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蒋介石日记揭秘 > 第13章完结

第13章完结

相违。,6*妖*看¨书`罔- ¨首*发′并且有益于党国与否,全凭他一己及宗教之上灵感判断,也潜伏着不顾群众意见及舆论之趋向。所以反对他的集团所发宣言,

不责备其违反传统道德,而指斥其“专制独裁,剥夺人民公私权利”。

然则此时人民已受军队劫掠,索饷之士兵则由将官一声

叱咤而处死刑,此时此刻公私权利是否存在?若是蒋介石专制独裁,则冯玉祥、阎锡山与唐生智可以算作民主之发言人?此刻“民主”

安在?

【4月12日】

此次讨伐方略,须在战略与攻略上配合,而战术则在其次也。先由襄宛占领荆紫关,以通入陕之道,则战略已大

半胜利矣。

1930年的中原大战,有它内在的原因,是几十年内忧外患之后所存积的一个令人窒息的局面企图打开现状的继续表

现。

襄阳与宛城在湖北之西北,他这时候预想沿汉水上游入陕,有出敌不意,离开铁道线,以大包抄的态势,直捣对方巢穴之

企图。-精′武/晓`说-徃* ¢追`罪-薪!蟑,洁·可是这预想无法实现。桂系与冯、阎争取主动。4月底阎锡山夺取天津海关,表示着他反抗中央的行动已无可返回。5月1日,

蒋介石发布了他讨伐的誓词,中原大战正式开始。

【5月27日】

被以全力东侵,而对平汉线不留部队,是可谓孤注一掷,并非胆大妄为也。果上天厌乱,必可为我一网打尽。

反蒋军之战略,以阎军自津浦路南下,冯军自陇海路东进,夺取徐州。同时李宗仁向湖南进兵,威胁武汉。6月初,李连陷衡阳、

长沙、岳州。在汉口主持防御之何应钦乃配合在湘江的海军炮艇,调动粤军,给进犯者夹击。桂系南退,7月又在衡阳挫败。桂军只

四万人,从此对战局不发生作用。只是在国民党军互相火并之际,中共武装得以发展。7月底至8月初,彭德怀部曾占据长沙10日。政

府军不能在初期急取主动,主要的由于前锋多过去之杂牌部队。把守济南之韩复榘原为冯部叛将,当阎锡山部南进时,即不战而放弃

济南,只向胶济路东撤,脱离战场(日后在抗战时他又如此,被处死刑)。.嗖¨嗖.小¨税_王′ ~耕¨鑫?最^全?5月中冯玉祥部东进,在平汉路留置部队极少。蒋曾拟由南

向北出击,直捣郑州。

【7月15日】

当此之时,唯有坚忍镇静,维系军心,以待其定,而期有济,若至万不得已,唯有一死以报党国。

7月初可

谓为反蒋军进展之最高潮。阎部围攻痛兖州城。中央军企图消灭亳县之冯部突出部分则未能见效,冯之骑兵已出没于微山湖之西北角

,有与阎军汇合之势,中央军在归德之主力有整个被包围可能。只有冯、阎、李三部时间上之会合,始终未能切凑机微。7月11日蒋

部生力军陈诚之十一师投入战场而兖州之围解,阎锡山部自此只有退无进。月15日冯部不仅在亳县获胜,而且在河南省最东角安徽边

镜进逼至徐州西南约80公里处。然此时兖州之围已解,阎部已退,蒋军未致三面被围也。可见得局势之紧迫。

这里是武戏,还

有文戏:

7月13日,反蒋各派的代表人物--阎锡山、陈公博、王法勤、邹鲁、谢持等人,在北平怀仁堂聚首,筹划召开“中国

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8月7日会议开幕。发表了《蒋介石借党治名义实行独裁》的扩大会议宣言指出:

……蒋中正逞其

私心,借党治之名以行个人独裁之实,举历年以来艰难培植之民主势力,摧毁唯恐不及,复以钳制反对摧残异己之故,不恤激起内战

,使已告统一之国家复陷于分崩离析。因此--

蒋中正实总理之叛徒,本党之罪人,全国人民之公敌。

扩大会议筹谋另组

“国民政府”。

“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蒋感到局势极为严峻了,他甚至想到了“杀身成仁”。

【7月22日】

以后我军后顾无虑,军队运用乃可自如矣,唯成功与失败,常在一间,危险反可为安全之本,可不慎欤。

以后陇海路及迤南仍经过一切恶战,中央军方能进入亳城,于是安徽没有敌踪迹,蒋介石之侧翼才算安全。

【8月3日】

无异奉方已参加中央战线,唯未参加作战。军事瞬息万变,吾唯战战兢兢,以期有济耳。

8月中旬中央军大

破阎军,于15日收复济南。只是当时大雨不已,两方在战场上行动均感困难。以此前后,蒋均利用内线作战之良机,将战略单位超越

省区调派,以遂行对敌各个击破,如粤军蒋光鼐、蔡廷锴各师,在击败桂系之后,即于役于山东战场。在山东立功之陈诚师,在济南

克复后,调往平汉线,用在H字形上之西南支角。原在东北支角指挥战争之刘峙,亦用在平汉线上左翼。尚有蒋认为得意之作者,乃

是八月初由后方抽出兵力一师,由海运在青岛登陆成功。黄海海岸原受奉系海军监视,迄至此时张学良仍对中原之战武装中立,但是

既听任此师登陆,则其中立之态度已不十分严格,蒋因之将此事提及:“无异奉方已参加中央战线,唯未参加作战。”但他又随即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