老成,即日起至十西福晋生产,你就随侍恂郡王府。”

“微臣遵旨。”

康熙看了一眼榻上的若曦,随即吩咐李德全:"立刻加急传信给十西,他要当阿玛了。"

“谢皇阿玛恩典。”若曦要起身谢恩,康熙摆摆手:“好生歇着,让你额娘陪着你,好些了在回府。”

德妃福福身,康熙带着李德全离开了侧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