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我千古一帝的身份,被曝光了 > 第78章 赤胆忠心

第78章 赤胆忠心

长孙皇后腕间的珍珠璎珞轻响,素手握着团扇缓缓摇动,扇面上的湘妃竹骨映着烛火明明灭灭。¨搜%搜\°小???说+?#网? £ˉ?无^错#内μ容>

她朱唇微启,声音婉转却暗藏锋芒:

"那匪患又该如何解决?流民之中鱼龙混杂,难保没有铤而走险之徒占山为王,扰得地方不得安宁。

"

话音未落,团扇轻挥,卷起的微风拂过案上奏折,将未干的墨迹吹得微微晕染。

诸葛明向长孙皇后行礼,恭敬道:“皇后娘娘所言极是。臣会在各州县组织乡勇,挑选精壮男子进行训练,发放兵器防具。

同时,张贴告示,凡愿意弃暗投明的匪寇,既往不咎,还可编入乡勇,获得安家费。

对于顽固不化的匪首,则联合周边州郡的官军,进行围剿。

另外,深入了解匪患根源,若是因灾荒逼迫百姓落草,便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如此才能斩草除根,还地方安宁。”

天玄帝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赏,但语气依旧冷峻:“说得倒是头头是道。可这天下州县,吏治腐败已久,官员贪墨成风,你如何确保手下官员能实心任事,不中饱私囊?”

“陛下,吏治清明,方能政通人和。”诸葛明神色严肃,“臣会首先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为下属树立榜样。?x/i?n.k?s·w+.?c?o·m\

同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官员的政绩与升迁挂钩。对于救灾款项和物资的发放,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由德高望重的乡绅和百姓代表参与监督,每一笔支出都记录在册,张榜公示。

一旦发现有官员贪污,严惩不贷,绝不姑息,以儆效尤。此外,定期对官员进行培训,宣讲为官之道,让他们明白,只有心系百姓,才能对得起朝廷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

袁泽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忍不住补充道:“父皇,儿臣以为先生所言极是。吏治若不清明,再好的政策也无法落实到百姓身上。儿臣日后若有机会治理一方,定会借鉴先生的方法。”

天玄帝看了一眼袁泽,又将目光转回诸葛明身上:“听说你在东宫,协助太子处理了不少事务。依你之见,太子袁泽此人,能否担得起储君之责,将来承继大统?”

这个问题一出,整个大殿的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袁泽脸色微变,额头冒出细汗,他望着诸葛明,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一丝不安。

诸葛明再次行礼,言辞恳切:“陛下,殿下天资聪颖,且自天幕之事后,勤奋好学,心怀天下。在处理东宫事务时,殿下明察秋毫,体恤民情,对臣提出的建议虚心接纳,从善如流。-?o咸1鱼2看′+.书$ ?§最?t`新¥章=节?×更}新,快¤¨

更难得的是,殿下有一颗仁爱的心,始终将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臣相信,在陛下的教导和诸位大臣的辅佐下,殿下定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开创盛世,不负‘昭文帝’之名。”

诸葛明话音一顿,抬起头时目光坚定如炬,眼中闪烁着令人信服的光芒:

"臣还记得上月,殿下听闻城郊流民冻饿而死,当即摘下身上御寒的狐裘命人送去,又连夜亲自拟定赈灾方案。那方案虽略显稚嫩,但字里行间皆是对百姓的拳拳之心。

"

他微微侧身,看向一旁神色紧绷的袁泽,

"这些时日,殿下与臣走访民间,倾听百姓诉求,甚至乔装成商贾模样,深入了解市井交易的利弊。他曾对我说:'若不能让百姓吃饱穿暖,即便贵为天子又有何用?'这般仁心,正是明君之根基。

"

天玄帝听闻此言,手抚龙椅扶手的动作微微一顿。他凝视着自已的儿子,记忆中那个总爱躲在御花园追蝴蝶的孩童,与眼前这个神情紧张却又强装镇定的少年渐渐重叠。

长孙皇后手中的团扇悄然停住,珍珠流苏垂落在膝头,她看着儿子的目光里泛起了盈盈水光——作为母亲,还有什么比亲眼见证孩子的成长更令人欣慰?

袁泽此时喉头发紧,心中既感动又忐忑。感动于诸葛明对自已的认可与支持,忐忑于父皇那捉摸不透的态度。

袁泽挺直脊背,声音虽有些轻却字字清晰:

"父皇,儿臣从前不懂事,只知玩乐。但那天幕中的'昭文帝',让儿臣明白肩上的责任。儿臣愿以他为榜样,刻苦学习,努力成长,若有负父皇期望,甘愿受罚!

"

天玄帝沉默良久,大殿内只余烛火摇曳的光影。良久,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语气却比先前柔和了许多:

"起来吧。诸葛卿家所言,朕记下了。泽儿,记住今日之言,莫要辜负了这份期许。

"

天玄帝盯着诸葛亮微微颔首,眼中赞赏之意更甚,他轻抚着龙椅扶手,声音里带着几分期许:“诸葛卿家果然名不虚传,有如此大才,留在东宫实在屈才了。朕有意让你入朝为官,协助朕处理军国大事,不知卿家意下如何?”

诸葛明却不慌不忙,深深伏地行了大礼,语气诚恳而坚定:“陛下厚爱,臣感激涕零。只是臣虽略有薄才,却深知朝堂波谲云诡,以臣目前的能力,贸然进入朝堂,恐难担此重任,误了陛下的军国大事。再者......

他稍稍停顿,抬眼望向龙椅上的天玄帝,目光坚定而温和:“再者,臣以为,朝堂之上能人辈出,皆可为陛下分忧。臣愿守着东宫一隅,为太子殿下扫平障碍,待他日殿下羽翼丰满,能独当一面,臣便也算尽到了辅佐之责。如此,于国于君,亦是贡献。还望陛下体谅臣之苦心,收回成命。”

天玄帝闻言,眉头微蹙,似有不悦:“你这是不愿为朕所用?”

诸葛明连忙叩首:“陛下误会了!臣自当为陛下、为江山社稷肝脑涂地。只是臣深知自身所长,更适合在幕后辅佐太子。

太子殿下乃储君之尊,未来要肩负起治理天下的重任,臣愿做他身前的铺路石,助他早日成长为一代明君。

如此,方能更好地为陛下分忧,为江山稳固出力。若臣贸然进入朝堂,一来恐因能力不足误了国事,二来亦会辜负太子殿下的信任。还请陛下成全!”

长孙皇后见状,轻轻放下手中团扇,柔声道:“陛下,诸葛先生一片赤诚之心,只为太子与江山着想。且太子能得此良臣尽心辅佐,亦是我朝之幸。不如便顺了他的心意?”

天玄帝沉思良久,神色终于缓和下来,轻叹一声:“罢了罢了,难得你如此忠心。既如此,朕便准了。但日后若有需要,你不可推辞。”

诸葛明大喜,重重叩首:“谢陛下!臣定当铭记陛下恩典,此生此世,必为太子、为陛下、为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