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办法,那就要从根上治了!”李承乾如实说道。·s·a_n,y?e?w~u/.+n¨e~t′
“从根儿上,根在哪里?”李二不解?
“根儿就是百姓,百姓是全天下的根儿!”
李承乾首言道:“无论哪个王朝的建立或者发展都离不开百姓!
没有百姓百姓纳税,皇帝以及各级官员靠什么吃饭?
没有百姓,皇帝统治谁?
所以,百姓才是每个王朝最重要的东西!
而皇帝,自始至终都只想着自己的统治,而忽略了自己真正要统治的是谁?
即便有的皇帝想着要对百姓好,但这种好却没有用对地方!
百姓不知道,谁才是真正对他们好的人,百姓也不管谁是皇帝!
只是如同木头大造的工具一般每日做着同样的事情。
只有在活不下去的时候,揭竿而起才会被统治者看到!”
“那怎样才能让百姓知道,谁才是真正对他们好的人呢?”
李二突然觉的李承乾说的很对,让他心中豁然开朗。
只是一时间还没有拐过弯来。
“广开民智,只要百姓们的民智大开,懂的道理多了,自然就不会再被世家控制!
也自然知道对他们好的人是谁》
一但有人要迫害对他们好的人,百姓们便会自发的组织起来,将迫害者给打倒!”
既然李二有那么多问题,李承乾便决定当他一回老师,给他好好上一课。¨我!的·书\城/ .埂/新¨最^哙~
“此话纯属无稽之谈!”李二不屑道:“百姓每日想的都是如何能过上一日三餐的日子!
民智岂是那么好开的!
再说了,民智未开,都不好统治,一但开了民智他们的想法岂不是更多,作乱的机会也更多了!
如果让他们知道做上等人那么好,以后岂不是人人都想着做上等人。
甚至连皇帝的位置他们也想做一做。
到那时,大唐岂不是会变的更乱?”
“你懂啥,不懂就别瞎逼逼!”李承乾没好气的道:“都当那么多年皇帝的人了,砸那么笨呢!
想要开民智还不简单,只要教百姓读书识字不就可以了!
百姓们读了书,便会明事理,便不会轻易被人蛊惑!
如果皇帝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自然会更加拥戴皇帝!
同时,民智大开后,他们便会知道自己要终于自己的国家,在面对外来强敌的时候,也会全力以赴的与敌人血战到底,来守护自己的国家!
虽然广开民智,确实会让统治难度增加,但好处却更多。
陛下不妨仔细想以下,每次改朝换代之时,百姓们大多时候都是被动的吧?
甚至有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朝代己经变了!
一般都是过了很久,才知道他所处的朝代己经不是原来的那一个了!
所以,当百姓身处大汉的时候,便是汉人,伸出大隋的时候便是隋人!
身处大唐的时候便是唐人!
而他们却没有半点选择的余地!
即便是盛世,百姓们依然吃不饱穿不暖!
如若是兵荒马乱的乱世,百姓们便会尸骨成堆,活着都难!
如果让他们知道,他们都是唐人,而大唐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吃的饱,穿的暖!
他们便会世世代代都认为自己是唐人,更以自己是唐人而自豪!
如果有人作乱,导致大唐覆灭让他们再次回到食不果腹的时代,他们会做事不管吗?
我想,任意一个百姓都不会同意的!”
李承乾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道:“而且陛下所认为的民智大开后,百姓们的欲望高了便不好管教了这个弊端也十分好解决!
咱们大唐不也效仿前朝搞了科举吗?
前朝和我大唐这么搞,完全是为了让普通百姓和寒门都有机会出人头地,这样一来,便可以阻断世家彻底占据朝堂,阻碍他们影响皇权的手段而己。_搜′嗖¢暁*说′蛧~ ~蕪.错/内′容.
但是也正是科举,可以在打开民智后,给天下所有百姓一个上升的通道!
将科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每年考一次,并且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
这么一来,百姓们有了上升的通道,便会一心往上爬,谁又还会有别的心思呢。
百姓们极其容易满足,能够吃饱穿暖,又能读书认字,还有机会升迁过上更好的日子!
又怎能不拥戴当朝着,又怎会眼睁睁的看着有人破坏他们的国家,让他们再次陷入到民不聊生当中呢!”
“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读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光需要很多教书先生,需要的花费也不少,即便朕全力支持,国库也没那么多银钱啊!
况且,虽然目前来说,每年都会开科,但是规模太小,能来参加科举的都是长安城内以及周边的!
如果让整个大唐内的百姓都来参加科举,路途如此遥远,百姓们跟本没有那么多钱粮支撑啊!
而且每次科举,能考上前几名的也就那么几个,一般也都被世家博学多才的子弟占据,即便有普通百姓的孩子能考上,也微乎其微!
这根本就不现实嘛!”
虽然李二觉的李承乾的想法很好,却不切实际。
刚才的建议只是理想状态下的。
首达郭茹烹小鲜,一切都要按照现实中的办法来做才可以。
“简首愚不可及!”李承乾满脸耻笑。
虽然他也知道,李二之所以觉的这个办法不行,完全是因为他的历史局限性在这里摆着呢。
大唐虽然沿袭了隋朝的科举制度,但一切都还摸索阶段。
并不成熟。
同时,李承乾也没有为他掰开了揉碎了讲解,所以李二想不明白其中的真意也完全可以理解。
而他之所以嘲讽李二,完全是觉的过瘾。
至于要拆开揉碎了跟李二讲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谁啊你,值得本太子费那么大的劲?
你以为你是我爹啊!
不对,他还真是我爹!
突然,李承乾有些尬住了。
尴尬一笑道:“现在要解决这些问题还为时尚早,但陛下只需要知道,做这种事情急不得,需要一步一步的来。
先让人教百姓读书识字,让他们明事理才最为重要!”
“怎么老卖关子呢!”对于李承乾的态度,李二极为不爽。
但是为了天下,为了自己的大业,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发牢骚的说道:“让百姓广开民智,朕是可以下旨让人去做!
但是,这么一来,便要孔家的人出马!
毕竟他们是天下儒学之首。
可是一但这么做了,儒家在大唐的威望以及在百姓心中将会更加的强盛!
到那时,天下学子皆出自孔家,到那时整个朝堂岂不成了孔家的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