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行,所以随后蒋介石又任命陈诚兼任台湾省警备总司令。\d¨a?s_h,e+n^k?s′.*c^o_m+同时,蒋介石密令
将国库所存全部银元、黄金、美钞运往台湾。还没有布置完,当年1月21日,蒋介
石不得不宣布下野。
陈诚在台湾,很能领会蒋介石的旨意。1949年2月1日,台湾成立军管区,陈诚
任司令,掌握了在台湾地区的军权。3月,他又兼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
于是台湾的党、政、军大权完会控制在陈诚手中。南京政府同时也电令驻台各机构
由陈诚指挥监督,陈诚名符其实地总揽台湾的一切权力,认认真真为蒋介石到台湾
打基础,可以说,陈诚为蒋介石败退台湾并立住脚,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诚主管台湾事务后,推行种种措施以发展台湾经济。1949年2月4日,陈诚在
庆祝"农民节"讲话时说:"农民为四民之首,耕者有其田必须实现。"
同月18日,陈诚在台湾取消烟酒专卖,规定民间可以制造、销售。~x?h·u/l_i-a\n,.+c/o′m_3月12日,
陈诚在台湾行政会议讲话时,声称:改组民意机构;实施地方自治;推行土地改革,
实施"三七五减租";当年稻谷要达到120万吨,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
陈诚在台湾搞的"三七五减租"有一些起色,他的决心很大。当年3月13日,
他宣布强制执行这一措施,使地主农民两利,并于25日专门召开"三七五减租"讲
习会,在台湾全面推行。此政策使农民有一定受益,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对
于台湾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被看成是台湾以后实行"土地改革"的序幕。
陈诚在台湾帮助蒋介石打基础时,确实体现出他有一定的行政领导能力和政府
管理能力。他就任短短几个月时间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了台湾政局,推动了
台湾经济发展。如抓台湾的治安;指示厉行节约,各机关带头,禁止奢糜,取缔地
下银元交易;动用存留日本的美元外汇,购买民生用品,以稳定台湾经济与人心;
在台湾成立"生产管理委员会";实施台币改制,整顿公营事业;发展教育;加强
护林,加强铁路、公路及港口建设。^墈¨书~君, .勉¢费?岳~读_1949年7月18日,台湾设立"东南军政长官公
署",陈诚又被任命为长官,该公署辖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和海南五省区。
更体现陈诚对蒋介石忠心的,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蒋介石的"思想",他在台湾
加强控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忘记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积极反共。
1949年4月3O日,陈诚在台北召集党政军座谈会,宣布台湾为反共基地以"光
复大陆"。5月19日,宣布实施宵禁,从夜10点至次日晨5点,台北及其他城镇一律
不许人员上街露面,违者处死。20日,陈诚发表戒严令,在全台湾实施戒严,并延
续了37年之久。27日陈诚颁布书报管理法令,控制新闻舆论。同时,陈诚还在台湾
强征台湾同胞入伍,派到大陆打内战。7月13日,陈诚发布公告,收缴一切民间所
藏武器弹药,防止台湾民众造反,有点像秦始皇"销锋镝,铸以金人十二"的作法
。这些当然也使蒋介石对他极为满意。
陈诚在台湾风光了不到一年时间,蒋介石在大陆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只好逃到
台湾。主子一回来,奴才当然就要退到后面去,夹着尾巴跟着主子东跑西颠了。而
且,此一紧紧跟随,转眼一去又是14年,直到1963年12月3日辞去"行政院长"职
务。蒋介石怕他功高盖主,让他赋闲颐养天年了。
蒋介石在国民党政权迁到台湾后,陈诚还是原职,1950年3月1日,蒋介石不问
"养病"美国的李宗仁意愿如何,匆匆"复职视事"。重新登上"总统"宝座,将
权位一一安排他的有功之臣和亲信。
蒋介石在台湾重登"总统"宝座时,国民党政府还是原样,但8天后,蒋介石
就让陈诚当上了"行政院长",并让其改组"行政院",将一大批"元老"换下马,
排除异已。又因为陈诚在台湾的确功劳不小,"元老"们即使想说话,也无责辞,
新班子当然是新人,蒋介石这一手不可谓不厉害,他以陈诚之"威"轻易地将"元
老"们赶下台,而且看起来还不是出自他之手,而是陈诚所为。这实际上是借陈诚
之手而排除非蒋势力。
陈诚当上"行政院"院长后,在蒋介石授意下,按蒋介石的调子又大干起来。
要以台湾为三民主义的试验区,巩固反共基地,积极准备反攻大陆。"三民主义至
上,民生主义至上,团结一切反共力量,抵抗苏俄侵略。"
在这一段时间,在台湾高喊"反共抗俄"口号最响的除了蒋介石,就是陈诚。
正是因为陈诚对蒋介石紧紧跟随,蒋介石也着实没有亏待他,凡是可以让他当
的大官都让他当过,除了"总统"宝座外,陈诚一时间成为台岛政权的第二号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