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蒋介石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 第11章完结

第11章完结

鲍罗廷的努力没有白费,孙中山对他表示了极大的信任,以至"鲍罗廷说的话他都听"。-1¢6·k-a-n.s!h·u_.¨c¢o!m_孙中山甚至对其他人说:"鲍罗廷的主张,就是我的主张,凡是政治上的事,总要听他的主张,你听他的主张,就像听我的主张一样。"

此时的孙中山,用他的话说:"我们的脸转向了苏俄"。11月25日,他明确写道:从前何以不从事有组织、有系统、有纪律的奋斗?因为未有模范,未有先例。"现在一位好朋友鲍君,是从俄国来的。"俄国革命之发动迟于中国6年,而俄国经一度之革命,即能贯彻他等之主义,且自革命以后,革命政府日趋巩固。同是革命,何以俄国能成功,而中国不能成功?盖俄国革命之能成功,全由于党员之奋斗。一方面党员奋斗,一方面又有兵力帮助,故能成功。"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及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于是,他公开宣称:"我请鲍君做吾党的训练员,使之训练吾党同志。鲍君办党极有经验,望各同志牺牲自己的成见,诚意去学他的方法。/山?芭·看^书\罔_ _埂′鑫~罪?全-"而且,孙中山相信,国民党从今日学起,"一定可以成功"。所以,他强调,从今以后,大家要固结团体,"以团体奋斗,不专尚个人的奋斗;要靠党员的成功,不专靠军队的成功。"

12月9日,孙中山在广州大本营对国民党员发表演说,再次重申了他的"联俄"决心。此时,孙中山显然已经意识到,俄国之所以能够战胜外国列强,取得革命成功,"其原因则由党员能为主义的奋斗"。由俄国革命之观察,"我们当知军队革命成功非成功,党人革命成功乃真成功。以前吾人所不知的,现在可以明白了。"所以,孙中山表示:"吾党此次改组,乃以苏俄为模范,企图根本的革命成功,改用党员相同军队来奋斗。"

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即1月16日,蒋介石回到广州。他再次向孙中山表示了对联俄的担忧,但孙中山认为他对将来的中苏关系"未免顾虑过甚,更不适于当时革命现实的环境。"

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x?i`n_k′a!n-s′h!u?w,u..*c^o,m_当天,孙中山向大会提交了由鲍罗廷起草的《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结果遭到国民党右派的强烈反对。他们声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是绝对不同的主义,信仰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同信仰共产主义的共产党"不能融合在一起"。

针对右派的反对,孙中山在21日的大会上指出:"近来俄国内政进步之神速与前大不相同,故英、美、法、日等国之国会,均欲提议承认新俄罗斯。至于意大利,则已决议承认,故就利害而言,本党与之联合,将来必能得中俄互助之益,决无大害,此即为我海外同志所宜放心也。"他还解释说,共产主义与民生主义,毫无冲突,"不过范围有大小耳"。

1月25日,孙中山就列宁逝世在大会上发表演说,再次阐述了联俄的必要性。他说,列宁已经逝世,我们对之有何种感想和教训?"我觉得于中国的革命党有很大的教训"。什么教训?就是"大家应该把党基巩固起来,成为一有组织的、有力量的机关,和俄国的革命党一样。此次大会之目的也是在此。"他明确表示,本党此次改组,就是希望大家起来奋斗,"如列宁先生之于俄国革命党一样",这是"本总理的最大希望"。

1月30日,大会进行选举。孙中山、胡汉民、张静江、廖仲恺、李大钊、于树德等25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邵元冲、沈定一、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张国焘等17人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邓泽如、吴稚辉等5人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蔡元培、许崇智等5人当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从选举结果来看,在国民党革命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执行委员当中,有10名共产党人,蔡元培、许崇智等老资格的国民党员只当了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这个结果,反映了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孙中山的影响,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增长。

由于蒋介石对联俄政策的抵触,结果在这次大会上,他连候补执行委员或监察委员都没有捞上,只是在1月24日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对这样的结局显然是不满意的,加之他提出的反对联俄主张没有被孙中山接受,一气之下又回到上海。

3月12日,蒋介石给廖仲恺写了一封长信,解释了他回上海的原因。他在信中写道:"弟此次回沪原因,决非发于一时,亦非为一人一事而下此决心"。他认为,国民党这样做是"自陷绝途"。值得注意的是,蒋介石在信中谈了他对莫斯科的真实看法。他说,对于苏联共产党,应该把"事实"与"主义"区别开来,"不能应其主义之可信而乃置事实于不顾"。据他观察,"俄党殊无诚意可言"。他告诉廖仲恺:"俄人之言只有三分可信"。据他了解,在苏联,敬仰孙中山的,是共产国际的人而不是苏联共产党。他由此断定:"俄党对中国之惟一方针乃在造成中国共产党为其正统,决不信吾党可与之始终合作以望我成功"。"至其对中国之政策专在满、蒙、回、藏诸部皆为其苏维埃之一,而对中国本部未始无染指之意。"他还把苏联奉行的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的原则同"凯撒之帝国主义"相提并论。他还讽刺中国共产党人在苏联"完全成一俄奴",并且劝廖仲恺: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则将来恐不能逃此弊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