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荀攸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拱手道:“如今并州九郡只剩下了上党和太原二郡,上党张扬虽未耕耘太久,但其平定了上党贼乱,在上党颇有威望。/如!雯.网^ *已`发`布~醉′辛~彰¨結`”
“太原郡守臧旻素有才干,,历任匈奴中郎将,中山、太原太守,所在之处皆有美名。”
“此人向来忠于朝廷,想来陛下的圣旨一到,便会俯首称臣。”
“太原太守臧旻,他是不是有个儿子叫臧洪?”
刘辩淡淡开口。
“是。”
“臧洪早年以父功拜童子郎,扬名于太学。”
“后来举孝廉为郎,任即丘长。”
“现在是广陵太守张超的功曹,听说此人在联军中颇有名望,曾力劝张超起兵讨董。”
刘辩对于这个人没有什么印象,却知道他的儿子臧洪。
此人得到袁绍的重用,被任命青州刺史、东郡太守。
后来张超被曹操围困,求救臧洪,却被袁绍阻止,不许他相救。
臧洪为报答张超的知遇之恩,与袁绍决裂,兵败被杀。
“臧旻现年几何?”
“回陛下,臧太守五十有西矣。”
“如此年纪也该在家颐享天年了,公达,你即刻命人前往酸枣大营,以公府征辟臧洪为太原太守。”
“太原太守?”
荀攸眉头紧锁一紧,迟疑道:“陛下,臧旻父子二人皆为太原太守,会不会有些不妥?”
“无妨。~x?h·u/l_i-a\n,.+c/o′m_”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只要能够顺利的接收太原,一切都不是问题。”
相比于收回整个太原,荀攸担心的根本就不叫事。
“诺。”
荀攸当即拱手一拜,快速下去安排。
“元福。”
“你去把所有人请来县衙议事。”
“诺。”
片刻之后。
曹操一行人先后跟着周仓来到了县衙议事厅。
“臣曹操(杨奉、戏志才、张燕……),拜见陛下!”
“众卿免礼,平身。”
刘辩笑着点了点头,开门见山道:“今日找你们来是为了商议军事,朕决议重开西园八校尉,将白波军和黑山军重编入伍。”
“来了!”
张燕和杨奉心下一紧。
他们都听说了枣祉给天子献的屯田策,而且天子当众拍板,命枣祉为屯田中郎将。
如此一来,
他们麾下的部众将会被打乱,手中的兵权很可能会大减。
尤其是刘辩提及重开西园八校尉,他们的心更是沉入到谷底。
众所周知。
西园八校尉乃是先帝刘宏所创,西园八校尉的军事编制,拢共只有一万两千余众。`我^得!书!城* ′已?发,布\蕞~辛`彰`结,
也就是说。
他们即便担任一营校尉,麾下兵马也就只有千人。
从统率上万、百万的渠帅、首领,首接沦为区区一营校尉,这样的落差未免有些太大了。
“虽然兵力相差太大,但我白波军不过两万人,真正能战的精锐也就只有五千人……”
杨奉的脸上闪过一抹失落,却在看到张燕后,瞬间平衡了不少。
“西园八校尉!”
张燕闻言脸色顿时一白,心下满是苦涩。
他知道天子有自己的苦衷,他也可以接受权力的落差,只是他底下还有这么多的渠帅。
若是只有一营校尉的话,怕是会有不少人心生不满。
“平难中郎将,张燕何在?”
“臣在。”张燕垂头出列。
“命你兼任中军校尉,封安国亭侯,领军两万人。”
哗——
此话一出。
宛若平地惊雷,引得满堂哗然!
“什么?!”
张燕不敢置信的抬起头,眼中满是惊愕。
按照汉朝的军事编制,一营校尉最多掌兵千余人。
就连一军之主也只有五千人,可天子却让他执军两万。
这就是坐镇一方的将军,也不及这中军校尉的权柄啊!
更重要的是。
天子不仅给了他两万兵马大权,更是加封他为安国亭侯。
这等泼天的富贵砸下来,张燕只感觉脑瓜子嗡嗡作响。
“怎么?”
“飞燕你沉默不语,可是对朕的安排有所不满?”
“臣不敢。”
张燕看着满脸笑意的刘辩,当即跪下稽首:“臣定会挑选虎狼之师,为陛下扫平这乱世!”
刘辩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目光看向杨奉:“黑山校尉,杨奉何在?”
“臣在。”
杨奉很努力的克制自己的激动,可说话的声音却是不自觉的颤抖起来。
他的功劳和实力都不及张燕,他自然不敢奢望张燕的待遇。
但。
张燕的中军校尉都有两万兵权了,那他再怎么也有三、五千人吧?
“命你为典军校尉,封列侯,领军一万人。”
杨奉的眼睛一亮,面色红润,跪拜道:“典军校尉杨奉,叩谢陛下隆恩!”
“建武将军,曹操何在?”
“臣在。”
相比于张燕和杨奉的激动、亢奋,曹操明显要沉稳的多。
“命你为河内太守、东中郎将,赐爵东武亭侯,朕许你一万五千人编制,自行征召兵马。”
“谢陛下!”
“马弓手关羽、步弓手张飞何在?”
“臣在。”
“命你二人代玄德领河东太守,兼下军校尉,尔等二人从旁协助,领军一万人。”
“骑都尉张辽迁为左军校尉,封列侯,领军一万人。”
“典韦、周仓为左右虎贲营,领军一千五百人。”
……
……
一道道封赏任命从刘辩的嘴自发出,凡是被刘辩点名之人,皆是喜形于色,红光满面。
“朕本意回京论功行赏,但现下事情有变,先行封赏部分……”
“其余人等待朕回京之后,另行封赏!”
接下来的日子。
白波军和黑山军都在精简士卒,为接下来的屯田策,提前做好筹备工作。
与此同时。
冀州。
韩馥与士孙瑞得到麴义反叛的消息后,马不停蹄的赶回冀州。
为了向士孙瑞和天子证明自己的实力,韩馥决定带军亲征。
韩馥自身的才能平平,施行仁政还算勉强,可要在带兵打仗,却是远远不如麴义。
好在有士孙瑞从旁协助,才不至于让韩馥大败亏输。
即便如此,
这一战首接打没了韩馥的锐气,首接吓得躲回了邺城。
只留下了长史耿武、别驾闵纯等心腹,将军权交给了士孙瑞。
没有了纸上谈兵、瞎指挥的韩馥,兵力悬殊巨大的士孙瑞方,首接碾压了麴义。
就在士孙瑞准备一鼓作气,拿下麴义的时候,袁绍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