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 第23章完结

第23章完结

贸易、工矿、交通、农业、文化、教育、民族、侨务等各方面工作的部、会、院、

署等30个部门,负责执行全国人民所赋予的繁重艰巨的建设任务和对外关系。!咸¨鱼+墈!书? +首~发^

中央人民政府是一个全新的机构,它拥有副部级以上人员500名,计:中央人

民政府主席1人,副主席6人,委员56人;政务院总理1人,副总理4人,政务委员15

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5人;四个委员会(即政法、财经、文教、监察委员会)

的主任、副主任、委员共170人;各部、会、院、署、行的部长、副部长、主任委

员、副主任委员、院长、副院长、署长、副署长、行长、副行长等共175人;人民

革命军事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委员、参谋长、副参谋长共30人;最高人民法院

的院长、副院长、委员共17人;最高人民检察署的检察长、副检察长、委员共14人;

再加上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副主任5人。

这个中央人民政府的全部负责人的选定,经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充分

协商,它集中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

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人物及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如!文+枉+ ~哽¢薪_最?筷_它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

副主席以及任命的政务院副总理中,中共党员均只占一半。在政务院四名政务委员

中,中共党员10名;政务院所属4个委员会16个正、副主任中,非共产党员8名,其

中2名是正职;在政务院下属3O个行政机构的93名负责人中有42人是非党人士,占45

%以上,其中14人是正职。

如中国民主建国会的黄炎培,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朱学范、李德全,民主

同盟的章伯钧、史良,民主促进会的马叙伦,民主人士李书城,以及国民党起义将

领傅作义,作家沈雁冰,教授梁希等都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部长。-删_芭_看-书,蛧′ *追`蕞·新+漳?节-他们都有

职有权地独立负责领导各自部里的工作。中央人民政府成员的构成,表明了中国共

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平等协商、合作建国的真诚。

中央人民政府机构的成立,标志着建立新中国事宜的最终完成。从此,中国由

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变成了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

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的污泥浊

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五、台湾岛,蒋介石的最后藏身之地

与北京共产党的领袖和他的人民欢欣鼓舞,走进新时代的豪迈心情极然相反,

丧失大陆后的蒋介石心里一阵阵发紧,身处台湾仍心中无底,惶惶不可终日。当时,

人民解放军拟乘胜前进,渡海作战,直捣黄龙。小小台湾岛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似

汪洋中的一艘小船,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1.中央来了更遭殃

大陆战场,国民党溃不成军,上下俱成惊弓之鸟。蒋介石在这前所未有的席卷

一切的红色巨浪前不知所措。狡免三窟,蒋介石毕竟惯于权术,于败局已定的局势

下,也不得不思考退路了。

1948年12月,南京政局发生重大变化,桂系李宗仁在美国支持下逼宫,蒋介石

被迫下野。李宗仁倒是给总裁指出了一条退路:"总裁可以出国考察。国内残局可

由宗仁负责。"蒋介石明白,出国即意味着他政治生命的结束,蒋介石一生信奉力

行哲学,每日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高调,输了便走,连自己也不服。蒋介石权

衡时局,对于偏安西南,再图东进北伐曾抱有一丝希望。但西南是李宗仁、白崇禧

老巢,卧榻之侧,岂有他老蒋插足的地方!所以合计来合计去,惟一的安身立命之

所,便只有台湾了。

宝岛台湾,甲午战争后便被清廷割给了日本。日本盘踞50余年,1945年8月15

日,日本天皇"圣断"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在亚洲散尽硝烟,同祖国分离多

日的台湾亦回归祖国。

日本刚宣布投降,蒋介石即着手安排台湾接收事宜。中国政府以中字第18号备

忘录及其附件通知日军统帅冈村宁茨,将台湾和澎湖列岛为第十五受降区,任命陈

仪为受降主管。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和台湾警备司令部也在重庆成立,陈仪任长官兼

警备司令。

陈仪,字公洽,浙江绍兴人,生于1883年,如许多同时代人一样,童年读过私

塾,后于1900年赴日留学,先在士官学校毕业,再进日本陆军大学,1907年毕业回

国。1911年辛亥革命时,陈仪参加浙江独立运动。1912年中华民国诞生,陈仪被推

为浙江都督府陆军部长(相当于厅长)兼任陆军小学校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