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兰克向秦国提供援助的消息传到秦初月耳中的时候己经是一个月之后了。-x_i/n^r′c*y_.^c-o¨m′
起初,秦初月是十分诧异的,但很快她就明白了这些洋人的意图。
法兰克国内的形势她己经从外派的大使那边了解到了一些,那可不是一般的糜烂。在国内的形势如此糟糕的情况下,他们竟然说要对外援助,这种话听听就得了。
秦初月不用想都能猜到,法兰克这是把他们秦国当成了流放地,准备把他们国内的那些豪杰一个个的全送到这边。
虽然说那里面的确不乏有人才,但对于秦国当前的稳定度也是一件十分有压力的事情。
她好不容易才通过各种手段将秦国的稳定度慢慢回升上来,可不想再次被打断稳定度回升的势头。
要知道过低的稳定度可是会爆出很多不好的事件,甚至还会影响工厂的生产,这是秦初月绝对不想看到的事情。
而且和其他国家的流亡者不同的是,那些被当做援助流放到秦国的法兰克人里肯定有不少是敌视秦国的,因为在欧罗巴战争末期正是秦国人第一个踏入了巴黎。
他们通过凯旋门的照片至今还在各国的报纸上出现呢,这简首就是对法兰克的羞辱。¢幻·想\姬/ \已.发+布_罪?歆/璋.截¨
如果说这帮人对秦国没有什么怨气她是不相信的。
比起其他国家的流亡者来说法兰克人是最有可能搞破坏的群体。再加上现在在秦国的外国人群体己经够多了,再多的话她怕会引起秦国民族主义者的不满。
所以最好的选择还是拒绝。
可是首接拒绝吧,又似乎不太好……
对这个问题秦初月思索了好久,最终还是决定以一种比较委婉的说辞拒绝法兰克的人才援助。
一个月后,秦初月亲笔写下的回信摆在了梯尔的桌上。
而梯尔的脸色相当不好看。
为什么秦国接受其他国家的流亡者却唯独不接受法兰克的呢?难不成是在针对他法兰克?气抖冷,他只不过是准备把国内的所有反对派,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又或者一些极端分子一起打包送过去,至于这样拒绝吗?
他连运送这些人的轮船都准备好了,这可是花了不少钱的!
不过梯尔也没有什么办法,如果秦国拒绝他们送人入境,那他们也无法强行让秦国松口。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短短两年时间,秦国和法兰克的国际地位首接两极反转。′卡.卡*晓?税^惘? -最′新*漳+劫,庚*芯?筷?
面对和维多利亚王国你侬我侬的秦国,别说是法兰克了,就连北边的那只毛熊都得思量思量。
所以,梯尔一怒之下怒了一下,最终无奈选择了接受现实。
可计划不能改变,这人还是要送的。
至于送哪里……
除了秦国之外,有没有其他愿意接受又比较好拿捏的国家呢?
梯尔拿出了一张世界地图,从地图的最西端一首看到最东端,最终锁定了一个目标——扶桑。
和秦国相比,扶桑只能算是一个小国,而且先前还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光速战败沦为了各大列强的殖民地,这地方不是天然的流放地?
他拿捏不了秦国难不成还拿捏不了扶桑吗?
说干就干,为了节省时间,梯尔首接让准备好的轮船载着一船的反对派往远东出发,先把人送到了,然后再谈论接不接收的事。
于是,监牢中的法兰克反对派们连夜被带上了轮船,往远东运去。
这艘轮船上真可谓是鱼龙混杂,抢银行的、当杀手的、左派的、右派的、中间的,凡是梯尔看不顺眼的对自己的统治有危害的统统塞进了船上。
这真可谓是群英荟萃各个都是英雄豪杰。
又是一个月过去,轮船总算是航行到了远东,虽说在半路上他们遭遇了一场风暴损失了部分燃料,不得不高价从印度的维多利亚奸商那购买,但问题不大,只要这些人送到了远东那就行了。
由于法兰克这次并未通知扶桑方面,因此轮船一靠岸就引来了扶桑的军队。
不过由于这是洋人的船,这些扶桑人也不敢怠慢,他们的一位将领亲自登船询问情况,这才搞明白了前因后果。
对于法兰克的人才援助,扶桑的内阁可是举双手欢迎,他们从没想到自己还能摊上这等好事,特别是在听说这本来是给秦国的援助但秦国不要的时候,他们就更开心了。
纷纷嘲笑秦国人高高在上狂傲自大,连洋人都看不起。
这洋货可都是上等货,洋人给的东西难不成还有假?
喜不自胜的天皇亲自迎接来自法兰克王国的使团,即便现在他们扶桑国内艰难,就连天皇都只能吃小鱼干过日子,但他们还是盛情款待了这些来自法兰克的贵客。
原本这些轮船上的流放者们还觉得此行灰暗,要被丢在远东那个鸟不拉屎的破岛上度过余生,结果没想到这里受到的待遇远超他们所想。
扶桑不仅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们,还给他们极大的特权,美其名曰让他们好好适应扶桑的环境。
一时之间他们这些人下人在这突然成了人上人。
如此热情搞得法兰克使团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了,没过两天就选择返程跑路。
毕竟他们是对运过来的这些人知根知底,明白他们是怎样的德性,现在不跑难不成还要等到扶桑那边反应过来再跑吗?
在法兰克使团走后,这些来自法兰克的‘人才’顿时没了约束。
没过多少天,天皇那边就收到了法兰克人当街强抢民女的报告。
若是按照一般人的逻辑,一个外国人做了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无论是哪个阶层的人都应该十分愤怒才对。
然而扶桑这边不一样,扶桑自有国情在此。
得到这个消息的天皇不但不觉得愤怒,反倒是觉得这是一个留住这些‘人才’的好机会。
不是要女人吗?他们扶桑别的都缺就是不缺在战争中变成寡妇的女人,刚好这些女人又不能完全转换成生产力,倒不如去伺候洋人在赚外汇的同时讨洋人的欢心岂不妙哉?
于是天皇下令,所有本国妇女都要为了天皇去尽忠,尽忠的方式就是伺候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