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秋没有过多地询问商业上的细节,她知道许山晴需要时间和空间去处理。*兰!兰¢闻-穴- /首+发?但她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做着她能做的一切。
她会在许山晴回家时,端上温热的宵夜;会在她失眠时,轻轻抱着她,用手指梳理她的长发,低声读着自己写的散文;会在她因为一个决策而焦虑时,安静地听她倾诉,然后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一些看似不相关,却往往能让许山晴豁然开朗的观点。
“山晴,有时候,商业上的困局,未必只能从商业角度去解。”一天晚上,许山晴又在为一笔关键的融资发愁,萧秋给她递过一杯热牛奶,缓缓说道,“你有没有想过,你手里的资源,不仅仅是那些项目和资金?”
许山晴一愣:“什么意思?”
萧秋坐在她身边,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上,
“你看,嘉秋这些年,在文化产业方面也有布局,虽然不是核心,但也积累了一些资源和口碑。!暁·税?宅¨ ?追+蕞~新+漳?踕¢而我,在文联,在文化界,认识一些人。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从文化整合或者跨界合作的角度,去寻找新的契机?”
许山晴怔住了。她一直陷在商业竞争的思维里,从未想过从这个角度切入。萧秋的话,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她眼前的迷雾。
“秋秋,你是说……”
“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萧秋笑了笑,
“具体的操作,需要你去评估。但我可以帮你牵线,比如,我认识一位做文化投资的前辈,他眼光很独到,或许对嘉秋现在的困境和潜在价值,会有不同的看法。”
许山晴的心脏猛地跳动起来。她看着萧秋,仿佛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她的妻子,不仅仅是她生活中的伴侣,更是她在人生战场上,可以并肩作战的、最可靠的战友。
接下来,萧秋开始动用她在文化界的人脉。¨6+邀¢墈!书¨惘, ¢毋!错′内,容!她不是夸夸其谈,而是做了大量的功课。她仔细研究了嘉秋集团现有的文化产业板块,分析了它们的优势和可拓展性,甚至帮许山晴整理了一份简洁明了的、从文化视角出发的项目前景报告。
然后,她开始一个个地联系她的人脉。她的身份是文联副主席,是受人尊敬的作家,她的推荐,带着一种天然的公信力。她没有用“帮忙”的口吻,而是客观地介绍嘉秋的情况,以及她所看到的可能性。
“王老师,我知道您一直关注文化与商业的融合发展,我妻子许山晴执掌的嘉秋集团,目前在这方面遇到了一些挑战,但也存在着很好的整合机遇……”
“李总,嘉秋的那个文创园区项目,其实底子很好,只是缺乏一些更具前瞻性的运营思路,我觉得您在这方面的经验或许能帮上忙……”
她的语气不卑不亢,逻辑清晰,既展现了对对方的尊重,也明确表达了需求。很多人或许对纯粹的商业求助会有所顾虑,但对于萧秋的请求,却大多愿意给几分薄面,更何况,萧秋所指的方向,确实蕴含着商机。
许山晴看在眼里,心中的感动和震撼无以复加。她知道,萧秋为了她,放下了她一向珍视的某种疏离感,主动走进了她并不熟悉的、甚至有些污浊的商业世界边缘,为她披荆斩棘。
有一次,许山晴陪萧秋去见一位关键的投资人。那是一位以挑剔和眼光毒辣著称的老先生。席间,老先生有意无意地试探着萧秋,言语间带着对文人涉足商业的一丝轻慢。
“萧副主席,这商界啊,可不比您的文坛,讲究的是真金白银,刀光剑影,您帮许总,不怕误了自己的清名?”
许山晴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正要开口,却被萧秋轻轻按住了手。
萧秋端起茶杯,浅浅一笑,那笑容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卑不亢的气度:“王先生言重了。清名固然重要,但于我而言,更重要的是,我的妻子遇到了困难,我理当扶持。再者,文化与商业,并非水火不容。好的商业运作,可以为文化发展提供沃土;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让商业项目更具生命力。我相信,嘉秋有这个底子,也有这个潜力。我并非涉足商业,只是希望能搭建一座桥梁,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被更多人看到。”
一番话,不疾不徐,既表明了立场,又阐述了观点,还隐隐回敬了对方的轻慢,说得那位老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抚掌笑道:“好一个‘理当扶持’!萧副主席果然是性情中人。许总,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那次会面之后,那位老先生不仅答应了进一步了解嘉秋的项目,还主动帮忙引荐了其他几位重要的合作伙伴。
许山晴坐在车里,看着身边安静开车的萧秋,路灯的光透过车窗,在她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许山晴伸出手,轻轻握住她放在方向盘上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