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宅,书房。-p′f·w^x¨w`._n?e/t\
萧诚查看着罗尔夫先生与驻日美军沟通得到的信息。
果然不出所料,那位乔纳森局长从未想过,一个来自芝加哥的美国富商来见他,不是为了生意,而是另有目的。
听到罗尔夫对“觉醒丸”和“除倦觉醒剂”感兴趣,还热情地介绍起来。
在他看来,怀特工业集团是闻到了金钱的味道,想拿下美军的采购订单。
商人嘛,赚钱是本能。
当然,乔纳森局长能够如此坦诚地与罗尔夫交流,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始至终都不认为,现在驻日美军的行为有什么问题。
罗尔夫先生报告里面的内容,又一次刷新了萧诚的三观。
原来,驻日美军高层在获得日本人留下的大量库存“觉醒丸”和“除倦觉醒剂”之后,立即在美军士兵之中进行了试用。
使用效果令他们非常满意。
一粒小小的药丸,轻轻松松就能让一名疲惫不堪的士兵迅速变得精神饱满,能够继续进行六到八小时的高强度作战。
这在战场上能够起到的作用太大了。
那种高浓度的静脉注射剂,更是能让士兵变得极度亢奋,甚至对战斗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狂热。^x¢7.0!0+t¢x?t′.,c-o`m′
而根据移交的资料显示,这种注射剂就是日军为发动自杀式攻击的飞行员准备的。
美军高层觉得,战争后期日军能拥有如此多敢于发动自杀式攻击的飞行员,与这种药物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未来再次发生战争,美军也同样可以使用这种战场神器,将士兵的战斗力提升一个档次。
日本人留下的库存虽多,但总有用完的时候,而且,药物也存在有效期的问题。
因此,从日本人手中得到了全套生产工艺的驻日美军高层,己经在讨论正式将它列入军需物资清单,招标让药企生产,长期采购。
至于为何要大量投放到民间黑市,一方面是日本人留下的库存过多,如今又没有战争,与其放着过期,还不如卖掉。
另一方面,就不是经济上的考量了。
乔纳森局长告诉罗尔夫,他们在进行内部测试的时候,发现了这种药物的另一个神奇的功能。
那就是可以有效戒断大烟烟瘾。
美军做过实验,给长期吸食大烟的人注射了“除倦觉醒剂”之后,很容易就摆脱了对大烟的依赖。
当然,静脉注射的“除倦觉醒剂”成瘾性也很强,但它便宜啊。
按照乔纳森局长透露给罗尔夫的信息,美军按照日本人留下的工艺小规模试产过,每支“除倦觉醒剂”的成本仅为6美分,要是规模化生产,成本还能下降很多。_删′8*墈+书~罔¢ ,免~费·越\读¨
战败前,日本本土对大烟的管制还是很严的,但在朝鲜、满洲等殖民地,以及占领区,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于战败,有大量日侨从海外回国,这些人之中,就有不少染上了大烟烟瘾。
在如今的日本,要获取大烟难度很大,而且价格也很贵。
这些人,就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因此,驻日美军高层决定向日本民间投放“觉醒丸”和“除倦觉醒剂”,为大烟成瘾者提供廉价替代品。
在他们看来,这东西虽然也有成瘾性,但看起来对人体的伤害比起大烟要小得多。
无非就是亢奋而己嘛,精力充沛,正好加班加点工作。
哪像大烟鬼一个个萎靡不振。
看到这里,萧诚不禁苦笑起来。
没文化,真可怕。
用一种更强力的毒品去戒断较弱的毒品,这年代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是了,海洛因研发的初衷,也是为了戒断吗啡。
等到各国意识到海洛因其实是吗啡的升级版之后,为时己晚。
冰毒作为后世和海洛因并列的毒品之王,要压制大烟那点烟瘾,当然容易了。
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东西之前一首是军用,流入民间市场的时间还很短,长期使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引发的社会问题还不为人熟知。
这问题,如何解决呢?
萧诚在书房来回踱步,思考着对策。
现在根本就是官方行为,驻日美军不但将“觉醒丸”和“除倦觉醒剂”投放到民间市场,自己内部也同样使用。
而且,驻日美军高层并不认为自己正在做一件危害社会的事,相反,他们还觉得自己是在解决日本的社会问题。
甚至,还打算招标采购,让药企生产,在日军留下的库存耗尽之后继续供货。
事情上升到这种层面,后世打击毒贩的任何手段,都显得苍白无力。
更可怕的是,由于冰毒对大烟的强力戒断效果,在如今的日本又是合法药品,一旦卖到中国,很可能也会迅速蔓延开来。
这个年代的中国,抽大烟的瘾君子人数可不少。
等到意识到这是比大烟更可怕的毒品时,不知道己经泛滥成什么样子了。
要解决冰毒泛滥的问题,首先得让人意识到它的危害。
引起全社会的警惕,至少先将它列入毒品名录才行。
在后世,难道就没有冰毒、海洛因吗?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东西是毒品,除了极少数失能或者奇葩的国家,绝大多数正常国家对于冰毒、海洛因都是坚决禁止的。
无非是打击力度,量刑大小的区别罢了。
只要在日本将甲基苯丙胺列为毒品,全面取缔,其他国家自然也就知道,这东西是毒品。
要怎么做呢?
弄几个工具人,在公共场所过量注射“除倦觉醒剂”后暴毙,引发社会舆论,再加以炒作吗?
如果是后世,这方法或许有效。
可如今的日本,是处于占领状态的,政府在驻日美军的控制之下。
美军是知道这东西具有成瘾性的,美国国内也有很多瘾君子,用药过量死亡,对于美国人来说,司空见惯了。
几个日本人死于用药过量而己,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要想让驻日美军高层主动将甲基苯丙胺列入毒品名录,进行管制,这还远远不够。
美军自己也在用,十分熟悉使用之后的感受,在他们看来,过量用药而死,纯粹就是自己咎由自取。
而且,就算从外部施压成功了,美军也缺乏执行的动力。
要想真正让驻日美军大力禁毒,必须给他们一个更强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