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早己绝尘而去,山脚下只剩萧云和唐姝二人。!q\d?h~b_s¢.!c?o,m\
眼前这条所谓的“登山道”,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被前人踩踏出来的,一条蜿蜒向上的野径。
石阶高低不平,许多地方被雨水冲刷得露出了嶙峋的岩石,缝隙里顽强地钻出野草。
路面坑坑洼洼,有些地方看起来甚至需要手脚并用地攀爬一下。
偶有三三两两的本地人或装备简陋的登山爱好者擦肩而过,人迹算不上热闹,更显山林的幽静。
“走吧。”唐姝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她率先踏上了那条看起来就不太友好的石阶。
萧云看着那崎岖的路面,又看看唐姝轻盈的背影,认命地跟上,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明显的坑洼和松动的石块。
锻炼身体?我看是考验生存能力吧。
两人一前一后,沉默地向上攀爬。
只有鞋底摩擦碎石的声音、偶尔的鸟鸣和远处模糊的人声。
爬了一段,坡度稍缓,唐姝的脚步也慢了下来。
她看着路边一丛在石缝里开得正盛的紫色野花,目光似乎飘远了些,忽然开口,声音少了几分平日的清冷:
“小时候,我父母带我来爬过这座山。”
萧云正低头看着脚下,闻言有些诧异地抬头看向她的背影。.3\巴^墈~书*罔¢ ?首`发.
父母?记忆里好像很少听她提起家人。
这算是......分享?
他挑了挑眉,脱口而出:“所以你带我来这儿,是想回忆童年?”
话一出口,他脑子里立刻蹦出一个更“作死”的念头:难不成你是把我当爸爸了?
这念头让他自己都惊了一下,赶紧把这大逆不道的想法死死摁了回去,没敢说出来。
唐姝的脚步顿了一下,没有回头,但似乎微微侧了侧脸。
她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淡然,却带着一丝柔软:
“那时候,这路比现在还难走,父亲走在最前面开路,母亲拉着我的手。”
她没说更多,只是简单描述了一个画面,随即又迈开了步子。
山路依旧崎岖,两人保持着不紧不慢的速度。
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冠,爬了约莫一个小时,萧云感觉小腿开始发酸,气息也有些不匀。
就在这时,拐过一个弯,前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用粗糙石块垒砌的亭子。
亭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显得有些古朴,甚至有些破旧,但在这半山腰上,无疑是个绝佳的歇脚处。
“歇会儿。”唐姝言简意赅,率先走进了亭子。
亭子里很简陋,只有一条同样粗糙的长石凳。~卡.卡_暁·说¨枉. ¢庚¢辛/醉!筷!
唐姝拿出纸巾,仔细地擦了擦石凳,才示意萧云坐下。
她自己则走到亭子边缘,扶着粗糙的木柱,眺望着山下隐约可见的村子和更远处朦胧的城市轮廓。
萧云一屁股坐在石凳上,长长舒了口气,感觉酸胀的小腿得到了解放。
他拧开随身带的水壶,灌了几口水,山风吹进亭子,带着草木的清香和一丝凉意。
亭子里很安静,只有风声和远处模糊的鸟鸣。
萧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亭子边缘的唐姝身上,她站得笔首,马尾辫被山风吹得轻轻晃动。
或许是萧云的目光停留得久了些,唐姝似有所觉,微微转过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坐在石凳上的萧云。
西目相对。
山风似乎都安静了一瞬。
萧云心头一跳,下意识地移开了视线,假装低头整理自己的鞋带。
唐姝却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略显窘迫的动作。
十几分钟后,她清冷的声音打破了亭子里的寂静:
“休息好了?”
“嗯。”萧云赶紧抬头,胡乱应了一声。
“那继续。”唐姝收回目光,转身走向亭子出口,再次踏上了向上的石阶。
山路在亭子之后,变得更加陡峭难行。
石阶愈发残破,抬头望去,山顶似乎依旧遥不可及,隐没在缭绕的云雾之中。
萧云扶着膝盖,大口喘着粗气,感觉小腿肚子都在打颤,额头上汗水不断滚落,浸湿了额发。
他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喘息和难以置信:
“唐姝,这山也太高了吧?你......你小时候真能爬得了这个?你爸妈是超人吗?”
唐姝停下脚步,转过身。
她看了一眼几乎挂在旁边树干上喘气的萧云,又抬头望了望高耸入云的山巅,眼神里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
像是回忆,又像是一点......遗憾?
“没有。”她的声音在山风里显得有些轻飘,“小时候没登过顶。”
萧云一愣,随即恍然地点点头:“哦,那还好。我说呢,这么高的山,小孩子爬上来也太遭罪了。”
他扶着树干首起身,一个憋了很久的问题终于忍不住脱口而出:
“我说......唐姝,你到底是怎么想的?突然拉我来爬这种‘原始森林探险’级别的山?”
他指了指脚下布满青苔的乱石路。
“这就是你说的报答?我怎么感觉更像惩罚?”
萧云等了半天没等到回答,正想再追问,却见唐姝微微侧过一点脸,唇瓣似乎轻轻抿了一下,最终却只是淡淡地吐出三个字:
“没什么。”
萧云:......
他当然不知道。
就在几天前,唐姝在处理完一堆邮件后,难得地刷了一下手机。
一个情感类博主的推送文章恰好跳入眼帘,标题是:[爬山见人心:一段关系的微型试炼场]。
文章里煞有介事地分析:
“爬山的过程,像极了爱情。”
“开始时兴致勃勃,目标一致,憧憬着共同登顶的浪漫,然而,路途漫长,台阶无数,激情很快被疲惫消磨殆尽。”
“当体力透支到极限,人往往会暴露出最真实、最不加掩饰的本性——”
“是抱怨连连、指责对方?是体贴扶持、互相鼓励?还是干脆放弃、半途而废?这远比精心修饰的约会更能看清一个人的底色......”
当时,唐姝只是面无表情地扫了一眼,觉得这种类比过于感性化,缺乏严谨逻辑支撑。
然而,鬼使神差地,当她在思考如何报答萧云那晚的“挺身而出”时。
这座承载着她童年未竟遗憾的山,连同那篇荒谬的文章,就莫名其妙地浮现在了脑海里。
她想看看,看看当体力被这崎岖山路一点点榨干,当优雅的伪装被汗水浸透,当疲惫深入骨髓时......
萧云最真实的底色究竟是什么?
所以,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