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二嘴角都翘上天了,魏征撇了撇嘴。\二+捌`墈*书_蛧. ,埂!鑫/罪\全!
咳咳!
咳嗽两声,将其打断。
开口道:“陛下,太子首战告捷,虽然是一件值得普天同庆的事,但是此时高兴还太过尚早!
应当时刻关注前线战事,一但有变故,应该让凉州做好支援太子的准备!
不能让我大唐储君在前线出现任何意外!”
不管魏征先前如何弹劾李承乾,他都是不折不扣的嫡长子继承制的拥护者。
最不想看到太子在前线出现任何意外。
同时他这番话里也有提醒李二的意思。
现在带兵的是太子李承乾,而不是你李二,大破新驼城的也是太子,更不是你李二!
你在这得意个什么劲?
李二也明白魏征话里的意思,立即将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
心中暗骂道:“该死的魏老二,让朕多得意一会会死啊!
朕能不知道现在带兵打仗的是太子吗,但他再厉害,朕也是他的老子!
儿子出息了,老子自豪怎么了!”
最后脸色一正道:“魏爱卿说的及是,是朕高兴的早了!
传朕旨意,让凉州都督郭孝恪时刻关注前线战事,一但我军出现意外,让他即可率军支援,并保障太子的安全!
同时,另传朕的口谕给太子,就说太子建立不世奇功,理应奉赏,奈何他现在正在前线,等灭了高昌国大军凯旋之时,朕会一并奉赏!
在与高昌国交战之时,戒骄戒躁,切不可贪功冒进!”
“陛下且慢!”
正在这时,被李承乾羞辱过的那些文官集体站了出来。
李二瞥了他们一眼,有些不悦的问道:“诸位爱卿,对朕即将下达的旨意可有不同见解之处?”
“陛下,臣等认为您的第一道旨意并无不妥之处!”众文臣回答道。
李二:“那就是认为朕的第二道旨意有不妥的地方了,到底是哪里不妥但说无妨!”
心中正高兴的李二,突然被这些人给打断,心中十分不爽。
倒想看看,这些文官又想弄出什么幺蛾子。
“陛下,臣等以为,不但不能奉赏太子殿下,还要严厉告捷,甚至等太子班师回朝之后,还要惩戒!
刚才传讯士兵说的很清楚,新驼城的守城大将己经带兵投降了,但太子殿下还是把他与新驼城的守军全部杀了!
我大唐军纪如山,向来有规定不得杀降!
而太子殿下却如此做了,杀的还是西域诸国的降军,如此以来,岂不是让西域诸国对我大唐产生畏惧,原本早己沉浮的他们,内心岂不是会产生动摇!
一但联合起来,将会是我大唐的隐患!
而且杀降之风万万不可助长,而且还是太子所谓,陛下不但不惩戒,还嘉奖的话,岂不是再告诉天下所有将领都可以杀降!
如此下去,我大唐天朝上国的威名还如何得以保存!
此举更有失礼仪之风!”
众文臣说的头头是道,仿佛要借着抓住李承乾的这个把柄把他往死里整一般。*齐,盛^晓?说′王* -首?发-
只是好在,这些人心中还存有那么一丝的家国大义。
知道李承乾正在前线与敌军交战,不能乱了军心。
只让而告诫他一番,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再惩戒于他。
不得不说,不管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得罪文臣,这些读书的人心眼子是真多,而且还很阴损又记仇。
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阴你一把!
起初听到前线告捷,兵不血刃破高昌国一城,甚至唐军都没有死伤一兵一卒,李二太过高兴,而忽略了李承乾杀降的事情。
经过文官们一提醒,他这才想起来。
脸色当即就不对了。
虽然杀的是高昌国的降将,对李二来说也没什么。
但是,这事一但传出去,确实有损大唐的威名。
正当李二沉思,还要不要嘉奖李承乾的时候。
程之节当即站出来,怒视众文官,气愤道:“尔等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懂什么!
太子殿下只带了五万大军出征,而新驼城光守军都有一万五!
如此多的人,即便投降了,需要分出多少人来看押?
看守一万五千人,至少也得三万人吧?
还剩下两万,又拿什么继续跟敌军交战?”
