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我为国家献科技 > 第13章 演习开始

第13章 演习开始

演习正式打响,红军旅长郑昆站在高地战术指挥台上,望着地图上自行铺展开的进攻箭头。¨7~8*x,s\w?.+c,o*m,他没有亲自指挥前线,而是将一切交给了他的得意干将、团长庄永歌。庄永歌是个典型的“陆战猛将”,打法硬朗,擅长在高强度火力下组织推进。

他以团部为核心,第一坦克营与第二坦克营分别从左翼与右翼展开,呈钳形包围趋势,计划以双翼包抄推进,在战场中段合围蓝军主阵地。第三坦克营居中,充当前压和预备队,由副团长亲自率领,随时准备投入战术突破或补缺。

与此同时,机步营作为支撑力量分布在三线之间,跟随装甲纵队以步坦协同模式推进,确保装甲部队不会在复杂地形中陷入单点伏击或蜂群突袭的陷阱。

炮兵连并未部署在后方常规阵地,而是前推至斜坡地带,以“轮番跃进炮兵阵地”的方式,形成梯次推进火力链条,力图在红军装甲集群推进过程中,构建前置火力遮断。

通信连与工兵连协同布设后方节点,中继链路与战术通路同步推进,保障整个突击过程中的指挥流畅与障碍清除。每前进三公里,通信连便投设一处临时信号中转站,确保团指挥系统的连贯性。/二+叭¨墈′书?枉* /首¢发^

卫生连与炊事排则构建了一个机动后勤尾翼,配属轮式装甲救护车与模块化补给车,紧贴推进节奏,随时应对可能的战伤与补给消耗。维修排则插在三营之间,一旦有坦克损伤,立即实施战地抢修,不放慢整个突击节奏。

庄永歌站在车顶,远望推进路线,信心满满:“三营成锥,步炮协同,只要蓝军还按传统打法来,这种配置就是碾压。”

郑昆笑了笑:“只要不是空天打击混合突袭,就一群地面单位,再花哨也不过是徒劳。我们有火力、有装甲、有经验——这演习,十拿九稳。”

另一边,蓝军。

“这场演习,你打算怎么布局?”楚宁逸笑着问,语气像是开玩笑,但眼神却极其认真。

戚凌云微微一笑,目光扫向作战沙盘上正在自动刷新的蓝红态势图。

“表面上看,我们像是缺了空军。”他顿了顿,手指轻点屏幕一角,“但他们绝不会想到,我们手里真正的空权——是这一百架西轴无人机。”

楚宁逸挑了挑眉:“全打出去?这么大胆?”

“当然不是。”戚凌云按下控制台的按钮,屏幕随即展开三组子图,“我们把无人机力量,划分为三组,分别命名为:轮值监控组、干扰欺骗组、打击压制组。.d.n\s+g/o^m~.~n*e?t~三组独立操控,各有战术目标。”

“先说监控组?”楚宁逸挪了张椅子坐下,显然对这个部署有些兴趣。

“轮值监控组是我们的‘眼睛’。五十架侦察无人机,构建低空立体监视网。每十分钟轮换一次飞行高度与路线。”戚凌云语速不快,但每一个词都清晰而有力,“这样一来,不仅规避红军雷达锁定,也能持续刷新战场态势。我们前线指挥所将实时接收画面,依此调整部署,做到随时随地、全域掌控。”

“那干扰欺骗组呢?听起来更像是电子战部队干的活。”楚宁逸下意识皱眉。

“对头。”戚凌云点头,“这批无人机搭载高频干扰模块,还外挂热源模拟器。一旦敌方开启雷达或无线电侦测,我们就能第一时间释放电子杂波,打乱他们的指挥链。而更关键的,是‘拟态信号’。”

“拟态?”楚宁逸一怔,“你是说……你要制造假目标?”

“没错。我们能模拟一个连队的装甲波次,甚至还能伪造出红方作战单位的信号标签。”戚凌云冷笑了一下,“只要他们上钩,我们就能把他们的火力引向空无一物的沙丘。”

“你这打法,够阴。”楚宁逸忍不住笑出声,“那打击组——我猜你藏着掖着,一定是杀手锏?”

“他们才是‘匕首’。”戚凌云语气低沉了几分,“这组无人机都配有微型精确打击模块,挂载震爆弹、小燃料弹、电磁弹头,专门用于‘斩首’任务。”

“目标?”

“红方营指挥所,炮兵火控中心,还有主战坦克群的后装节点。”戚凌云目光如刀,“一旦锁定敌人指挥节奏断点,我们会用最短时间打掉他们的中枢——就像切断蛇的神经。”

“你这战术……说白了就是不正面刚。”楚宁逸若有所思。

“正面我们打不过,蓝军只有一个合成营,红军那边可是整建制大团。”戚凌云坦言道,“我们要赢,必须打节奏。”

楚宁逸点了点头,看向下方沙盘上静默待命的地面部队:“火炮和坦克呢?”

“全部后置隐蔽。”戚凌云随手拉出一张地图图层,“我们利用沙丘、林带构建错位炮阵,不主动开火,等待无人机引导的精准坐标,一击毙命。”

“那前线就靠步兵?”楚宁逸眯眼,“你打算让他们……做诱饵?”

“不是诱饵。”戚凌云摇头,“是游击。每个步兵小队分布在敌方雷达盲区,配发反坦克导弹与蜂群无人机,进行‘点对点打击’,迟滞敌人推进节奏。”

楚宁逸轻轻鼓了鼓掌,笑道:“不求摧毁,只求搅乱。你这是让红军在泥里打滚。”

“他们只要乱一次,就会暴露缺口。”戚凌云看向主控台右下角,“而我们,正在搭建这场混乱的节奏。”

楚宁逸突然收敛了笑意:“那中控系统呢?无人机这么多,怎么保证信息不被打断?”

“我们合并通信组与无人机组,组建了‘战场感知中控’。”戚凌云伸手一指,“采用多频道跳频通讯,配合干扰恢复算法。即便通信被切断,也能自动建立短链自愈环路。”

他顿了顿,补上一句:“同时接入演习裁判系统,一旦红军动作被判定为有效攻击,我们立刻根据反馈调整部署,实现‘判断—应变—打击’一体化循环。”

戚凌云望着沙盘,轻声道:“不争一线火力,而控全局之势;不破正面之敌,而扰中枢之心。”

“这不是一场对抗。”

“这是一场预演。”他眼中有光,“体系化战争的未来演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