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维多利亚王国使者的到来,秦初月还是有些始料未及的,她们秦国和维多利亚王国刚签订停战协定不久吧,怎么这么快就一改态度准备签共同防御条约了?
感到好奇与不解的秦初月立刻召见了维多利亚王国的使者。!暁·税?宅¨ ?追+蕞~新+漳?踕¢
受到皇帝的召见后,维多利亚的那位使者大卫·韦斯特在专人的带领下往皇宫方向去。
而在先前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大卫特地买了几份秦国的报纸了解一下秦国目前的情况,这算是他来此的另一个目的。
当他知道这位皇帝正在一手推进全国的改革后不禁刮目相看,不论改革最后的结果如何,每一个发起改革的人物都是值得尊敬的勇士。
当然勇士归勇士,对于报纸上刊登的这些改革措施会不会对秦国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大卫还是持保留意见。
他曾来过这个国家知道这个国家的一些情况,而这位皇帝的一些改革措施在他看来未免有些过于激进了。
而这种种想法使他对这次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抱有了些许犹豫。
来到皇宫后,大卫被一路带到了大殿内。
大殿上,大卫·韦斯特站得笔首,目不转睛的盯着坐在龙椅上的秦初月。
对于这位秦国新登基的皇帝,他知之甚少。他只知道这位皇帝一到军队中便让他们势不可挡的军队吃了败仗,就连联军司令也被俘虏。
这毫无疑问是奇耻大辱,一开始他们的议会也有许多议员叫嚣着对远东增兵。然而对法兰克的战事失利以及那位神秘外交官的出色外交手段,让他们被迫放弃了增兵远东的想法,签下了无条件和平的停战条约。
至此他们不得不开始考虑重新与大秦建立联系,以对抗未来的敌人罗斯。
虽然说现在的他们和罗斯国还是盟友,但盟友什么的最不靠谱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变成了敌人呢。
更何况还是罗斯这个时刻都想染指中亚地区的国家,他们之间利益的冲突必然会导致盟友关系的破裂。
一旦中亚地区失陷,他们维多利亚王国的掌上明珠印度可就岌岌可危了,所以他们迫切的需要在远东找一个盟友限制罗斯国。
这个盟友不能太强,太强了还是会威胁到印度。这个盟友也不能太弱,太弱了扛不住罗斯国。
实际上这个盟友的候选人一开始他们是想要选择那个正在崛起的岛国扶桑的,因为彼时的秦国正在和他们打仗。
然而现在,吃了败仗后,他们的想法变了。比起一个小小岛国,他们觉得秦国应该更有制约罗斯国的能力,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一出。
当然,这缔约可不是这么容易缔约的,大卫这次另外一个任务就是考察秦国,看看对方有没有制约罗斯国的能力。
而现在大卫觉得,秦国制约罗斯国的潜力是有的,但国内的局势似乎不太稳定,这就成了一个扣分项。
在这位维多利亚王国的使者到来后,秦初月便操着一口还算流利的维多利亚语询问台下的大卫:“你就是维多利亚王国派来缔结共同防御条约的使者?”
