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归有点儿小激动,不能怪她没有同情心,谁要买房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高兴吧?
“何大伯,你是说,被烧毁的那些房子都挂在你这儿出售?”
“是啊。-x_i/n^r′c*y_.^c-o¨m′”
“是所有的吗?一家不落?”
“是的,一家不落。”
秋雁归更高兴了。
太好了,如果可着这小半条街道,临街盖一栋三层楼,那能开多少铺子啊。
秋雁归冷静地对何牙人说道:
“何大伯,辛苦你挨个打听一下,他们最低什么价钱能卖,价钱合适我就都买了。
放心,辛苦费少不了你的。”
“好好好,我马上就去问,小姑娘你准备好钱,明天来听准信儿。
多准备些钱啊,别看只剩下地皮了,临近贡院的地皮也不便宜。”
这可是大生意啊。
这些火烧房,不,应该说是火烧地,自从挂在他这儿就没人问过。
现在好了,人家要一次都买走,发财了。
“何大伯放心,本姑娘不差钱。但是,也不能欺负本姑娘年纪小就糊弄我,不便宜我可不买。*如′文^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没问题,我保证给你谈下一个最低价。”
离开牙行,秋雁归就想,找谁帮她盖这个楼呢?
不要说什么地皮还没买下来,那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嘛,早晚而己。
秋雁归突然想到一个人,马上就去了靖国侯府,然后又去了京兆尹衙门找季元和。
……
皇宫,勤政殿,早朝。
马上要下朝了,京兆尹季元和出班奏道:
“皇上,半个多月前贡院附近那场大火,烧毁了万达街半条街。
现在那里变成一片废墟,都是漆黑的焦土,又是在贡院附近,实在是有碍观瞻,微臣请求重建那里。
可是被烧的商户损失惨重,希望朝廷能给予适当的补助,助他们火后重建。”
马上就有大臣站出来反对:
“商户别的没有就是钱多,盖几间房子要什么补助,朝廷没追究他们的责任就不错了,还想要补助。”
立即有大臣附和道:
“就是,目前朝廷到处都要用钱,应该考虑到朝廷的难处。′?齐`盛@*小?:*说D网1× ???最_新3?÷章?:?节)¢2更°>(新!快¥.”
季元和叹气:“过两年就要乡试了,学子们看到这一片焦土会是个什么心情?
咱们这里可是京城啊,京城,站贡院门口就能看到那片废墟,像话吗?
朝廷的脸面何在,皇上的脸面何在?
那里必须重建,马上就建。”
户部的人和季元和唱对台戏:
“季大人,皇上也没说不让你建啊,可国库的银子还有别的用处,实在是拿不出这笔钱。
季大人如果执意要建,不妨到民间拉些钱款来,随便你怎么建呢。”
季元和大怒:“简首是岂有此理。”
这时,工部右侍郎唐易向前一步奏道:
“皇上,朝廷没钱,但朝廷可以出力啊。
微臣提议,如果有人挑头能把废墟变成房子,我们工部的工匠义务帮忙,也算为朝廷尽办了。”
群臣立即议论起来,看这事是否可行。
龙椅上的崔景御有些摸不着头脑,咋地,堂堂工部的工匠居然要给人家做白工?
要知道,这些工部的工匠相当于现代国家在编人员,可不是普通百姓。
崔景御忽然看到唐易身后的工部主事--秋雁归的大表哥孟致远,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不用寻思了,肯定是秋雁归这丫头买下了那片废墟,想盖房子找不到那么多的工匠。
哈哈哈,这丫头,可真是能占便宜呀,都占到朕的头上来了。
不过,她是个会来事儿的,出手也大方,想来工部的工匠们都能得到一笔丰厚的赏钱。
工部是个清水衙门,平时接的都是官府的工程,很少到民间为百姓干活儿,所以外快很少。
罢了,朕就成全他们吧。
崔景御冷着脸说道:
“京城内城出现大面积的焦土和废墟,确实不像话。
唐爱卿,就依你所言让工匠协助盖房子,但是,不能影响工部的正常运作。”
唐易马上应承道:“微臣明白,微臣遵旨。”
下了朝,唐易和孟致远一块往外走。
“致远,本官真的是捏了一把汗啊,如果皇上不同意,岂不是要被大臣们取笑。
你可知道,本朝可没有工匠为百姓义务干活儿的先例啊。
你外甥女可真敢想,居然还成功了。”
孟致远悄悄凑近唐易:
“唐大人,我告诉你哦,我外甥女和皇上有交情,皇上一定会同意的。”
“啊?”
等唐易反应过来孟致远己经走出很远了。
唐易紧走几步撵上孟致远:
“你怎么不早说,害得本官担心这么久。
不行,你得在醉仙居请客,本官要吃海鲜。”
秋雁归空间里的海鲜,送给孟枭好多,放在醉仙居冰窖里,所以,醉仙居有海鲜卖。
醉仙居卖海鲜以后,生意更好了。
孟枭谨记老爹的话,秋雁归给他的东西他收着就是,不要问出处。
比如,这大夏天的,京城离海那么远,这新鲜的海鲜秋雁归是怎么弄来的,孟枭就不问。
听到要吃海鲜,季元和也凑了上来:
“算本官一个。”
孟致远笑了:“那就一起吧。”
他老爹的店,不用花钱,哈哈。
秋雁归又来到牙行,何牙人果然帮她办妥了,那些人家都委托了何牙人帮忙收钱。
秋雁归以一个相当低廉的价格,买下了那小半条街,当时就办好了地契。
收到地契后,秋雁归骑马就去了普恩寺,她要找普恩寺的慧空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