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 第272章完结

第272章完结

委、《中国时报》董事长余纪忠,他们获得了"副总统"李登辉的支持,两派斗争

激烈。-白!马?书!院` *追/蕞-薪′彰?节+

宋美龄虽已年老,但政治嗅觉依然敏感,她看出台岛内外和"开明派"台前幕

后的各种行动,想急急推出李登辉当国民党主席是想借李登辉夺"官邸派"的权。

而"官邸派"碍于"宪法"规定,知道要阻止李登辉继任"总统"是不可能的,他

们想推出俞国华与李登辉争夺国民党主席职位,若争夺失败,再拥宋美龄在党内充

当党魁。在此新旧权力交替的关键时刻,李登辉显现出他娴熟的政治手腕,全力向

国民党主席的位子发起冲击。

首先,他在继任总统后,立即向国民党元老执弟子礼,上任第二天,他先拜访

了宋美龄;第三天,李登辉前往"荣总"探望严家徐,就当前国事恳切交谈,严称:

"团结合作,互助互信,是当前国人应有的共识,惟有如此才能胜利成功。`欣¢纨_夲/鰰~占+ ¢首~发*"16-

17日,他又分别登门请教张群、陈立夫等6位国民党元老,表示自己多年追随蒋经国,

今后将遵循蒋介石、蒋经国遗愿。与此同时,李一有时间就往蒋经国灵堂致敬,由

于李登辉的多方努力,他获得了国民党忡央日报》的高度评价:"谦和、勤政。"

其后,李登辉策动少壮派写拥戴书。蒋经国病逝后,国民党中常会决定暂不推

举党主席,在国民党十三大召开之前,将维持由国民党中常委轮流主持中常会的做

法,以便确保过去领导中心的稳定运作,但处在历史转折关头,形势瞬息万变。1

月18日,以少壮派赵少康为首的39名国民党籍立法委员联名签署了拥戴李登辉为国

民党中央代主席的声明,表示:

"推李登辉为代理本党主席,以维护全民信心,并维护本党形象。"

随后,"国大"代表,不同党派"监委"分别联署签名推举李登辉任代主席,

以赵少康等人的主张及出身看,李登辉很难脱掉策动拥戴的干系。¢齐.盛+晓`税~枉_ +毋′错\内.容-

随后,李登辉拉拢李焕、宋楚瑜等开明派。在李登辉接受国民党中央主席一职

问题上,李焕、宋楚瑜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来,李焕也主张到国民党十三大时解决

党主席人选问题。赵少康提出推戴书后,李焕作为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接见了赵少康

。李焕表示:赵少康在此时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国民党主席到十三大召开时,自然

会有结论。同时,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马英九也在台北记者招待会上宣称:国民党

中央主席的人选问题仍留待7月份召开的十三大来解决。原定明日召开的中常会讨

论是否推举主席之事已取消。

但由于问题的重要性,李焕和副秘书长宋楚瑜等人代表国民党中央自1月20日

起,陆续分别拜访国民党中央常委、元老派及部分中央委员,听取他们对继任主席

问题的意见。据台报报道,征询意见的结果,党内意见分歧颇大,但以支持李登辉

代理主席的人数较多,认为李兼任主席"可收党政一体化的统合领导之效。"于是,

国民党决策机构方面初步决定,推举李登辉为代理主席,并立即进行意见协调,如

果顺利,可望于27日的中央常会中提出讨论。

经过连日来李焕与宋楚瑜等人正式向所有中常委及中评委展开征询与沟通之后,

逐渐消除歧见,保守势力知大势已去,于是初步取得一致意见,决定由中常委推举

李登辉出任代理主席职务,待7月7日举行十三大时,再循党章规定程序选出党主席。

同时还决定由俞国华提案,其余中常委联署的方式在27日的中常会提出,以显示安

定团结的表现。

1月27日,国民党中常会上,原协调中常委俞国华领衔联署推举李登辉接代理

党的主席提案,竟然未列入议程。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据台湾权威人士透露,

27日常会召开前夕,宋美龄对推举代理主席时持有不同意见,她认为国民党十三大

决定此事更为合适。26日晚,她写信给李焕,表达了上述意见,信由蒋孝勇传递。

另据《民进周刊》载文说:元月26日,以宋美龄为首的"夫人派"及"官邸派"

集会研究,宋美龄力主由李焕取代李登辉,担任代理主席,以免出现台湾人"总统"

兼台湾人党主席。宋美龄本意是拥立俞国华充当党主席,不料俞国华本身形象太差,

不是李登辉的对手,在民意及舆论的压力下,节节败退,形成李登辉的优势,"夫

人派"一度打算由宋美龄披挂上阵,但宋已年过九旬,如果出马,恐怕阻力太大,

而且也不易获得党内一致支持,于是退而求其次,致支持形象、声望俱佳的李焕出

任代理党主席,但被李焕拒绝。

李焕等人决定按原计划进行。27日中常会由余纪忠(《中国时报》老板)任轮

值主席,除严家淦、谷正纲因病,李登辉请假,宋长志驻节巴拿马外,其余力位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