当大卫听到秦初月还会说自己国家的话后大为震惊,他刚才还在纳闷为什么没有翻译在场,结果没想到这位皇帝竟然不需要翻译。-躌?4¨看¨书\ /免+废`跃′黩*
实际上,这个语言算是秦初月现学的,因为她发现这所谓的维多利亚语,和她前世学过的英吉利语没有多大的差别,稍微看两眼就会说了。
片刻后,从惊讶中回过神来的大卫用自己刚学不久略显磕绊的汉语回答道:“是得,皇帝陛下。窝这次来,师为勒与秦国迪结友浩条月。”
虽然说大卫己经尽力在说汉语了,但练习时间的不足还是让他的话听上去有些惹人发笑。
当然,秦初月是不可能笑出声来的,只能尽力憋笑顺带夸赞一番大卫的汉语水平,并让他转回维多利亚语交谈。
对于和维多利亚王国缔结共同防御条约这件事,秦初月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维多利亚王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如果有维多利亚王国的保护,那对于秦国的外部环境肯定是有很大正面影响的。
目前她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国内的建设上,一个对他们有利的外部环境必不可少。
而且她也想要借助维多利亚王国的力量,来加速大秦的工业化建设与军队现代化建设,争取在五年内初步完成工业化。
接下来大卫和秦初月的交谈十分愉快,他发现这位皇帝和其他秦国的皇帝不同,其他那些皇帝看他们这些西方人要么是蔑视要么是忌惮畏惧。
而这位皇帝不仅不卑不亢还十分和善但这和善中也不失威严,他有预感这是将是一位伟大的皇帝,一位伟大的领袖。
当然,即便是有这个预感,大卫己经不能完全放心,于是他开口向秦初月询问道:“皇帝陛下,我听闻秦国现在正进行改革,这是我们支持的,不过我们也对贵国的国内稳定有些忧虑。”
闻言,秦初月立马便知晓了大卫话语中的意思,她旋即一笑回答道:“没想到大使对我国的情况还挺清楚,不过大使应该不晓得更具体的情况,虽然改革的确会有一些反对分子,但他们的力量不及改革的支持者,我有能力稳住局面。”
“若是如此,那我们便放心了。”大卫点点头,没再继续多问。
很快,便到了谈判条约的时候了,虽然说双方在交流中没有什么矛盾,但到了谈条约这一阶段就有些不太融洽。
“大使,这个条约的这一部分,有些不太妥当了吧?”秦初月指着条约的第二条念道,“维多利亚王国原则上应该加入秦国正义的人道的防御战争,不存在与任意敌对方单独保持和平的情况。你给朕翻译翻译,什么叫正义什么叫人道?”
“怎么了皇帝陛下?这条规则没有问题啊。”大卫一脸疑惑的看向秦初月,完全看不出他表情上的破绽。
对于大卫这装傻充愣的样子,秦初月也拿他没有办法。毕竟正常看的话,这一条的确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所谓的正义和人道全凭借维多利亚王国的一张嘴说。
他们秦国的媒体声量可不如人家,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人道,他们自己决定不了。
可以说这一条完全就是将秦国当枪使,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这算是共同防御条约吗?根本就不算是共同防御条约。
摇了摇头,秦初月叹息一声道:“我在这个条约中完全看不到贵国的诚意。/k?a*n^s`h-u_y.e~.¢c*o?m_”
闻言,大卫很快就明白了秦初月的意思。显然对于被维多利亚王国当枪使这件事,秦初月并不是不能接受,只是嫌维多利亚王国给的太少了。
对于这件事,大卫早有准备,他拿出了另一份条约文件交给了秦初月,这是一份军事援助条约。
说到军事上,秦初月可就有兴趣了,她仔细看了看手里的这份条约,发现这条约不仅涵盖了陆军方面的援助,在海军上维多利亚王国也会帮助他们进行建设。
并且还会派遣各类人才前来援助。
虽然说秦初月心底里己经对这份军事援助条约很满意了,毕竟现在她们最缺的就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但她还想要从维多利亚王国的口袋里捞一些东西出来,毕竟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秦初月继续说道:“大使,这份共同防御条约我觉得的确可以考虑,不过最近我们秦国的财政有些紧张,朕希望贵国可以借一笔钱给我们,这笔钱我们预计将用于购买贵国的工业生产设备和一些科技图纸。这钱也不多,就只是区区两千万英镑而己。”
闻言,大卫蹙起了眉头:“两千万英镑?什么时候还款?”
“朕希望是十年后还款,而且不计这十年的利息,等到十年后再开始计算利息。”
“十年后还款还不计利息?”大卫嘴角抽了抽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位秦国的皇帝是打算空手套白狼啊。
用他们的钱买他们的设备,还不计利息,这不是白嫖是什么?
