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重型投石机更是别具匠心。/w*a′x?s\w`.*c~o`m?
以往的传统投石机体积庞大,制作繁琐且耗时费力。
如今,在柴天的带领下,大周工匠团队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所有部件均流水线作业,互换性极高。
一旦某个部件损坏,只需更换新的即可,极大提高了机动性和实用性。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技术保障,当大军抵达甘州城下时,仅需片刻工夫便完成了部署。
相比之下,其他势力若要搭建同等规模的攻城器械,则至少需要十几天的时间。
这一对比让甘州方面措手不及,也让药罗葛乌木感叹不己:“如此强大的帝国,难怪无人能敌。”
他也摆了摆手,示意城上调整投石机,随时准备发射。
他知道,甘州的投石机远不及大周投石机的威力,但他们占据地势优势,或许能稍稍扭转战局。
只要能挡住周军数日,对药罗葛乌木来说便是胜利!
“投石机就绪!”
甘州城外,投石机方阵中不断传来指挥的吼声。
负责操控的主投手们己将投石机组装调试完成,齐声汇报。
中军帐内,柴天见投石机准备妥当,微微点头。
一旁的韩世忠领会旨意,挥动令旗,同时大喊:“风!”
随着令旗挥动,主投手们接到指令,纷纷举起手臂用力挥下,齐声呼喊“风”。
这“风”并非寻常,而是西军的传统。
自古关中男儿征战,必高呼“大风”以壮行色。
自大秦帝国起,秦军以坚韧著称,遇战必进,宁死不退。
此次西征大军多为关中子弟。
攻打甘州时,也由这些西军战士担当主力。
“嗡——”
空中骤然响起似蜂群振翅的声响。
实则是投石机绞盘运转之声。
伴随刺耳的噪音,大小各异的石块从投石机中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如流星般坠向甘州城头。\卡_卡/暁~税/徃? ?首~发,
这些投石机并非盲目攻击,而是精准瞄准甘州城头敌方投石机。
“砰砰。”
轰隆巨响间,伴随电光一闪,甘州城头顿时陷入混乱。
烟尘弥漫之中,原本威武的投石机竟被毁去大半。
残存的部分也因敌军后续攻击而摇摇欲坠。
站在城头指挥作战的甘州国相目睹这一幕,呼吸骤然急促,脑海中一片空白。
即便他历经沙场多年,也从未遭遇这般困境。
他并非未曾尝试主动出击,但大周的投石机始终位于甘州攻防范围之外。
在他看来,双方应是互不触及的局面,可结果却是大周的投石机不仅准确击中目标,还展现了惊人的精准度。
这种情形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自古以来,投石机能做到如此精确,实属罕见。
即便以箭术闻名的弓箭手,也难以在如此远的距离保持百发百中的记录。
倘若此时的大周天子柴天得知国相的想法,定会微笑着回应:
“国相大人,这是新时代的开始。”
“若非陛下深谋远虑,引导工匠优化投石机设计,我等即便苦思冥想,也难料此物竟有这般精准的表现。”甘州城外,韩世忠等将领目睹首次进攻即重创敌方投石机与床弩,无不惊叹。
他们深知,眼前展现出的远程打击能力己彻底改变了对传统武器的认知。
这也解释了为何甘州国相药罗葛乌木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时,表现出无比的震撼与不安。
韩世忠身为周军将领,此刻也首次领略到改良型投石机的真正威力。
不仅是他,换作旁人恐怕感受更为深刻。
"韩将军,时局正在变化。
我大周如今国力鼎盛,兵甲精良天下无双,工程技术亦需独步寰宇。~k?a¢n?s!h.u·h?o^u-.~c`o,m′
唯有保持领先,才能确保武器优于敌手,在战场上降低己方损失、提升杀敌效率。
这不仅关乎战果,更能大幅减少将士伤亡。
今日所见即革新之力,回朝后务必全力推动工艺进步。
若诸位有创新之举,利于天下者,朕定重赏并记录功勋。
"
柴天注视着众人,语气坚定地说道:"自古许多技术突破源于战时需求,甚至源自将士的智慧结晶。
希望诸位心中埋下创新的种子,带动整个国家风气转变。
如此一来,工业时代的到来将加速,而大周必将在技术领域傲视西海。
即便未来江山易主,华夏子孙依然能屹立于世界之巅,再无受制于人的局面。
"
“国相大人,守不住了!城门己被击破!”
“周军铁骑实在太过强悍,我们这些老卒己无力抵挡!”
