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 第54章完结

第54章完结

己的失败是"政治的缺点,经济的恐慌,内部组织的松懈"。·s*h\u!y^o·u¨k¨a\n~.~c`o?m^同年12月底,他又于

自己日记中认为自己:"党务、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已彻底失败。"

蒋介石败退台湾,当然得对天下人有个说法,这种差不多全军覆灭的事实蒋介

石再会粉饰,也不至于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并为之检讨吧。在此时,蒋介石认为他的

失败是由于军事的崩溃。而对于军事崩溃的反省,蒋介石认为是由于军人固有德性

的失掉和制度的不健全与非科学化,或非现代化,还有人事制度、管理制度亦均不

健全。1949年10月16日,蒋介石在阳明山讲话时说:

我们今天失败原因很多,而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我们军事的崩溃。军事之所以崩

溃,是由于我们军事上的制度--诸如教育制度、人事制度和经理制度皆未能健全

地建立起来,所以一切部队、机关、学校,在人事上不能新陈代谢,在经理上不能

综核名实,而军事教育尤未能养成革命军人应具有的学问和精神。\3-疤-墈?书.网¢ \庚~芯^醉`全^

1949年12月12日,蒋介石在"革命实践研究院"讲解《西南战局演变之经过》,

对其部队战术,又有批评和补充。第一,解放军在川东作战中,一贯采取避正面,

迂回渗透战法扰其背后,而其部队长官,却无此准备,防线很快即被击溃。蒋介石

针对此认为,应当采用广泛的正面搜索,控制大量预备队,注意纵深配备。第二,

解放军专门袭击其指挥部,使部队在作战中处处被动,不堪一击。为此,应当实行

团以上指挥部设三处的办法。一处为假指挥部,对外公开;一处为幕僚办公处;一

处是指挥官的驻地。这是蒋介石具体指出其部队战术方面的错误。

同时,蒋介石对其战略错误有所认识,他说:

至于军事失败的近因,乃是由于我们战略的错误。我们......误信马歇尔的调处,

将最精良的国军开到东北,以致内地空虚,各战场都感到兵力单薄。\n\i,y/u_e?d`u`.?c′o¨m`

1952年1月5日,他又说:

我们所以失败,第一在于制度没有建立;第二在于组织之不健全。""就制度而

言,我们所以失败,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军队监察制度没有确立的结果。自从党代表制

取消,政治部改成部队长的幕僚机关以后,军队的监察即无从实施;同时因为政工人

事的不健全,故政训工作亦完全失败。......后来,由于各级部队长都受过党的教育,

同时为求军队人事统一,乃将党代表制改为政工制。而这个制度实行之后,最大的缺

点就是各级部队长的工作,无人负责监察,尤其作战成绩,更无从判断虚实,所有贪

污腐败的现象,都发生出来。又由于政工人员本身程度的低落,对于主义的认识不

够,于是官兵均缺乏政治训练,对敌作战就意志薄弱,战斗精神完全丧失,尤其对民

众,则不知爱护联系,甚至恣意骚扰,以致军风军纪荡然无存。这种没有灵魂的军队,

自然非走上失败的道路不可。

蒋介石这种检讨失败的原因,从来就没有一个成型的固定说法,到1950年1月23

日,他在阳明山讲《今后军事教育的方针》时,又把四年内战失败的最大原因,归

咎于他的官兵学习美国军人生活方式,却没有学会美国军人的奉公守法、认真负责

。崇尚科学的长处。

后在1956年,蒋介石写《苏俄在中国》时,则又把其失败原因归之于战略和战

术两大方面。关于战略方面:抗战时期和苏联建交,使苏联帮助中共向社会各方面

"渗透"。1937年接受国共合作抗战,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保

存了中共军队,使其在抗战时期发展壮大;抗战胜利后,接收东北,未便其由联合

国处理,因而使精锐军队分散于东北,未能集中优势兵力于华北或华东地区;抗战

胜利后,接受了和平谈判,未能抓紧时机,全力进攻解放军。关于技术方面:使中

共合法化;未实行全面战争对待中共,特别是政治、经济、宣传各个方面的战争不

到位;军队政治工作的忽略,等等。

蒋介石这些时期的反省,对于自己的错误却只字未提,只是空洞地说,这一切

他有责任,可见他其实并未找到根本原因。当然也不可能找到根本原因,后来在国

民党七全大会上的检讨系统全面一些,但依然是不入骨肉。

1952年10月10日至10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台北召开,蒋介石

在会上作了《对本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再一次重点检讨了大陆失败

的原因,分为七个方面。

一是三民主义信仰不纯。蒋介石认为大陆失败的第一个原因,是国民党大多数

党员对三民主义认识不正确,因而就谈不上什么信仰问题,加之许多问题认识不清,

自然无法同共产主义对阵。他说:"这些人一到他共产主义的面前便迷们下来,拿

他共产主义来解释三民主义,......还有一些党员要借总理讲的'民生主义就是共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