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 第34章完结

第34章完结

议,由驻朝鲜的苏军司令部和美军司令部组成联合委员会,协助南、北朝鲜迅速建

立一个统一的临时政府。,暁\税/宅′ \哽+辛.最*快+由于美、苏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意见分歧,使三国

外长会议精神未能得到贯彻。相反,美国为使其永远控制朝鲜半岛并使之"合法化",

遂于1947年10月,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大会讨论,朝鲜问题国际化。11月,美国

又操纵联大非法成立"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用以"监督"朝鲜的普选,继之,

美国又于1948年2月26日炮制了"大韩民国",扶植其傀儡李承晚上台。在此背景

下,朝鲜北部在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将军领导下,获得苏联的支持,也与同年9

月9日,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出现了南北分裂、对峙的局

面。

1948年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要求苏、美战斗部队立即撤出朝鲜

。,k-a·n¢s`h¨u`l¢a!o\.*c¨o\m~苏军于同年12月25日全部撤退完毕。而美国出于全球战略考虑,一再违反了三国

外长会议精神,大量增加军援,加速扩充李承晚军队,以巩固其统治。截止到1949

年6月29日,美国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撤离朝鲜,但它已武装了李承晚军队11.4万

余人,并留下约500人的军事顾问团。与此同时,李承晚大肆制造战争舆论,散布

"北部侵犯南部的危险",叫嚷要"北进统一",并带军越过三八线。在此形势下,

金日成在获得苏联军事支持的前提下,进行坚决反击。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

爆发。

这一天是农历庚寅年五月十一日,台北的天空多云转晴。蒋介石逃台后,工作

甚是"勤勉",星期天也不偷闲。7点刚过,他已做完早操,结束祷告来用早餐,

但对桌上的稀饭、腌竹笋却没有胃口。命人打开收音机,大陆新华社的广播,他是

每天必听的,尤其是重要社论。!搜+嗖_暁`说¢网_ ¢毋,错^内-容¢

虽然7月在即,6月去日无多,但台湾海峡仍平静如西子湖,波舔沙岸,台风席

卷而来的日子还未到来。新华社广播中的"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声音,蒋介石听来

尤为刺耳。

突然,餐厅的门被推开,英文秘书沈谷匆忙走了进来:

"夫人,蒋先生,有重要消息。"

沈谷见蒋介石和宋美龄都抬起头来看着他,接着说道:

"美国之音广播,两个小时以前,北朝鲜部队越过三八线,韩战爆发。"

蒋介石挺直腰板,双目炯炯地盯着沈谷,仿佛要从沈谷的神情中探出这个消息

的真伪。在旁的宋美龄先是一楞,旋即喜形于色:

"这可是上帝保佑我们啊!韩战爆发必能演成世界大战!"

沈谷在旁忙恭维道:"夫人,蒋先生真是料事如神,去年7月在厦门军事会议

上,先生就曾说过'只要坚持到明春,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会爆发'。这不,已经来

了嘛!"

蒋介石的确说过此话,那是为了给守卫福建的官兵打气。蒋介石从内心深处期

盼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好渔翁得利,重返大陆。去年12月在成都,他命令胡宗

南死守成都,不许退师西昌,撤往滇越,就是希望美国能干涉中国政局,进而诱发

第三次世界大战。

"立即给邵毓麟和陈之迈发电报,查实情况,了解美国动态。"蒋介石毕竟是

久经大事的人,此刻头脑清醒,知道待弄清了情况再乐也不迟。

直到夜间10点,蒋介石才接到台湾驻南朝鲜大使邵毓麟发来的首封电报,证实

了沈谷的消息的真实性。半个小时后,续电抵达,蒋介石才对战况有了大致了解。

蒋介石望眼欲穿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似乎终露端倪。他对朝鲜战争的反应与邵

毓麟在电报中的分析不谋而合。邵说:

韩战对于台湾,更是只有百利而无一弊,我们面临的中共威胁,以及友邦美国

遗弃我国,与承认匪伪的外交危机,已因韩战爆发而局势大变,露出一线转机。中

韩休戚与共,今后韩战发展如果有利南韩,亦必有利我国。如果韩战演成美俄世界

大战,不仅南北非必然统一,我们还可能会由鸭绿江、由东北而重返中国大陆。

如果韩战进展不幸而不利南韩,也势必因此而提高美国及自由国家的警觉,加

紧援韩,决不至今中共渡海进攻台湾了。

2.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事情果然如此。当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获悉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后,立即打电话

给正在密苏里老家度假的总统杜鲁门。杜鲁门的第一个反应是立即动身回白宫,由

于艾奇逊让他等一等更为确切的消息,以免夜间飞行危险和引起外界恐慌,他才没

有于即日飞返白宫。当晚,他批准将朝鲜问题交联合国安理会处理。

第二天中午,杜鲁门匆忙结束休假飞返华盛顿。在途中杜鲁门妄然断定朝鲜战

争是俄国人酝酿的。他说:"我敢肯定......必须以牙还牙,我得出的结论是,惟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