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笙到家时,儿子在收拾虾,婆婆在哄闺女玩,公公在柴房旁边的杂物间修理门。¨5-s-c!w¢.¢c\o~m/
俩孩子同时起身喊了句,“娘回来了!”
南笙笑着夸,“真能干,网回来这么多虾呢。”
思琦紧跟着补充,“还有条鱼!”
哥哥说今天下网时间短,等后天再去取一回,还能带回来更多,娘肯定更高兴!
母子三人的对话老两口都听在耳朵里,思琦喜欢后娘他们知道,如今见孙子都改口叫娘了,他们更觉得欣慰,这样才像一家人!
婆婆说,“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就把饭做了,菜还没开始动。”
“没事,我来做,你陪孩子玩就行!”
进屋的时候,南笙发现西屋的门锁己经安装上了,从明天开始,上工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南笙在家,她这边用不着上锁。
晚上炒个肥肠,做个白灼虾,再拌个凉菜。
饭是小碴粥,看这稀稠度应该是婆婆做的,她饭量就是一碗,按这种吃法,不到睡觉点就得饿,好在她不用和公婆一起住。
一天没见,小粘人精又过来给她烧火。
儿子把虾处理好后就去园子旁边把土豆收起来,院子里一共起了三麻袋土豆,都放在通风处风干。_小-说`C¨M′S! .无/错.内\容~
这样的土豆保存时间更长,不容易烂掉。
林母帮着打扫院子,她交代孙子,“明天不上学,你可以往空地上种点小青菜,万一能活还能多吃几顿。”
南笙不知道儿子这么能干,正在屋里炒菜,把肥肠炒好先给闺女盛出来几块,剩下的加辣椒爆炒,思琦被熏得鼻涕眼泪都出来了。
南笙好气又好笑,还得给她收拾。
“你这孩子可真轴,出去待会多好啊。”
思琦坚定摇头,她才不要,最近几天娘总往外跑,她就想和娘待在一块儿。
晚上吃饭时,林国正提了下工作的事。
“村里减少一半耕地,上工的位置就得落实在各家,老二媳妇,记分员用不了那么多人,你要是想去上工,就得干力气活。”
思哲看了后娘一眼替她拒绝,“那就别去了,家里的钱够用,要是工分少,今年人头粮我们就不要了。”
南笙也没驳孩子的好意,“我也想这事来着,往后家家户户粮食都紧张,家里要是没个人,我真不放心去上工。”
要是为了几个工分,把一年的粮食给丢了,往后日子怎么过?
南笙说的在理,林父林母也都表示理解。/看,书.屋?小`说+网· *更~新`最?全_
提起这茬是林国正怕南笙记分员的工作突然被拿掉,她会控制不住情绪,找村长闹。
肥肠被南笙炒的滋滋冒油,白灼虾的料汁也调的喷香,都吃不出腥味,婆婆首夸奖南笙。
“我以前最不喜欢吃虾,舍不得用油炸,用水煮又腥臭,村里也就小孩偶尔会去烤着吃,现在吃了你做的,才觉得之前都是白瞎了。”
老两口走的时候南笙拿了五块钱出来,“林寒写信和我商量,说以后每个月给你们老两口五块钱养老,他工资涨了,你们收着吧。”
林国正不要,范书婷也推拒,家里三个儿子,没有单独让二儿子给养老钱的道理。
“你大哥和三弟都没给养老钱,我们也不要林寒的,你快收起来吧。”
南笙真心想给,肯定不能这么让老两口走,“我们家条件好,再说林寒不在家,也没法孝顺你们,拿点钱表孝心也是应该的,你们收钱他心里能好受些。”
看出南笙真心孝顺,老两口这才收下,买完粮食他们手头挺紧的。
回家路上两人还说,这个儿媳妇算是娶对了,林寒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的事。
晚上开会的时候全村都要参加,琦琦今天精神头特别足,也闹着一起去,南笙只能把儿子闺女都带上。
人到齐后,村长拿个小喇叭,和林国正还有几个小队长站在了最中间。
“今天我和大队长还有南笙去镇上开会,市里的专家己经确认了咱们县,会遭遇百年难得一见的旱灾。
为了保证大家不被饿死,领导强制我们毁掉一半产量低的农作物,明天开始立即执行!”
村民们面面相觑,瞬间炸开了锅。
不想毁掉农田的占了一多半,村长也不和他们浪费口舌,“好,不同意毁的,要是咱们村粮食颗粒无收,你们能不能负责?我不听领导的话,听你们的是吧!”
这话还是有点威慑力的,反对的声音瞬间小了一些。
“我把话放在这里,要是有谁敢阻挠,我一定上报,让民兵把你们抓走去改造!”
第一件事己经让大家很不满了,紧接着就是上工名额。
“耕地少,我们的上工名额就不需要那么多,先每家出一名壮劳动力,如果人手不够再逐步增加。”
会一开完,村里骂声一片。
南笙估计半个月之内,村长别想有好日子过,但他的魄力也让人佩服,还以一己之力承担了所有骂名。
林国正也说村长,“你可真是,这万一旱灾没那么严重,你这个村长也当到头了。”
冯五权卷颗烟夹在指尖,“再不浇水,地就真的完了,没时间和他们扯皮,我要是下来了就推荐你当村长,你还能不照顾我啊?”
两人从小玩到大的交情,谁也落不下谁。
事实证明,村长的话是对的,其他村多多少少都扯皮了几天,有的村甚至动用了民兵。
这时候,向阳村己经给留出的耕地全部浇完水了,他也按照上面的意思,将淘汰的耕地一一毁掉。
这份工作谁都不愿意做,甚至有的汉子干着活就哭了,辛辛苦苦忙了好几个月,谁能想到快到收成的时候反倒出了事。
各个村都在忙着,现在村民也反应过来要去买粮,家家户户至少五百斤打底。
地都毁了,不买粮食怎么活?
村里也有贫困户,平时就靠接济为主,他们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觉得自己活到头了。
大队每年都会留些余粮,能有三千来斤,分到各家各户也就十斤粗粮左右。
村长带头不要自己家的份额,凑出三十斤给一个孤寡老头。
都在一个村住着,其他村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街坊邻居被饿死,大家三凑两凑的,给那些贫困户,每家都凑了一袋半粮食。
省点吃也能度过两三个月,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