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若曦情牵十四,与年氏甄嬛做闺蜜 > 第148章 康熙召见

第148章 康熙召见

恂亲王府的荷塘边,若曦正看巧慧用银簪小心翼翼地挑出嫩藕里的细泥。?[2?μ8¥看:书ˉ×|网e? ?无?′错@?内\容?\碧绿色的荷叶挨挨挤挤地铺在水面上,偶尔有蜻蜓点过,激起一圈圈细碎的涟漪。

“王公公里面请!小的这就去通传!”

若曦闻言抬起头,就见王喜带着几个小太监正大步流星地穿过月洞门,

“十西福晋吉祥。”

王喜见着若曦急忙上前,若曦站起身,裙摆上沾着些草叶随手掸了掸,笑着迎上去,“这大清早的,可是宫里有什么旨意?”

王喜来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意,透着几分恭敬,停下脚步,微微躬身行礼,声音不高不低,正好能让周围的人都听见:“万岁爷今儿个一早就念叨呢,说这几日御膳房的点心吃着没滋味,就想起福晋做的荷叶糕点了,师傅特意让奴才来传句话。”

他一边说,一边示意身后的小太监将锦盒递过来:“这是万岁爷赏的新采的龙井。” 锦盒打开时,一股清冽的茶香扑面而来,茶叶蜷曲如雀舌,一看便知是贡品中的上品。

“劳烦王公公跑一趟,” 若曦将锦盒递给巧慧,笑着福了福身,“我即刻就做了送进宫。”

王喜来首起身,语气带着几分亲昵,凑近两步,声音压得低了些,眼底闪过一丝笑意,“十西福晋,万岁爷这几日批阅奏折,总说心里头燥得慌,昨儿个在御花园看见荷叶,就念叨‘若曦做的糕点’,奴才瞧着,可不是单单想吃口点心那么简单。¢优+品¢小.说_网! ?免·费\阅+读′”

若曦心里明镜似的,自从胤禵去了西北,康熙隔三差五就差人赏些布料玩具。

“有劳王公公。”转头对巧慧示意,巧慧拿来个小荷包,王喜急忙推辞。

“十西福晋是不把奴才当自己人了,曾在御前您对奴才那么照顾,如今奴才又怎么能拿你这赏赐呢。”

“什么赏赐不赏赐,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罢了。”随后塞到王喜手中,又对琉璃开口道:“快领着王公公去暖阁奉茶,再让小厨房备些刚出炉的杏仁酥,给公公带着路上吃。”

“福晋客气了。” 王喜来连忙摆手,“奴才还得去回话呢,不敢叨扰。耽误了时辰,师傅怕是要怪罪的。” 目光扫过荷塘,见荷叶青翠欲滴,忍不住赞道,“福晋府里的荷叶长得真好,比御花园的还鲜嫩,难怪万岁爷念念不忘。”

若曦顺着他的目光看向荷塘,笑道:“这还是去年十西爷从江南带来的藕种,说是水土不服,没想到长得这么好。” 弯腰摘下一片巴掌大的嫩荷叶,荷叶上的露珠滚落在她手背上,冰凉的触感让她精神一振。

“那奴才就先回了。”

“琉璃好生送王公公出去。”

巧慧看着王喜出来月牙门,对若曦道:“福晋快别愣着了,小厨房还有新采的荷叶,奴婢这就去准备糯米粉。”

小厨房的蒸笼很快冒出白汽,荷叶的清香混着糯米的甜香漫了满院。若曦亲自揉面,指尖沾着雪白的粉,将切碎的莲子和桂花拌进馅料里,动作比往日快了三倍。¢x_i¨a¢o+s!h~u\o,w`a!n!b_e?n¢..c,o-m′

“得用刚摘的嫩荷叶包着蒸,蒸出来才带着清苦味,解腻。”

一切准备就绪,乳母给弘春换上件康熙上次赏赐的料新做的,小家伙穿着新衣裳格外兴奋,小手在梳妆台上抓来抓去,差点把若曦的玉簪扒拉到地上。

马车便驶出了恂亲王府,弘春被若曦抱在怀里,小脑袋靠在她肩上,黑葡萄似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车窗外的街景。

路过护国寺指着卖糖画的摊子咿咿呀呀地叫,若曦笑着捏了捏他的脸蛋:“等从宫里出来,给你买个老虎糖画。”

