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完之后自动跳到了另一个视频【祖龙·嬴政】始见千秋 ,看到是始皇帝的,秦析便没有退出。-p′f·w^x¨w`._n?e/t\
天幕黑了一瞬后,出现新的画面,同时苍凉的秦腔慢慢传出。
除秦以外其他各朝:“又是秦,天幕也太偏心了吧。那么多朝代,怎么总是选中秦啊。”
嬴政看着这次天幕播放的视频,看着那遍布整个天幕,让人几乎看不出原本画面的字幕,“祖龙嬴政,这次说的是我?,看来在后世大秦和我名声都挺好的啊。”虽然之前的视频就能看出,后世之人很喜欢大秦,但现在看着这一幕,嬴政还是很高兴。
【走马赴秦川,八百里旧河山
问几时明月几尘关】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大秦帝国,千秋万载〉
〈大秦万年,我王万年〉
〈秦王扫六合 诸侯尽西来〉
〈风!风!风!风!〉
〈大秦明月辉,可照千秋岁〉
〈百代皆行秦政制,万年咸用始皇心〉
〈函谷关处,群雄无觅〉
〈政哥政哥政哥政哥政哥政哥!〉
嬴政:政哥是叫我?之前天幕上好像就有这么叫的,不过当时震惊于大秦让胡亥三年弄没了没注意,政哥en…………
嬴政有些不知道说什么,虽然被夸了很高兴,但这称呼………
六国:我们就知道,一提秦国就有我们被横扫
其他各朝:羡慕
【青史从渭水转折,气象自崤山巍峨
谁将在神州的,骨血中铭刻
当群雄披甲操戈,诸子正口若悬河
御宇内 振长策,震惊后来者】
〈千古一帝,功过千秋,我大秦永垂不朽〉
〈德兼三皇,功盖五帝〉
〈六合一统,万世永昌!〉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嬴政虽然高兴,但现在他其实更想看一下后面的朝代,然后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吸收借鉴的。′1-3\3,t·x_t..?c/o.m′
刘彻:“千古一帝啊!”
年轻的帝王眼中有着明亮的光芒闪烁着,眼中透露着巨大的野心。
李世民看着天幕,也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灭了突厥,雪耻建功,证明自己。
【该亮出 剑鞘中,最披靡的锋芒
叩问普天之下,最广袤的土壤
该怒吼 陇塬上,最苍凉的老腔
千年后 多少人 还传唱】
〈大秦风起,风,风,风〉
〈山河尽归大秦〉
〈有何异同,万世永昌!〉
【天地开 驰骋的车辙
奔逐西海 去远方或更远的关隘
挥笔来 古隶书留给 竹简承载
千秋之后读罢 依旧慷慨
虎视何雄哉】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孝公变法,秦惠文王东出,秦昭襄王崛起,最终秦始皇一统〉
〈得弱韩,灭强赵,淹精魏,定南楚,平北燕,收东齐,定于西秦〉
〈不管后世的史书中如何记载,出土的竹简永远铭记着他的功绩〉
〈天时地利人和,历史天命选择了这么一个人〉
〈山海河川都是他丰功伟绩的见证者〉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币同形,修建驰道,灵渠,修长城,功在千秋〉
六国:啊!别说了,我们知道这暴秦代代明君了!
六国早期雄主心中十分无力,他们自问不弱于暴秦那虎狼之国,可自己后人却不中用啊,唉。·3!3^y!u′e.d·u′.~c~o,m/
秦国各明君:哈哈,没错,我们大秦就是受命于天。
嬴政看着自己的丰功伟绩,心中豪情万丈,现在有了天幕,他要做的更出色。
【提剑的孤勇刺客,旷世的击弦悲歌
谁会在壮阔的 狂澜中抉择
烽烟曾纵横捭阖 将版图蜿蜒勾勒
履至尊 制六合,与风云跋涉】
〈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
〈以一人之力,对抗历史的洪流,失败是必然的〉
嬴政看着画面,又想起了那个孤傲的剑客。然后轻笑一声“天幕说的对,一个刺客,就想阻止大秦,做梦!”
【要麾师 几万场,据函关 出咸阳
沿途堑山堙谷 凿百川 贯千江
要修筑 群山上 永不倒 的城墙
登烽燧 举烈火 守西方】
〈始皇帝只用了十年就统一了天下,却被人骂成暴君,可是七国之前打了二百年,死的人更多〉
【天地开 驰骋的车辙
奔逐西海 去远方或更远的关隘
挥笔来 古隶书留给 竹简承载
千秋之后读罢 依旧慷慨
虎视何雄哉!!!】
〈纵观秦国五百年,是多么壮阔的一部史诗!〉
【兴亡外 泥土铸千军列阵殿台
苏醒在翻天覆地的未来
旧朝代 衡量成古币 洒落尘埃
千秋之后开始 流光溢彩】
〈纵使时间过去千千年,万万年,肉身会死,灵魂会灭,但是这片土地上仍然会有繁衍和新生。他们都会记得你的名字,史册会记载你,人们会歌颂你,就算历史车轮隆隆向前,就算白骨成灰,秦瓦不存。〉
〈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家的窗台上,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千年后,泱泱华夏仍为一国,币制仍一!〉
〈秦亡不是因为暴,而是还不够暴,留下了太多六国遗族,一条真龙活生生被一群饿犬咬死了〉
〈没那么简单的,当时官员不够,只能任用之前的六国遗留下来的官员,六国都是贵族政治,这些人几世出仕一国,自然不会服秦,比如在东巡中刺杀政哥的张良,他们家五世相韩,韩国被灭,他们自己的利益受损,怎么可能不恨秦国〉
〈这些六国遗族不是恨秦国一统,是恨秦国一统让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失〉
嬴政:“张良,五世相韩,出身城父张氏吗?”
天幕提到的这些六国贵族不安分他之前就知道,但就如天幕所说,官员不够,为了统治这个庞大的国家,秦国必须接收这些人,而且他有自信,只要自己在,无人能推翻大秦,不过人的寿命终归有限,也不知道后世有没有长生之道。不过不能把希望全放在这上面,还是要想办法压制,乃至解决这些问题。
六国国君、贵族:“过分了!这个对比也太过分了!”
张良看着天幕,眼前一黑,一口血喷出。
刘彻:“什么时候能说说大汉啊,特别是怎么就让王莽给篡了呢。实在不行你告诉我他祖宗是谁,我找他谈谈心。”
李世民:世家大族确实是国家之患,可偏偏暂时还离不开这些人,他总不能跟后世的那个黄巢学,用武力消灭,这虽然简单有效,但后果不是现在的大唐能接受的。
赵匡胤:“讲讲大宋吧,让我好好了解一下徽钦二帝,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不然,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啊!”
大明,朱元璋、朱棣现在的想法很一致:大明怎么亡的!
而且看天幕所说,大明的下一个朝代好像是如元朝一般的异族统治,这更让两人接受不了。
朱元璋更是打算拿现在的朱棣撒撒气,好在朱棣很了解朱元璋,看到朱元璋有所动作的时候首接再次跑到了马皇后身后,这让朱元璋更气了。
永乐年间的朱棣则首接让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跪下,然后就是劈头盖脸一顿骂。
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俩觉得很冤,明明是老大的后代把大明弄没了,凭什么我们也要在这跪着挨骂。
雍正自从看到天幕说自己推行的新政成功了之后,处理政事更加勤勉,现在还在和怡亲王胤祥一起商量政事。
各朝百姓一边看着天幕一边干活,同时希望之后自己的日子能好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