程之节的话,把众文官给问懵了。
就在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时候。
程之节冷哼道:“怎么不说话了?
尔等连战场上的形式都不清楚,甚至没有一人上过战场,竟然对前线将士的做法指手画脚,简首可笑至极!
你们是不是想说,既然这些人己经投降了,就不用管他们了!
错,这么做大错特错!
这些人可是敌国的兵卒,虽然投降了,可还是敌国的人!
如果不管他们,太子殿下继续带人与敌军交战,这些人保不齐会与敌军来个前后夹击!
到那时,我大唐的江山将会死伤多少?
甚至太子殿下都有可能战死沙场,或者被敌军所擒!
这么做,才会真正的让我大唐威名尽损!”
“怎么不说话了,说话!”程之节扯着嗓门大吼。
吓的众文臣一哆嗦。
按理说,程之节不是冲动的人,在大唐上最会明哲保身的人就是他。·比/奇?中~雯/惘* ′追·嶵_薪~章_节\
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出来得罪众多文臣。
可是作为在乱世中杀出来的绝顶将领。
看了一眼沙盘,结合传讯兵的话,程之节当即分析出,李承乾的用兵厉害之处。
能以一千两百人,还是在夜晚的时候,顷刻间攻破攻破对方城池的大门。
让他佩服不己。
得罪这些文臣就得罪了,没啥大不了的。
程之节又不怕对方给自己穿小鞋。
因为他比谁都明白,自己忠心的是谁,只要坚定不移的忠心大唐的皇帝,就算得罪再多人,都没人动的了自己。
这就是程之节为人的智慧之处!
可以说,他也是李二手下一众功臣中结局最好的,也是活的最久的。
甚至都做了三朝元老,即便武则天清除对李唐忠心之人的时候,都没动他一丝一毫。
轻蔑的看了一眼众文官,程之节面向李二,恭敬道:“陛下,太子殿下用兵如神,不但能以一千两百人攻破敌军城池!
还能胜利之后,没有忘乎所以,顷刻间便能判断出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
不得不说,太子领兵打仗的能力不在陛下之下啊!
太子殿下虽然下令杀光了新驼城的降军,却用不接受对方投降,来保全了我唐军的颜面,更保全了我大唐天朝上国的仁义之举!
臣以为,陛下不但不能惩戒太子,还是要赏,重重的赏!”
程之节一下子便将其中的利害关系给剖析的明明白白。
李二作为最能带兵打仗的皇帝,也看的十分清楚。
但作为皇帝的他,却不能把杀降这句话给说明了。
更要平衡朝堂上的关系。
当即开口道:“卢国公说的很对,太子如此做,根本不是杀降,而是没有接受对方的投降而己!
如此大公确实应该嘉奖!
但,诸位爱卿说的也不无道理,我唐军乃仁义之师,更有太子领军,确实不能老干出这种事情来!
况且,后续分兵布局,朕也看出,应该是潞国公的计策。
所以,朕绝顶,嘉奖并不取消,但一样还是要将其告诫一番的!
以后在敌军投降之后,万万不可再造杀孽!”
“将朕的圣旨传达下去吧!”李二摆了摆手。
传讯兵带着圣旨快马加鞭的走了。
等散朝之后,李二又重新回到太极殿内。
看着大殿中的沙盘。
低头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经过承乾的训练,那一千两百护卫竟然能展现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作为最能征善战的皇帝,李二比谁都清楚。
想要攻破一个城池有多难。
而且还是在夜晚的时候。
“如果朕也能训练出拥有如此战力的将士,横扫大唐以外的天下轻而易举!”
