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十年过去。*幻^想,姬! ¨已_发^布¨最!新~章~节`江南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涝,千里泽国。朝廷赈灾的粮食和银钱源源不断运来,萧景炎派了得力干臣坐镇。然而,水患之下,人心浮动,宵小之徒亦趁机作乱。
一个临时搭建的粥棚外,排着长长的灾民队伍,人人面有菜色,眼神麻木。负责施粥的小吏有气无力地搅动着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汤。
“官爷...行行好,多给一勺吧...家里孩子饿得首哭...”一个抱着婴儿的妇人哀求道。
“滚开!一人就一勺!这是规矩!再啰嗦滚出去!”小吏不耐烦地呵斥。
不远处,几个穿着体面、但眼神闪烁的人聚在一间还算完好的屋子里,门窗紧闭。为首的正是本地负责采买赈灾粮的胥吏头目,姓贾。
“贾爷,放心吧!这批‘陈米’掺进去,神不知鬼不觉!账目都做平了!上面拨下来买新粮的钱,足够哥几个在金陵再置办两处宅子了!”一个尖嘴猴腮的账房先生谄媚道。
贾胥吏摸着下巴,眼中闪着贪婪的光:“嗯,做得干净点。王钦差虽然厉害,但这洪水滔天的,他哪能事事亲查?只要糊弄过这一阵...嘿嘿。{?;新?¢完D}^本\神.站[} (追_最@新%¨~章D节-?”他端起酒杯,“来,哥几个,提前庆贺一下!这水啊,淹得好!淹得妙!”
“淹得好?淹得妙?”一个清冷的女声突兀地在门外响起,如同冰水浇头。
“谁?!”屋内几人吓得魂飞魄散,猛地站起!贾胥吏更是打翻了酒杯。
门无风自开。一个戴着斗笠、穿着深青色布衣的女子站在门口,雨水顺着她的笠檐滴落。正是苏小小。她一路行来,所见灾民惨状触目惊心,而这间屋子里弥漫的酒肉气息和贪婪话语,更是令人作呕。
“你...你是什么人?敢擅闯...”贾胥吏色厉内荏地喝道,手摸向腰间——那里挂着一把装饰性的佩刀。
苏小小看都没看他,目光落在桌上摊开的账本和旁边几袋散发着轻微霉味的米样上。她的精神力早己将屋内的一切探知清楚。
“陈米充新,霉粮赈灾。克扣银钱,中饱私囊。”苏小小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如刀,刺入几人心中,“水淹千里,饿殍遍地,在你们眼里,竟成了发财的良机?”
“放屁!你血口喷人!”尖嘴账房跳起来,“这是污蔑朝廷命官!来人啊!把这个疯婆子拿下!”
然而,外面只有哗哗的雨声,无人响应。\t*i^a\n*l,a,i.s,k/.?c.o?m¢
苏小小缓缓走进屋内,雨水在她身后留下一串湿痕。她走到那几袋霉米前,伸手抓了一把。米粒颜色灰暗,散发着淡淡的霉味。
“既然觉得这米好,”她抬起头,目光冰冷地锁定贾胥吏和那账房,“那你们就自己尝尝吧。”
话音未落,贾胥吏和尖嘴账房只觉得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扼住了他们的喉咙!嘴巴不受控制地张开!苏小小手中那把发霉的米粒,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操控,分成两股,精准地、强硬地塞进了他们大张的嘴里!
“唔!唔唔!”两人惊恐地瞪大眼睛,拼命挣扎,想吐出来,却感觉那米粒如同活物般,硬生生往喉咙深处钻去!
“咳咳...呕...”霉味和窒息感让他们涕泪横流,剧烈地咳嗽干呕。但更多的霉米还在源源不断地强行塞入!
旁边其他几个胥吏吓得瘫软在地,屎尿齐流,看着贾胥吏和账房先生如同被填食的鸭子,脸色由红变紫,眼珠凸出,喉咙里发出可怕的“嗬嗬”声,身体痛苦地蜷缩抽搐。
“饶...饶命...”贾胥吏用尽最后力气挤出几个字,眼中满是绝望的哀求。
苏小小眼神没有丝毫波动:“百姓吃下的每一粒霉米,都是你们的罪孽。今日,你们也尝尝这‘发财粮’的滋味。”
塞米的速度骤然加快!贾胥吏和那账房身体猛地一挺,双手死死扼住自己的脖子,眼珠几乎要瞪出眼眶,脸上布满青紫色的血管,在极致的痛苦和窒息中,身体剧烈地抽搐了几下,便彻底瘫软不动了。嘴角还挂着几粒灰白的霉米。
屋内死寂一片,只剩下雨声和另外几个胥吏牙齿打颤的声音。
苏小小看都没看地上的尸体,目光转向墙角一个巨大的樟木箱子——那是他们还没来得及转移的赃银。她走过去,打开箱子,里面是白花花的官银。
她随手拿起几锭,掂了掂。然后,在剩下那几个吓破胆的胥吏惊骇的目光中,她对着那箱银子挥了挥手。
箱子里大半的银子瞬间消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
“剩下的,”苏小小指着箱子,“抬出去,交给外面施粥的管事,当众登记入赈灾账册。告诉王钦差,就说...是‘土地爷’显灵,看不惯有人糟蹋粮食,收走了贪心鬼的性命,留下了该用的银子。”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
“是...是!神仙饶命!小的们一定照办!一定照办!”几个幸存的胥吏磕头如捣蒜,几乎吓疯了。
苏小小不再理会他们,转身走出屋子,重新戴上斗笠,深青色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茫茫雨幕和混乱的灾民营地之中。
片刻之后,粥棚那边传来巨大的骚动和难以置信的惊呼声。有人抬出了装着银子的箱子,有人发现了贾胥吏和账房的尸体。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土地爷显灵了!收了贪官的命!给咱们送赈灾银子来了!”
王钦差闻讯匆匆赶来,看着那箱银子,听着胥吏们语无伦次的描述,再看着灾民们眼中重新燃起的、近乎虔诚的希望之光,这位素来刚首的钦差,也不禁对着那破败的土地庙方向,深深作了一揖,喟然长叹: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民心所向,即为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