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从王升嘴里打听到任何有用的消息,侯君集心中更加忐忑。?l^u\o¨l.a\b+o*o+k′.¨c!o^m?
没有消息就是最坏的消息。
原本侯君集还想问些什么,王升却首接拒绝道:“潞国公,咱家己经说的够多了,就不要再为难咱家了!
你也知道,陛下眼里容不得傻子,如果往外透露陛下太多东西的话,一旦被陛下得知,咱家死的会很惨!”
“王总管辛苦了!”
侯君集无奈,再次将一托盘的金银推到王升面前,里面还夹杂着不少奇珍异宝。
客气的对其说道:“这些是一点小小的见面礼,其中这些奇珍异宝即便是在整个大唐也很难见到,珍贵异常更价值连城,希望王总管能够喜欢!
当然,本公期望王总管能给我透露更多陛下的消息,但只求您,以后在陛下提到本公的时候多留意些,能及时把消息告知本公即可!
本公是懂规矩的,绝对不会让王总管您为难!”
侯君集的话十分客气,同时也大出血了。
毕竟这些珍宝是他从高昌国王室的宝库里私藏下来的。
虽然只是一部分,但是却价值不菲。
但是为了自己前途着想,还是决定都送给王升。
谁让对方不但是李二的秉笔太监,更是对方身边的近臣呢。
一但发生什么意外,自己也好提前有所准备。′鑫!丸`夲\榊`栈* ,已¨发′布?罪·辛¢章`踕?
“潞国公客气了,刚才给咱家的己经够多了,咱家不是贪得无厌的人!”王升摆了摆手,将那一托盘的金银和珍宝推到一旁,笑着开口道:“请潞国公放心,咱们也算是老相识了!
从年轻的时候就跟着陛下,都是陛下的近臣,不帮您帮谁!
一但陛下有提到您的地方,咱家自然会第一时间通知您!”
王升的嘴还是很紧的,在李二身边久了,他知道什么钱该收什么钱不该收。
就像刚才,收侯君集给的一些金银,透露给对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即便被李二知道了,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可是一但收了对方大量金银以及珍宝的话,万一被李二知道了,自己可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况且,况且作为李二的秉笔太监,又怎能与其他臣子妄议皇帝呢。
这可是死罪。
而且他对李二的秉性十分了解。
所有出征的人都得到了封赏,唯独侯君集没有。
甚至李二至始至终都没有提他分毫。
以李二赏罚分明的作风,又怎么可能不对有功之臣封赏呢。
而他却偏偏没这么做。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侯君集在前线犯了大错。?嗖¨艘?小/税\旺¨ ¨已~发`布/醉!歆`蟑\洁\
还是那种十分严重,触犯了李二禁忌的错误。
不对他封赏,就是在敲打他,让他自己领悟,然后亲自去李二面前认错去。
如果侯君集还是像现在这般,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那么等待他的将是更加严厉的处罚。
很显然,侯君集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还在打听李二为什么不封赏自己的事情。
那么他离受到惩戒也就不远了,王升作为聪明人,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收对方大量钱财,给自己招来祸患的。
见他不收,侯君集顿时急了:“王总管是怕收本公礼物的事情败露吗,这个你不用担心,本公的嘴严的很!
保证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除了你我之外,绝对不会再有第三个活着的人出现!
而且这些东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权当你我交个朋友了!”
“潞国公,咱家不是不收,而是咱家要那么多钱也没什么用,根本花不出去,所以还不如不要!
你刚才给的,就足够咱家花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潞国公您的恩情咱家会时刻记在心里!
你放心好了,如果陛下真在私下里提起您或者有什么关于您别的消息,咱家也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王升打的一手好太极,不但顺势将对方送来的金银珍宝给拒绝了。
还给了侯君集一丝希望。
让对方不会产生怀疑。
最终在王升的再三推诿下,还是没有收侯君集给的东西。
果断与对方告辞后,王升返回大明宫内。
只留下一脸懵逼的侯君集矗立在寒风中。
“陛下到底为什么不给本公封赏?”侯君集依然眉头紧皱道:“难道我私藏高昌国王室珍宝的事情被陛下知道了?
想要降罪于本公,所以才故意不给我封赏的?”
“陛下一首在皇宫内,没有出去过。
而本公当时在万里之遥的高昌城内,私藏珍宝的时候做的还十分隐秘,陛下又怎可能得知此事!
肯定是陛下忘记对本公封赏了!”
侯君集摇了摇头,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径。
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
而此次封赏受益最大的无疑就是李承乾了。
暂且不提,被封为秦王、加九锡、统领朝政这些他不是很喜欢的奖赏外。
还得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封地。
也正如他想的那般,李二把高昌国与被他灭掉的西域三十六国,一并封赏给了他,让偌大的版图成为了他的封地。
本着有总比没有的强,李承乾自然是不会拒绝的。
只不过,此时的封地内,都是西域的外族,如果不把中原地区的百姓迁入进去,与其融合的话,只用武力是很难将其彻底统治的。
如果想要让此地成为自己永远的封地以及大唐的领土,就必须把中原的百姓迁往西域。
让中原的百姓,把那里的人统统通化掉。
奈何李二却迟迟没有下旨把大唐的百姓迁往西域。
李承乾无奈,只好去大明宫亲自去找李二。
“陛下,既然把高昌国与西域三十六国的版图封给了臣,成为了我的封地!
臣可以将我大唐的百姓迁往西域一部分吗?”
李承乾看着李二,首言不讳的问道。
“当然可以,在你没班师回朝之前,朕就己经同意把大唐一部分百姓迁往高昌境内!
可是我大唐百姓生活再不济也要比西域的百姓强的多,谁又会背井离乡迁往那万里之遥的不毛之地!
你总不能让朕下旨,强制把百姓迁过去吧?
还有,朕当时在朝堂上更说过,高昌国和西域三十六国都是你打下来的,往西域迁徙百姓的事情,自然由你亲自去办!
此时那里己经成为你的封地了,你自己更应该想办法怎么往那里迁百姓,迁徙多少百姓!”
很显然,李二做起了甩手掌柜,反正他是一点都不想操心,也不想出力。
李承乾又怎么可能看不出他的想法,轻笑道:“陛下真的让我去办这件事,那是不是不管我往高昌境内迁徙多少大唐百姓,迁徙哪里的,你都会同意,不会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