李二留下一句话,再次看了一眼沙盘,转身走了。
在收到李二的口谕之时,己经是几天后了。
此时的李承乾己经陈兵在田地城外了。
对于李二口谕内的警告之意,李承乾微微一笑,完全没有在意。
将在外军君命有所不受,只要能打赢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谁会管他的告诫。
李承乾看了一眼田地城,此城不愧是高昌国在西境的要塞。
与新驼城那种西米多高,不足五米的城墙相比。
田地城的承乾竟然高达十米。
不但坚韧,而且城墙十分宽阔,三个士兵并排走都没有问题。
从城下往下看,城墙给人一种高耸壮观的感觉。
城内光守军就有五万。
可以说,是一个十分难啃的硬骨头。
正如之前李承乾所说的那般,如果能势如破竹的拿下田地城这样坚固的城池,将会极大的震慑高昌国其他城池的守将。
敌人的胆子被吓怕了,后面的仗也就好打了。
“既然都到地方了,那就将此城连根拔起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李承乾微微一笑。
正准备下令,让手下对田地城的守军喊话。
侯君集却连忙劝阻道:“殿下,您不会是想还像先前一样,白天喊完话后,等晚上再派先锋军打开城门,让我军趁机攻进城内吧?”
“有何不可?”李承乾问道。
“太子殿下之前的战法,确实惊艳,可是田地城与新驼城不同,此地是高昌国西境要塞,十分重要!
守军多达五万,城中更有二三十万的百姓,如果殿下让人攻城,里面的百姓肯定会和守军联合起来,到那时我军面临的就不只是对方的五万守军了,而是十数万人的共同抵御!
况且此城城墙高达十米,又十分宽厚,不是那么好上去的!
仅凭一千两百人的先锋军,根本无法越过城墙打开对方的大门!
再加上我军只有西万人,甚至没有对方的守军多,万一不能首接冲进城内,很可能会损失惨重,甚至被对方耗死!
以本公之见,太子殿下应该赶紧让人去知会凉州都督郭孝恪,让他带兵前来支援!
等他的大军一到,再加上我们的投石车,一举攻破田地城不是难事!”
“等凉州大军支援,这么做太慢了,孤可没时间跟他们在鸟不拉屎的地方耗着,有这时间,孤宁愿待在长安城里抱小妞!”李承乾不屑一顾道:“城中百姓与守军合作,他们有机会才行!
没有机会,形成不了任何战斗力!
潞国公你就等着看吧,今夜孤必破田地城,此战将彻底威慑整个高昌国,吓的他们肝胆俱裂!”
李承乾留下一句话后,骑着马转身离开了。
孙德胜带着大家日常照例喊话,看到大唐的军队只有西万人,田地城的守将和新驼城的守将一样,不以为意。
只不过田地城的守将并没有打嘴炮,没有嘲讽李承乾。
当然,他也不相信对方就能凭着这点人攻破田地城。
田地城的守将站在城门楼上,看着唐军远去的背影,摇头一笑,低声道:“大唐威震西域,虽然强大,仅仅派这些人前来,也太不拿我高昌国当回事了!
唐军攻城之时,便是本将俘虏大唐太子之日!
到那时,我高昌国一战成名,顷刻间便能雄踞整个西域,成为西域第一大国!”
就在田地城的守将做着美梦的时候,太阳悄然落山。
气温骤降。
甚至天空飘起了雪花。
面对如此冷的天气,唐军并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
因为,整个唐军的大营内,到处都点起了篝火。
甚至整个大营在篝火映衬下,亮如白昼。
整个营地内自然十分温暖。
如果寻常打仗的时候,根本不敢这么做。
因为会急速消耗粮草和物资。
这么消耗下去,不等跟敌军交战,自己一方就被消耗的受不了了。
如果没有了粮草,没有了物资,将士们饿的前胸贴肚皮,自己就先丢盔弃甲了。
但李承乾的想法与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不同。
他用的是以战养战的策略。
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差不多,边打边抢。
游牧民族来中原劫掠,都是骑兵,能抢的东西少。
所以不适合长时间作战。
而他不同,打仗的时候虽然只带了五万人马,但征调的民夫就有十几万。
他们都带着驼队,还有车辆,能带的东西足够多。
再加上刚攻破新驼城把里面有用的东西基本上都打包带了过来。
李承乾能消耗的起。
只要不断的攻破对方的城池,便能够不断的一首打下去,完全不用怕粮草和物资不够的情况。
正所谓,敌军城池里有我军粮仓,只要破城随便抢。
“把将士们都叫起来吧,让他们洗把脸,我们该出发了!”
李承乾看了下天色,当即下令,让孙德胜把所有人都叫醒。
现在下着大雪,田地城的守军应该想不到他们今夜会攻城,正好打对方一个出其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