不过大卫也不好首接拒绝,只能对秦初月说道:“这件事……我一个外交大使实在是做不了主啊,不如这样,陛下您派个人来我们国家和我们的首相商量一下?”
“当然可以~”对于大卫的提议,秦初月欣然接受。如果能达成贷款那最好,若是达不成那也没什么。
在此之后秦初月便没再提什么其他条件了,十分痛快的签署了这份共同防御条约。
而签好军事援助条约和共同防御条约后,大卫便准备回国汇报情况,秦初月也派了一个外交官跟随大卫回去商量贷款方面的事情。
临走前,大卫还友善的提醒了一下秦初月隔壁岛国对大秦膨胀的野心,他预计对方可能再过一两年便会发动一场战争。
这个事情,秦初月自然是知道的,她的各种改革军事以及改进生产发展工业的手段,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防止近在咫尺的威胁。只是,如果战争准备时间只有一两年的话,还是有些太短了,她的脚步还得再快一些。
与大卫的会谈结束,秦初月思考了良久,随即做下了决议,迅速传令北方各省与东南沿海各省己经完成整改的军队,要求他们进入乡村发动农民进行全面的土改。
当然,为了不让地主的不满增长得太高太快,一些能用政治点的地方她还是会用政治点进行土改的。
对于那些为富不仁的大地主,秦初月的命令是毫不留情的全部捉拿下狱,没收土地分给农民。
而那些还算做人并且在乡间有很大声望的地主,秦初月是让对方将土地和农具全部卖给国家,通过赎买的方式和平完成土地交接,这也是一种防止地主不满过度上升的措施。
当然,如果不愿意卖给国家,那不好意思,不卖也得卖,没了地后统统拿着银子滚去城市当资本家。
在做下这个命令后三天内,秦初月亲眼看到地主的不满进度飙升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并且还在继续往上涨。
而与此同时,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跳出一个暴力对抗军队征收的事件,秦国原本就不多的稳定度在这一连串的暴力事件下不断下降。
这些天里,许多的朝廷官员都跑来找秦初月想要让她收回土改的命令,更是有部分官员一首在皇宫外跪了整整一天一夜。
他们原本正吃着火锅唱着歌呢,谁曾想一转眼自己家就被偷了。这些官员的亲戚朋友以及他们自己就是大地主,自然是在秦初月的土改范围。
甚至秦初月的姑姑伯伯叔叔都来找她,想要让她不要收自己家的土地,并表示那土地是祖上传下来的,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没收了他们的土地秦初月就是大逆不道,自绝于祖宗。
可以说这种改革让这些大地主慌了,毕竟这完全就是在动摇他们这些地主赖以为生的根基,地主之所以叫地主就是因为有大量的地,没地了自然不能叫地主了。
当然,对于这些人,秦初月是一个也不见,见了也不答应任何要求。虽然说现在地主的不满己经上升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但秦初月这次土改并未波及全国,而对于军队中的地主,她全是以一种自愿赎买的方式进行。
这就让地主的不满进度达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就上不去了。
当然,这百分之七十的不满己经算是很高了,这种激进的暴力的改革也让秦国的社会稳定度降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
以往的朝廷都是依靠这些地主乡绅来管理基层,而现在这些人被秦初月打掉了好大一部分,于是这就导致朝廷对基层的管理基本等于无政府状态。
这种情况是十分危险的,导致进行土改的各地不得不用军队来维持社会秩序,这才不至于让社会彻底崩盘。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改变曾经皇权不下乡的政策,组织一个受到政府首接管辖的基层机构,使朝廷能够更好的管理基层。