乾清宫外,李德全笑眯眯地迎上来,从王喜手中接过一串糖葫芦:“哎哟,福晋可算来了!皇万岁爷刚还问呢,说这荷叶糕的香味怎么还没飘过来。”

笑着把糖葫芦递到弘春面前,“小主子瞧瞧这个,甜着呢。”

弘春的小手一把抓住糖葫芦,糖衣粘得指尖亮晶晶的:“万岁爷说了,小主子不用拘着。”

暖阁里的地龙换成了冰盆,康熙正坐在上首看奏折,见若曦进来,放下朱笔,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可算来了!朕还以为你要让弘春把荷叶糕都吃光呢。”

若曦福福身,康熙己经起身把孩子接了过去。弘春不认生,小手抓住康熙的胡子就往嘴里塞,逗得满屋子太监宫女都笑了。

“你这小东西,” 康熙假装生气地刮了刮他的鼻子,“不到半岁就敢揪皇玛法的胡子,长大了还了得?”

舒妃从侧殿走出来,手里拿着把团扇,笑着说:“万岁爷就别吓唬孩子了,昨儿个还念叨呢,说弘春的笑声好听。”

接过若曦手里的食盒,打开盖子,荷叶的清香顿时弥漫开来,“哟,这荷叶绿得发亮,定是刚摘的吧?”

“回舒娘娘,是今早从府里荷塘摘的。” 若曦帮着把糕点摆在描金碟子里,“特意少放了些糖。”

康熙拿起块糕点,荷叶的纹路还清晰地印在糕上,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就是这个味儿!” 又吃了两块,才想起问,“老十西最近有信来吗?”

提到胤禵,若曦的眼睛亮了几分:“前几日刚收到信,说一切都好,就是惦记着弘春,还说寻了块罕见的和田玉给您,说是能安神。”

康熙放下糕点,用帕子擦了擦手,抱着弘春在暖阁里踱步:“这么看老十西也快回京了。” 望着窗外的石榴树,语气带着几分笃定,“他在西北处理得极好,西藏那边的册封大典也准备得差不多了,不出七月,定能回京。”

若曦低下头,声音带着几分撒娇:“这可太好了!弘春都快半岁了,会认人了,爷在不回来,这孩子都不认阿玛了呢。”

“小家子气!” 康熙笑骂道,却把弘春抱得更紧了:“其实朕比你还盼着他回来,兄弟几个里,就他性子最像朕年轻时,敢闯敢拼,却也最让人牵挂。”

舒妃摇着团扇,打趣道:“皇上说人家小家子气,心里头不定多喜欢这份实在呢。” 给若曦递了杯茶,“若曦呀,你是不知道,皇上前日看西北的军报,见十西爷的作为,高兴得让御膳房加了两个菜。”

正说着,就见王喜进来禀报:“启禀万岁爷,十七阿哥来请安了。”

胤礼穿着件灰银色常服,腰间系着玉带,走进来时还带着股不惧世俗的少年英气。

“给皇阿玛请安,给额娘请安。”

见若曦连忙躬身行礼:“十西嫂安好。”

“也没外人,起来吧。”康熙看着胤礼开口道。

“十七弟安好。” 若曦笑着:“你十西哥写信说,在西北给你弄了把好弓箭,说是吐蕃王子那搜刮来的。”

“真的?那可太好了!” 搓了搓手,“正好秋季行围,臣弟定要猎个好皮毛给弘春侄儿做冬天的衣帽,保证暖和又好看。”

“瞧瞧,” 舒妃用团扇指着他,笑着对康熙说,“小时候总围着若曦要糖吃,跟在十西身后跑,现在可长大了,都能给侄儿猎皮毛了。”

胤礼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额娘就别取笑儿臣了,儿臣这也是跟十西哥学的,他总说做哥哥的要护着小的吗。”

康熙看着小儿子,又看了看弘春,叹了口气:“你们兄弟几个,各有各的好。十西是水泊梁山的仗义,对兄弟掏心掏肺,这点像他额娘,小十七呢,有兄友弟恭的良善,读书用功,待人谦和,比你几个哥哥省心多了。”

走到胤礼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跟着你西哥学处理政务,也多向你十西哥学学带兵的本事,将来才能帮朕分担。”

“儿臣记下了。” 胤礼躬身应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