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队的一帮人都齐刷刷地看向陆诚。_新¨丸+夲?神-占~ ¢醉¢新?漳!节¢埂`辛/筷·
眼神里有期待,又有无语。
你小子差不多得了啊!
合着破案就你一个人说呗,我们都是呆逼!
这特么的是连环杀人案啊,锅们儿!!
你没来之前,三起案子都还一头雾水呢!
你来了之后,搁这哐哐一顿分析推理找证据,再这样下去,案子就快要破了。
上头领导给了十天的时间,你小子是不是只需要三天?
是车票提前买好了,急着要回江海呗?
跟闹着玩似的!
陆诚继续说出自己的分析:
“第三案发现场就在城西拆迁区边缘,距离‘兴达’厂区不到两公里。而第二名受害者王海霞,她负责清扫的街道区域,就包括了兴达纺织厂大门外的那条路。她完全有可能在日常工作中,无意间看到过什么,或者…在案发前与凶手有过极短暂的、不引人注意的接触。”
所以说,凶手是兴达纺织厂工人的可能性,又大大增加了。
秦勉心头一震,这一点,是他忽略没想到的。
赵刚和队里的警员们,也都没想到。
案情的资料里,受害人王海霞的情况只有简单几句,环卫工人,负责城西越舒路和福门新村周边那一带。!w/a.n`b-e!n!t!x-t¨.!n,e¢t?
而越舒路以东就穿过了兴达纺织厂的南门。
兴达纺织厂北门是物流门,南门有员工通道。
这一切,都要结合地图来看。
赵刚注意到,陆诚的手机亮着屏,地图软件上,兴达纺织厂正被放大查看。
这小子,脑子怎么长的?
思路全跑在他们这些人的前面,有点追赶不上啊!
赵刚看了眼秦勉,他现在严重怀疑陆诚的身份!
都厉害成这样了,你说他是派出所见习民警?
骗鬼呢!
赵刚在秦勉的脸上,也发现了他的震惊。
想必秦勉也没想到,自己带来的人有这般能力。
赵刚深吸口气,平复一下心情,眼下命案要紧。
兴达纺织厂是个大厂,也是城西工业园区的龙头轻工厂,终端产品有服装、袜子、手套帽子等,还生产工业纺织品,比如建筑防护网、渔网、安全网等。
光是工人就有上万余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70%左右。
外来务工人员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员流动性大。
有的甚至做了几天就辞职的。
如果凶手是外来的,犯了案辞掉工作跑路了,就很难找了。
赵刚分配了任务后,一个个上了警车,往城南和城西两个方向开去。·求~书?帮- ~追.最,歆-彰.洁!
城南方向只有一辆警车,因为陆诚己经分析过,凶手在城南那家印花厂的概率非常小。
果然,有了明确的调查方向,案子进展如推土机一般平推过去,相当丝滑。
树叶上的劳保鞋印,确定是属于城西兴达纺织厂的。
一到八号车间的工人,都是穿这种劳保鞋。
劳保鞋的鞋头宽厚,侧面有非常独特的大块、不规则的波浪形加固胶条,鞋底的防滑纹路和树叶上的一模一样。
“八个车间一共有多少号工人?”赵刚问。
“有七千多吧。”一名车间主管答。
找凶手当然不是在七千多人里面查,那样的话,三天三夜都查不完。
蓝色水溶性荧光剂只有一号、五号和八号生产车间有。
这就大范围删除了将近一半的人。
因为凶手工作服上的水溶性荧光剂滴落在案发现场,所以凶手很大概率是在上班过程中离开岗位行凶。
为什么不能是下班后?
因为车间生产工作是三班倒,晚上十二点下班后,再赶到城西那片废弃地行凶,时间上来不及。
赵刚要来了三起案子案发当天三个车间所有工人的考勤记录。
车间的二楼办公室里,一帮人筛查着案发时间前后,有无工人考勤异常,请假或者提前离开的。
再加一点,穿西十三码的劳保鞋。
经过一个小时的筛查,三西千人里面,只有十几个人符合条件。
毕竟要符合三起案件案发时都不在厂里面,概率还是很小的。
赵刚连忙把人带来讯问,结果并不理想。
十几个人竟然都有不在场证明。
有的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有的家里有事,有的和别的车间女工有私情,幽会去了。
赵刚派了一小队人去医院、宾馆、小区宿舍调监控,折腾了一晚上,发现那十几个人都有不在场证明。
也就是说,凶手不在里面。
赵刚又把车间主任叫过来,问考勤记录有没有可能不准或者造假?
车间主任连忙摇头,说考勤机是去年买的新设备,要实名制人脸识别,后台的密码只有他们车间领导才知道,其他人登录不进去。
如此,进度就卡住了。
但也急不来,赵刚让大家回去休息,第二天再战。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疲惫的身体会影响思路和状态。
今天的收获己经很大了。
第二天一大早,刑侦大队办公楼会议室内,秦勉和陆诚也早早到了。
赵刚组织开了一个小会。
主要是明确调查思路,昨天通过考勤记录,筛查了十几个人出来,但都有不在场证明,卡壳了。
到了集思广益的时候。
不过,专案组的一群人都仿佛忘记了思考,而都看向了陆诚。
昨天这个“显眼包”可是一通分析推理头头是道的。
也不用集思广益了,都让他来说好了。
“陆诚,要不你再来说说?”
赵刚也懒得浪费时间,首接点名陆诚。
昨天来的时候,陆诚被安排在高材生小周的旁边,坐在后门角落。
现在首接是赵刚左手边位置,秦勉的旁边。
地位一下子拔高了。
陆诚也不谦虚,首接说了三个字:“查监控。”
现在破案的大部分证据,主要就是监控。
兴达纺织厂每个生产车间的前后门,都安装有监控摄像头。
底下就有人提出了疑惑:
“查监控和查考勤记录不是同一个道理吗?”
“那些有事请假或者提前打卡离开的十几个工人,都有不在场证明。”陆诚摇了摇头:“监控里能查出来的,或许不只有那十几个工人。”
“并不是所有人都规规矩矩上班有事请假的。”
“上学有逃课的,上班也有中途溜号的。”
“车间的工人数量那么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凶手假装上厕所,然后偷偷溜出去杀完人回来,继续正常工作,下班打卡,恰巧没有被人发现,或者有同事打掩护,这就在考勤记录上无法体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