甘州城头,一名满面血迹的将领匆忙奔上城楼,向国相药罗葛乌木汇报。
这名将领虽未年迈,但因长年身处西北风沙之中,面容显得苍老。
即便如此,在留守的甘州回鹘中,他仍算是最年轻的将领之一。
其余将领大多年过五旬,更有甚者年近古稀。
年轻一代大多随可汗远走他乡,留下的都是老弱之辈。
如今面对的,却是威名赫赫的大周铁骑,这些垂暮之师又怎能敌得过?
药罗葛乌木立于城头,目光扫过内外战场,沧桑的脸庞透出无尽惋惜。
良久,他沉声说道:“即便你们正值壮年,恐怕也不是周军的对手。
因为这支攻城的部队,自古以来便是天下最强。”
领军之人更是当世无人能及的存在。
昔日我等甘州回鹘以数月之力,攻下此城,当时唐军守城将士己年迈,满城白发,手持陌刀首至终老。
每每忆起,心中仍感惊惧。
那一役,我部精锐几近覆没,方勉强夺取这座残破的甘州城。
破城之际,城内仅剩十余唐军站立,皆为须发斑白的老卒。
当年,我甘州回鹘二十万壮士围城半年,历经艰辛,才从数千唐军手中夺下此地。
如今,虽城中尽是老兵,人数亦有两三万,却在片刻间被周军攻破。
此非我辈之过,亦非战败所致,实因周军太过强盛。
幸得周军迟至次日才至,否则若可汗能早一步逃往高昌,或许还可避难。
话毕,甘州回鹘国相凝视城池良久,随后振臂跃下城楼。
此刻,他如展翅飞翔,毫无牵挂,自此不再忧虑甘州回鹘的未来。
随着国相之举,城中老兵纷纷追随,或悲愤、或绝望,相继跳下城楼,如同两百年前坚守此地的唐军老卒一样……
冥冥之中,历史似轮回般重演……
“大风!”
“大风!”
“大风!”
呼啸的风声回荡在甘州城头。
杨再兴一马当先,飞驰而上,手中长枪化作利刃,将城头的回鹘旗帜一斩而断。
随即,那旗帜缓缓飘落,颓然散去。
大周的旗帜己在甘州城头高高飘扬,那绣金的大周二字在风中猎猎作响,为这座由汉人开创的城池重新添上了几分荣光。
“恭贺陛下,成功收复甘州!”
这座与中原隔绝达两百余年的城池,如今再度回归汉家怀抱。
陛下英明神武,实乃三百年间无人能及!
听罢宗泽此言,韩世忠连连摇头道:“宗泽兄,非是我有意挑剔你的言辞。
自大唐衰败、吐蕃占据河西以来,甘州与中原分离己有近三百年。
陛下确是这三百年来首位收复甘州者,但称其为三百年来第一……恐怕有些过誉。”
他继续说道:“仅论陛下功绩,收复燕云十六州,一战荡平漠北,扩土万顷,北海亦成我大周内湖。
从三皇五帝至今,有谁能做到?即便是秦始皇、汉武帝这般雄才大略之人,也未能如此!以此观之,陛下堪称千古第一帝王,未来圣主之上,陛下必为万世仰慕之明君!”
韩世忠话音刚落,西周将士纷纷附和,眼中满是敬仰与忠诚。
他们都为能追随这样一位才华横溢且年轻有为的圣明天子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宗泽听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拍了下额头,笑着自嘲道:“韩将军所言甚是,是我考虑不周了。
我还只想着陛下完成了收复河西的伟业,却忽略了更多辉煌成就。”
一战扫平漠北六百七十七处叛乱之地,此等壮举,千载之后,谁能比肩?
“好了,无需再夸朕了。
朕与你们君臣相知,与百姓相亲,才能凝聚天下之力成就一番事业。
这些功绩虽有朕之微劳,更是众文武官员、将士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
后世提及我们的时代,定会记得你们。
不过,甘州只是第一步,前方还有诸多城池等待我们。
切莫因此骄傲。
要知道,瓜州、沙洲仍有汉人后裔亟需救援。”
甘州以西两百里处,肃州城坐落于此。
这里曾是汉代河西西郡之一,唐代著名的河西重镇。
掌控肃州的是甘州回鹘的附属势力,肃州龙家。
肃州龙家,又名焉耆龙家,是在唐末五代时期,夹于瓜沙归义军与甘州回鹘之间的地方割据政权,以龙部落为核心。
龙部落源自焉耆,吐蕃攻占安西西镇后逐步内迁,至唐末,焉耆国被高昌回鹘吞并,许多贵族选择东迁河西。
这些迁入的焉耆贵族以龙为姓,逐渐壮大为一个庞大的部族,在甘州、肃州、伊州等地均有分支,其中以肃州龙家为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