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城,县衙。′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
崇祯都来通州了,县衙自然不用多问,成了崇祯的大本营。
“报!皇爷,大捷!秦总兵和黄总兵在京观处取得大捷,杀敌无数,建奴向潮白谷方向撤退了。”
方正化一脸喜色。
方正化本以为崇祯听到这条捷报的时候,会很开心。
实际上,崇祯确实很开心。
但是,崇祯知道,自己作为大明话事人,无论什么时候,气场一定要端起来。
自己是青龙会二当家的时候,大大小小火拼无数,每次胜利的时候,崇祯都是面无表情,似乎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一般。
非常的装逼。
如此一来,崇祯不仅在自己小弟面前装尽了逼,而且还在一众小弟心里树立起了一个运筹帷幄的高人形象。
在帮会内地位稳如磐石,声望很高。
看吧,大家都说装逼犯,装逼犯,殊不知,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间装一个合适的逼,益处多多。
毕竟,在外面,身份面子都是自己给的。
所以,方正化说完以后,崇祯表面根本没有什么反应,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而这一幕让方正化不禁感叹,皇爷到底是皇爷,稳如泰山啊!
崇祯不开口,方正化自然也不能多说,安静的候立在旁边。_躌*4?墈!书\ ?蕞,芯.璋+劫^庚~鑫\筷¢
实事求是的讲,对于建奴的溃败,是在崇祯意料之中的。
有偏厢车、燧发枪等先进武器的帮助,加上石柱兵和白杆兵,人数上也颇占有优势。
看到京观之后,建奴肯定愤怒不己暴跳如雷。
人在情绪激动的环境之下,肯定会冲动做出错误的决定。
此消彼长之下,建奴能胜才有鬼呢!
至于建奴逃向潮白谷,必然也会受到满桂率领的大同边军攻击。
地形上有优势,士气上也有优势,加上自己传授给满桂的几个对敌绝招。
毫无疑问,建奴在潮白谷必然也是大败。
崇祯一边思索,目光一边看向了旁边的京畿地图。
崇祯虽然一首在通州,但是丝毫没有松懈过,一首在研究京畿之地的地形地势和敌我力量分配。
不说废寝忘食,也算得上弹精竭虑。
方正化:对对对,我可以作证!
建奴无法通过潮白谷,自然会选择北上前往顺义和另外一股建奴汇合。
这是建奴唯一的选择。
这样一来,崇祯知道自己就面临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建奴逃窜前往顺义城,自己派遣人马向顺义进军,会同顺义驻军对城外的建奴,来一个里外夹击,一举击溃建奴。/t^a+y′u¢e/d_u·.·c/o-m-
这个选择如果成功的话,必然可以将越过蓟州深入的建奴击溃,大明的军队可以继续向东,向蓟州城外的建奴发动反攻。
但是,这个选择将会面对近三万的建奴人马,其中还有数万是建奴精锐骑兵。
崇祯手上虽然有一百辆偏厢车和一个千户的火枪兵。
这些人马对付小规模战斗是足够的,但是却无法硬抗数万建奴骑兵的冲锋。
如此一来,在野战面对建奴骑兵的唯一办法就是硬抗,用士兵的人命去抗。
这让崇祯很迟疑。
虽然说慈不掌兵,可是崇祯很清楚,一旦做了这个选择将会有多少大明儿郎将为此付出鲜活的生命。
第二个选择相比于第一个,损失很小。
风险和收益永远是成正比的。
损失小就意味这收益也不大。
第二个选择就是,派遣人马增员顺义,依旧是坚守顺义城。
只要顺义城不被建奴攻破,缺粮少草的建奴人马要不了多久就会自行撤退。
这个选择崇祯也不愿意接受。
堂堂大明,面对建奴,犹如缩头乌龟,简首让人气愤。
崇祯咽不下这口气!
两个选择之间,崇祯陷入了两难境地。
崇祯盯着地图,不禁入了神。
在两个选择中,作出抉择对于崇祯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皇爷!皇爷!”
方正化的声音传来,将崇祯的思绪拉了回来。
“何事?”
“秦总兵和黄总兵在外求见!”
“宣!”
秦良玉和黄得功来了。
“臣(末将),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不必多礼!”
崇祯抬手虚扶。
“陛下,城外一战,在陛下指挥调度之下,杀敌近两千人马!”
秦良玉还是懂人情世故的,开口汇报第一句,就是一切功劳都是领导的。
“秦卿,莫要这般,这一切功劳都是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的,朕不敢冒领将士们的战功!”
崇祯虽然是笑着说的,但是无论是秦良玉还是黄得功,两人心中皆是一惊。
好家伙,陛下这是在敲山震虎嘛?
秦良玉和黄得功两人都很清楚,在军队中,上级冒领手下人的军功,贪墨立功者的赏银很是常见。
几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但是,现在皇上都说了,就算是他都不敢冒领将士们的战功,那其他人如果冒领,岂不是找死!
这不是敲打是什么?
二人心中默默将此事记下,回去之后一定要把皇上的意思传达下去,让手下的将领都收敛一些。
秦良玉和黄得功的心思,崇祯哪里晓得。
实话实说,崇祯就是随口一说,并没有考虑到那么深。
“黄卿,把这两千建奴的脑袋也砍下来,继续修建京观。”
崇祯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
对于这个京观,崇祯决定继续扩大建设,以后但凡有建奴人头了,也通通送过来筑京观。
崇祯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现在的这个决定,让后来的通州城因为京观闻名天下。
大明内外游客络绎不绝,通州因此受益匪浅。
“是,陛下!”
黄得功自然领命。
“两位爱卿,朕正好有一件事,你们看看该如何抉择!”
崇祯一边说一边转身看向挂在墙上的京畿地图。
黄得功和秦良玉听到崇祯的话后,立刻躬身。
“请陛下吩咐!”
崇祯眉头皱起,刚准备要开口,耳边又传来传报声。
“报,陛下,满总兵拜见!”
满桂来了?
看来潮白谷的战斗也结束了。
“宣!”
满桂来了正好,也听听他的意见。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集思广益才能得到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