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明看来,姐姐江津瑜看起来好像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御姐女神!
可实际上相处下来熟悉了之后,其实她并不像外表那么高冷,相反倒是很阳光、很热情。¢萝-拉^小\税? ·耕·辛-最¨哙`
这个妹妹江柔看起来倒是很文静、很可爱。
但是给杨明的第一感觉是,这就是个刁蛮任性的小公主。
江津瑜看着呆立当场的杨明,将还在抱着自己的妹妹给推到了一边。
语气有些严厉的说道:
“别没礼貌江柔,这是我的朋友。”
江柔没想到,一向对自己很好的姐姐居然发火了,于是赶忙收起了任性。
她对着杨明伸出了手,有些歉意的说道:
“不好意思哥哥,刚刚是我不对,我是江柔,很高兴认识你。”
“呃…你好……杨明。”
杨明说完,也朝着江柔伸手的时候,没料到江柔突然缩了回去。
缩回去的同时还对着杨明伸着舌头做了一个鬼脸。
杨明:????
他看着江柔调皮的模样,一时有些哭笑不得,僵在半空的手尴尬地的挠了挠头。
江津瑜见状,抬手轻轻敲了下妹妹的脑袋,
“又胡闹。”
江柔吐了吐舌头,躲到江承钧的身后,探出脑袋朝杨明挤眉弄眼。¨6?邀*墈?书\惘′ +已.发^布-嶵′薪¢璋!結/
江承钧笑着摆了摆手,
“好了好了,别欺负客人了,小杨,快坐,来喝杯茶。”
说着,指了指茶桌旁的空位,杨明连忙道谢。
小心翼翼的将装着青花罐子的旅行包放在一旁,在茶桌前坐下。
江津瑜熟练的泡了一壶茶,然后给几人倒上。
在给江承钧倒茶的时候,笑着开口说道:
“爷爷,杨明手上有个东西想让你给看看。”
“哦?那赶紧拿出来吧。”
杨明连忙点头,起身将旅行包打开,小心翼翼的取出用旧报纸层层包裹的青花罐子。
将罐子放在了江承钧面前的茶桌上,
“爷爷,您帮忙看看这个。”
江承钧接过罐子,仔细端详起来。
他用手轻轻摩挲着罐子表面,时而凑近仔细观察花纹,时而对着光线查看釉色。
江津瑜、江柔姐妹俩也围了过来,有些好奇的看着。
过了许久,
江承钧终于放下罐子,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嗯,这罐子不错,是大明永乐年间典型的青花连枝纹,无论是胎釉,还是成色都非常的好。”
“小杨啊,这罐子是哪儿来的?传递吗?”
没等杨明说话,一旁的江津瑜笑着开口了。′2-八\看·书`惘! -耕.薪?最,筷·
她仔仔细细的把前一天晚上和杨明一起去鬼市的事情说了一遍。
包括这个罐子有两个底款的事情也都说了出来。
当江承钧听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眼睛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杨明,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抑制的兴奋,
“你说这罐子有两个底款?快,再仔细给我讲讲!”
杨明点点头,将发现两个底款的事情和自己的分析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江承钧拿起放大镜,再次俯身细细查看罐子底部,嘴里还不时发出啧啧的惊叹声。
过了好几分钟,
他首起身子,推了推老花镜,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小杨分析的没错,镶嵌底款在我们这行很常见,但是都是做旧,这做新还是第一次见。”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这只青花罐应该是大有来头,民国时为了保存,所以做了个当时的底款。”
江津瑜一听爷爷也这么说,不禁多看了几眼杨明。
他带给她的震惊和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江承钧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小杨啊,你的眼光真不错啊,之前学过古玩这方面的知识?”
杨明笑着摇了摇头,回答道:
“爷爷,没学过,就是感觉有些不太对,也许是运气好,侥幸而己。”
他的话,江津瑜可不赞同,对于她而言,杨明所跟她说的第六感,简首出神入化!
江津瑜连忙补充:
“爷爷,你别听杨明说的,他就是谦虚!…低调!”
“其实……其实他是文物专家!”
杨明懵了,张大了嘴巴看着江津瑜。
江津瑜根本不敢看杨明,因为刚刚都是她一时兴起瞎编的。
江承钧和江柔也是一脸意外的神色,看向杨明异口同声道:
“文物专家?”
杨明被盯的有些肝儿颤,只好硬着头皮回了一个字:
“嗯。”
江柔的表情开始变化,由一脸的意外变成了一脸的不相信。
“哼,你是文物专家?狗都不……”
就在这时,江津瑜的声音响起:
“江柔,你不想要下个月的零花钱了吗?”
江柔立马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接着刚刚的话往下说:
“信!狗不信我都信!杨明哥哥一看就是学术非凡的栋梁之材!”
江承钧捋着胡须哈哈大笑,目光在杨明身上打量了一番,
“难怪,难怪!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眼力,原来是文物专家!”
“小杨啊,我这店里刚好有几件藏品拿不准真假,你要是不介意,帮我掌掌眼?”
几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哪里是拿不准真假啊,这分明是要考验考验杨明的能力嘛!
杨明额头冒出了汗,心里暗骂江津瑜坑人,不过自己有透视眼和鉴宝系统,应该问题不大。
嘴上只好硬撑,客气的说道:
“爷爷您客气了,我也就是略懂皮毛,咱们可以一起探讨,学习学习。”
江承钧笑着起身走到里屋,不一会儿抱出三个锦盒。
打开一看,分别是一鼎香炉、一柄玉如意还有一幅山水画。
杨明强装镇定,走到桌前。
江承钧一脸慈祥的笑容,有些期待的说道:
“小杨,这三件东西,你给掌掌眼。”
杨明点头,先是屏气凝神的使用透视看向了三件物品。
首先是香炉,造型规整,锈色层次分明,表面还有着斑驳的绿色铜锈,这是长时间氧化形成的。
接着又看向了玉如意,雕工虽然精湛却略显生硬,利用透视将其放大后,杨明竟然在云纹转折处发现了几处细微的钻头痕迹。
他心中一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再次将目光看向了最后那一幅画上。
纸张边缘泛着不自然的焦黄色,墨色乍一看浓淡相宜,可透视之下,墨迹杂乱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