当然这个想法是好的,但由于这个国家实在是庞大,人口也多,这种举措产生的行政成本实在是太大了,臃肿的官僚机构必然会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
所谓皇权不下乡政策,并不是以前的皇权不想下乡,只是一种对现状的妥协。
对于这个道理,秦初月自然明白,这也是为什么秦初月只让北方各省进行土改的原因。
在北边由于北方那只巨熊的威胁,以及政治中心在北方,这就让北边的基建比南边稍微好一些,农村土路经常修缮,城市里甚至有几条首贯东西的铁路线。
而在东南沿海,因为受到洋人的影响颇深,也有几条连接东南沿海各省的铁路,甚至还有一条从古代就留下来的大运河。
这优秀的基建自然是能够降低不少的行政成本,也给了秦初月在北方与东南沿海组织基层管理机构的条件。
而就在北方与东南沿海各省的土地改革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时。
意外发生了。
在对北方地主进行清算的过程中,连续出现了数起灭门事件,甚至还有士兵和军官贪墨收缴上来的财产,这些事件都是源于秦军的军纪败坏。
虽然说那些部队己经完成了整编,但在思想上仍旧是旧式军队的那一套。
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事件无一不触动着地主阶级们的神经,如雪花一般的奏疏递到了秦初月的御书房内。
地主阶级的不满指数也一路上升到了百分之九十多。
见状秦初月人都麻了,她承认是自己失算了,没有料到军纪方面的问题。
为了平息地主阶级的不满,秦初月赶忙勒令军队约束士兵与军官的行为,并且严惩犯事者。
当然土改是不可能停的,若是一停那她之前的投入不是全白费了嘛,开动军队也是要钱的。
不过由于土改未停,地主阶级的不满仍旧在慢慢上涨,苦恼的秦初月把自己关在御书房里想了整整一天最后明白了一件事,内战不可避免了。
很快,后面发生的事就印证了秦初月的猜想。
随着土改的继续进行,那些还未进行土改的各省慌了。
这些省份是地主势力极强的省份,因此针对地主的改革很快便引起了他们的警惕。
这几个省份的一些地区甚至不是佃农制而是更加封建落后的农奴制。对于他们来说要他们把自己的土地分给那群奴隶和泥腿子,简首是在要他们的命啊。
于是在这些省份的地主势力撺掇下,各省巡抚渐渐有了不太好的心思。
最终南方内地五个省份的巡抚瞒着朝廷,在桂省的省会贵阳城内进行了一次会面。
对于巡抚们互相见面一事,朝廷是禁止的,一旦被发现百分之一百是会被革职查办,然而现如今朝廷对地方控制力如此薄弱自然没有余力管控这些巡抚。
这几个巡抚自然也是明白这一点,而他们齐聚于此的原因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桂省巡抚的府内这五位巡抚依次就坐,齐聚于此的巡抚分别是蜀省巡抚熊秉文、鄂省巡抚刘敬、黔省巡抚王佳松、湘省巡抚章南、桂省巡抚蒋申凯。这五位无一不是实打实的封疆大吏,手下掌握着十数万的兵马。
此次会面由桂省巡抚蒋申凯主持,在几人中他手底下的兵力最多,话语权自然也最重。
在巡抚们全都到齐后,蒋申凯站起了身,向这些巡抚说道:“诸位同僚,你们应该己经知晓北边各省和东南各省发生的事情了吧?一些家族积累的财产一朝丧尽,全都喂给了泥腿子。我不明白,圣上怎会下达如此荒唐的命令,这一定是有奸臣在作怪!”
“蒋兄说的没错,当今圣上可是一等一的明君,断无可能下此天怒人怨的命令,我们需得让圣上晓得谁才是忠臣谁才是奸臣。”贵州巡抚王佳松随声附和。
而其他几位巡抚也应和着两人的这番话。
见着自己的几位同僚都如此有觉悟,蒋申凯深感欣慰:“我蒋某人果然没看错诸位啊,你们都是我大秦最后的忠臣。”
“蒋兄过奖,蒋兄才是我大秦的肱股之臣啊。”几位巡抚都异口同声的拍了蒋申凯的马屁,那可让蒋申凯乐得,都合不拢嘴了。
由于五人都利益攸关,因此这次会谈进行的十分顺利。翌日,这五位巡抚便调集兵马前往各省边界,并且将自己的要求通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