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失业后,我回村种地卖货 > 第 36 章 停水1

第 36 章 停水1

两天后,陆清予将刚送到小镇上的水泵及水缸拿回家。*搜`搜,小/说\网? ?更`新+最¢全¨

“那么大的缸子,要干啥呢?”葛兰兰惊呼,她18岁自嫁给陆东方起,就没到过后山深处挑水,年轻时有丈夫,后面就是两个儿子。

再后来小儿子没了,她这身子骨就不行喽,别说是挑水,就是走到后山水源处,都得要她半条命!

她不知道挑水的艰辛,更没意识到储水的重要性。

“存点水!”陆清予回复道。

葛兰兰还是不理解,“干啥?”

”我看准备断水了。”

葛兰兰这才意识到了,往年有大儿子,虽然他一只腿有点瘸,但力气大,挑水速度慢些。

今年就不同了,可不得存点,陆清予这丫头挑一趟估计就累得够呛。

“哎~,这老天咋啦?都快半年不下雨了。”葛兰兰抱怨起老天来。

”我昨晚还查了天气预报,未来半个月以上都不会有雨呢!”陆清予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告知奶奶。

“哟,那庄稼不得旱死了。”

“不怕,我买了水泵,明天早上就去抽水浇地。”陆清予得意的说道。

刚进院的陆东方,恰好听到她的话,“再有一个月不下雨,田边水渠都要干涸了,到时候你去哪里抽?”

“总会下的嘛?天气预报很多时候也没有那么准?”陆清予没那么悲观,觉得干旱5-6月己经是极限了。*d?u/a.n_q¢i/n-g-s_i_.¨n`e¨t.

陆东方蹲下身,仔细看着陆清予之前拆开的水泵及配件,问道,“山里你到哪里插电?”

他之前见过村里人用的都是插电式的,于是误以为这家伙必须需要插电才能工作。

“这个放电池的,就像您平时用的手机一样。”陆清予整个上半身都埋入大缸中,正呼呲呼呲的清理着水缸底部。

“一次可以用多久?”

“我买的出水管比较长,估计耗电多,两块电池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两小时吧!”陆清予保守估算。

陆东方觉得还不错,“浇地也够了,你这两天抽空去我烟地里浇浇水。”

“我明天傍晚就去。”

“要浇透些,这样浇一次可以顶个把星期了。”陆东方不忘嘱咐。

“晓得了。”陆清予胡乱的应着,注意力全都放在清洗水缸上。

今天,他们家水龙头在用水高峰期时,流水量连筷子大小都没有了。/0^0·小_说`网_ ¢更?新¢最?快`甚至,地势比较高的一两户人家,只能错峰用水了。

一夜下来,水正好流满2个水缸,看来断水也就这两三天内的事了。

看着充满电的抽水泵,陆清予有些激动,6点不到将今天要用到的水泵及相关配件都装进大纸箱内。

水泵比自己预想的小巧很多,唯一有带些重量的,就是那50米出水管了,一把抱住纸箱就朝院中的电车走去。

后山的路不好走,陆清予骑得歪歪扭扭,好在两轮电车可以勉强抵达自家地头。

按照说明书整理好装备,水哗哗的就随着出水管喷洒出来。陆清予拿着喷头,悠哉的走在玉米地内,不到半小时,玉米,南瓜就浇完水了。

陆清予继续往上攀爬,给自己的西瓜宝宝们也浇浇水。才浇了底下两排,原配的50米水管就到了极限。

陆清予又返回地头,拿出加购的20米管子续上。这下就没有浇不到的位置,但耗电量就首接加倍了,剩余的一块多电池电量,只够浇完这100株西瓜苗。

好在被浇得透透的地,中间至少可以顶三五天。她收拾好装备,就骑着电车悠哉的回去了。

连续三天,陆清予都是早上就出门浇水,几块旱地这才都浇完水。而家中的水龙头也在第三天中午正式停了水了。

停水后没两天,山后开始热闹起来,来往的人络绎不绝,装水的三轮车停满路边。

张兰知道陆清予家没有三轮车,便邀请她一起去后山挑水。

不过陆清予拒绝了,说自家存了一点水还可以用两天。

停水后的低7天,陆清予正跟着陆东方学习编织竹制品。

“你这样不对,应该先往下压,右上那边再往上抬,穿过去。”陆东方耐心的手把手教孙女。

这时,葛兰兰快步的从门外进来,嘴里还嘟囔着,“遭罪哟,这么大年纪了。”

陆清予好奇的抬起头问道,“奶,咋啦?你说啥呢?”

“我正说陈老头呢?”

“谁,陈大爷?”

葛兰兰摇头道,“是你陈三爷。”

“他咋啦?”

“今早去挑水,摔倒了。”

“严重吗?现在人呢?”原本只顾低头做事的陆东方停下手中的动作,语气有些激动。

“听说摔在那些乱石上,人送镇上了。”葛兰兰连忙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自己老头。

“谁送的?”陆东方继续问道。

葛兰兰摇头,“我也是听明杭他奶说的。”

陆明杭是村长陆昆仑的大儿子,现在在县城内做汽修工作。

看到爷爷有些着急,陆清予便提议,“爷,要不我骑电车送你去镇上瞧瞧?”

陆东方想了一会儿,摇了摇头,“估计送县里了,现在去也是白搭,晚点我再去问问你陈大爷具体是个什么情况。”

陆清予口中的陈三爷,他叫陈正南,今年68岁,是陈正北的小弟。女儿远嫁多年很少回来,儿子定居在外省,老伴也跟着去带孙子孙女了。

陈正南最初也是高兴的跟着儿子一起去外省居住,后面儿媳对他们两老横竖都看不顺眼,一天天净挑刺,他气不过就一个人回村里住了。

老伴心疼他,想回来一起生活,儿媳又以没人做饭和接送小孩为由阻挠。

就这样,他在村里独居了五年,只有过年期间才能和老伴短暂团聚几天。

其实除了陈正南外,汝南村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还不少呢!而家里有壮劳动力的,也就那几家。

现在又多了一个陆清予家,而且她目前也是村中年纪最小的务农人。

停水后!挑水对大多数人家来说,那可真是个不小的挑战呢!

但如果之前,陆清予让大家花几百块钱买水缸蓄水,很多老人肯定也不愿意。毕竟,村里的老人一年都存不下1千块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