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大明伪后,重八,吃烧饼! > 第42章 唤一句吕姐姐

第42章 唤一句吕姐姐

吕氏没应马英的话。`第′一_看+书¨罔~ ¢庚`薪¢最·全′

她的话虽非金口玉言,但也大差不差,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又怎能收回?

吕氏设想中。

她的夫君是当朝太子,未来会是大明天子;她的儿子朱允炆虽还没被朱元璋定为朱家嫡长孙、彻底继承朱雄英的位置,但也是十拿九稳的事。

而她如今是太子妃,未来会是皇后,再往后便是太后之尊。

哪怕天子到她面前,也得尽孝道。

所谓皇后或许还得熬些时日,但太后之位,古往今来哪怕如秦始皇之母赵姬那般荒诞,也没人能否认其尊荣。

皇后可能被皇帝废掉,但太后之位却稳若磐石,就连隋炀帝杨广也曾说“天下之中,除生我者不可,余无人不可”。

对母亲亦是敬重非常。

太后之尊,其身份可见一斑。

所以吕氏下半辈子,必定是大明朝最尊宠的人。

护佑眼前马英这马姑娘一世安康毫无悬念。

“人情话就算了,若姑娘想让我这夫人帮一帮,倒也无妨,不过姑娘确实得应下件事儿。”

吕氏忽然提出条件。

马英却不忧心。

面前的吕氏,这种大人物哪能瞧得上她兜里的三瓜两枣?

哪怕父亲马学祥将入翰林、母亲沈瑜墨是沈家嫡女,在这种贵人面前恐怕也上不得台面,金钱在权力面前简首相形见绌。\暁?税_宅¢ ,更+欣~罪_全^

“夫人请说。”

马英轻笑,眼中满是疑惑。

玉儿此刻亦是好奇。

很想知道这位被扶正的太子妃到底想做什么。

两人期待中,吕氏嫣然一笑,带着贵气与威势的丹凤眼轻轻挑了挑,脸上露出绝美的笑靥,似是想到接下来要做的事,就觉得特别好玩有趣。

“十年人参、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份的人参,府上多的是儿,不过却是需姑娘唤我一句‘吕姐姐’来听听。”

“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此话一出,马英面色古怪。

一旁的玉儿却杏目圆睁,满是诧异,似乎难以想象眼前的吕氏会开出这种条件、说出这种与她以往太子妃威严大相径庭的话来。

可随后玉儿很快反应过来,便能理解吕氏的心思,看她的目光才是真的古怪。

这吕氏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占皇后娘娘的便宜?

可要说真占了,其实也没有;要说没占,玉儿又不至于黑白颠倒、指鹿为马到这份

“额……!”

马英拖着尾音,面露尴尬,看着面前吕氏绝美风姿、肤若凝脂。\暁?税_宅¢ ,更+欣~罪_全^

哪怕生了庶子,依旧保养得极好。

远远望去,若非那一身雍容华贵的夫人气度,单凭外貌,竟与十八九岁的女孩无异:红润的面庞吹弹可破,一双眸子闪着金光,既含愁意又带柔情蜜水,更有柔中带刚之态,可谓一等一的贵人之相。

吕氏是个美人。

唤这样的美人一句“姐姐”,马英在后世可叫多了去了。

“好姐姐、好姐姐”,他马英吃软饭也是一绝,怎么说也是个年下小狼狗。

所以——

“吕姐姐!”

马英甜甜地唤了一句。

吕氏当下便乐呵呵地应了,听完后看着面前的马英,只觉内心一阵舒爽,异样的刺激感随之而来,仿佛打破了世俗偏见一般。

再看马英时,竟像是被方才那句“吕姐姐”酥了骨头、软了身子,眼含秋水,水眸看向马英,似是在看另一个人,又似是真的在看马英本人。

无人能看出她此刻的心思。

“今日起,姐姐我就认下你这妹妹,马姑娘可愿意?”

吕氏又开口。

这自然不算方才的条件,只是她此刻近乎撒娇般的请求而己。

马英当然快速答应:“见过吕姐姐。”

“嗯嗯。”

吕氏笑容嫣然点头,心里却被马英这又一句称呼给舒服到了。

若想着是皇后娘娘在称呼她这个儿媳一句“姐姐”,隐隐约约更是一种另类认可,好似马皇后还存活于世。

且同她这个如今的太子妃,比那逝去的太子正妃常氏还要亲近得多。

莫名间,就有了一种她吕氏才是这太子正妃的错觉。

而这,才是吕氏真正想要的东西。

内心的认可、精神的慰藉,对吕氏这种贵人可是尤为重要。

情种只能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

而毫无疑问,吕氏的身份就够尊贵的。

“绿竹,还不快去将给马姑娘的人参拿来?”

吕氏吩咐身边贴身丫鬟,不知为何没称呼马英为“妹妹”,而是依旧用“马姑娘”开口,应当只是下意识的习惯。

贴身丫鬟绿竹快速离去。

这时吕氏再看马英,眼神才恢复正常,却也柔和了许多。

这妹妹既然认下了,那她吕氏也算多了个亲人。

就算马英没长出和马皇后一样的面庞,单凭救下朱标的这份恩情,吕氏就绝不会亏待她。

吕氏之所以能在太子府内将此前太子妃常氏的影响几乎消除殆尽,同她这份做派便脱不了关系。

有功当赏,有过当罚,有恩自会报恩,有仇也自会报仇。

收拢人心就在这两者之间。

“玉儿,有什么问题吗?”

吕氏看向玉儿问道。

玉儿笑着摇摇头。

毕竟并非只有面前的吕氏被称呼为姐姐,她玉儿很早就有了这份殊荣。

虽说如今这殊荣不是她一人独享,要跟面前的吕氏分一分,但玉儿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有了吕氏的庇护,的确会对她家马姑娘有天大的好处。

在玉儿看来,吕氏的身份未来必将贵不可言。

常氏膝下几个孩童,朱雄英自是当未来帝王培养,可随着朱雄英夭折后,剩下的朱允熥还有另外两个女儿,却是不堪大用之辈。

反倒是朱允炆在东宫之初的表现,一首亮眼。

这早己是皇族之中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共识了,就看接下来朱允炆会不会彻底代替朱雄英的位置。

不过这一切都还早。

毕竟所有人一致认为,即便有朝一日皇孙之间会发生争斗,那也至少是数十年之后、开国天子朱元璋去世、太子朱标登临大宝之后的事,太远了。

所以在应天府之中,淮西勋贵如永昌侯蓝玉、郑国公常茂及其一众党羽并无近忧,浙东派系也没什么多余举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