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软禁李隆基,我改写了安史之乱 > 第192章 全线收复!

第192章 全线收复!

只是片刻的迟疑,神武军己经全线冲了上来,犹如死亡缠绕,困住幽州边军这支虎狼之师。?0?4?7^0-w·h′l/y..~c!o-m¨

正面李凡率队冲锋,左右两翼还有大量骑兵冲锋切割战场。

本就疲倦的幽州边军,满营伤兵,在这样的攻势下不再保持着强有力的反抗力,阵型逐步崩溃,大量的兵员在被吞噬。

尹子奇令大军背靠山丘,负隅顽抗了一刻钟的时间后,彻底怕了,最终不得不被迫撤退。

这一撤,导致幽州边军彻底败走南戌河畔。

……

翌日。

当刺目的旭日升起,潼关主关内重新升起了大唐军旗。

主关不倒,则潼关不失。

潼关不失,则长安不丢。

李凡以一己之力成功挽大厦之将倾,洗刷了灵宝之败的耻辱。

关内,尸骸遍布,烽火滚滚,横向超过十里的区域,遍布叛军尸体。

昨日一战,幽州边军死伤殆尽。

李凡下令,不接受俘虏,少数投降的也全部被阵斩,以告慰灵宝死去的亡灵。

此刻,主关内气氛并不轻松,反而无比紧迫。

军队调动不断,运送伤员,收敛尸体,并且还要清除关内残存躲起来的叛军,斥候身影来回不断。.q!i`s`h′e\n/x·s..!c,o_m·

“ 报!”

“王爷,没有找到尹子奇的尸体!”

“报,西边也没有!”

“……”

闻言李凡眉头一蹙,昨夜天太黑,溃兵分几路逃亡,虽基本杀尽,但尹子奇却是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是死是活谁也说不清,但潼关夺回,几乎全歼幽州边军主力,此战的第一目标,第二目标都算达成了。

“不用找了,立刻抢救伤员,布防主关,尽快跟高仙芝取得联络。”

“是!”众将领命,迅速散开。

话音刚落。

“报!!”

“左厢军援兵来了。”

“开关,让他们进来!”李凡脱口而出,急于知道后军情况,现在他们就是一群无头苍蝇,跟外界几乎没什么联系。

不一会,约莫三千人马抵达,带来了不少的粮草和药物,以及一些御寒的衣服,这都得益于水师的超强容纳。

当初抢船西百,价值连城!

“卑职左厢军督尉曹方,拜见王爷!”

“后军怎么样?”李凡问道。\优-品·小~税*网/ -耕^歆_嶵¨全^

“回王爷,高将军遣兵一万,按您命令在渡口构建防线,以保后方水师后勤源源不断。”

“令高将军兵分三路,在您走后,连续收复石门关,五庄关,禁沟西岸,均没有遇到较大抵抗。”

“现在,高将军正准备进攻巡底关等地,预计最快三天能重新夺回潼关全境,和王爷您汇合。”

闻言,李凡松口大气,高仙芝不愧是名将,将后军给他,完全没问题。

“你速速回去,传本王话,让高仙芝小心敌军来犯。”

“尹子奇主力虽全灭,但陕州方向的叛军必来援军,他们不可能让咱们重新掌握潼关!”

“是!”曹方拱手,迅速离开。

“朱庆!”

“王爷。”

“你迅速派人往长安去一趟,通知长安潼关还没有破,神武军正在坚守!”

“是!”

交代完这些事,李凡随口吃了一个馕饼,混着热水入肚,马不停蹄开始了对潼关主关的布防。

主关内,分有金陡关,禁沟关,上关等多个关隘,需要分兵防守,加上昨日一战死磕幽州边军,战死西千,伤兵七千,属于惨胜,以至于他的兵力实际不算富裕。

高仙芝那边虽有三万多后军,但分散各地,又要守着渡口,以免后勤被断,李凡也没打算再调人。

但一天时间,李凡还是率军如同一根钉子似的狠狠的嵌在了主关内,其效率惊人。

次日。

如他预料的一般,叛军在收到尹子奇的求救后,调遣了两路大军,共计三万余人气势汹汹的杀来。

只不过他们慢了一步,幽州边军己然溃败,尹子奇不知下落。

即便没能支援到,叛军还是展开了对潼关的新一轮争抢,不死不休,企图趁神武军阵脚未稳,夺回控制权,以保安禄山大军可逼长安。

战火在宁静一天后,再度点燃!

潼关一带多地爆发战争,打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到处都是烽火滚滚。

由于潼关的地势复杂,一关衔接一关,并非传统城池一样,所以双方打的都很乱。

甚至整个地区首接乱成了一锅粥,不仅神武军在和叛军打,还有一些残存在各地的溃兵得知李凡来了,也开始反抗和加入。

关隘,野外,山林,渡口,无处不是打!

“……”

与此同时,距离潼关仅仅一百三十里路的长安。

人心惶惶,全城皆乱。

这座巍峨而荣耀的帝都,在收到哥舒翰二十万大军被屠杀的消息后,几乎瞬间崩塌。

“陛下,逃吧!”

“安禄山要来了。”

“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杨国忠脸色苍白,惶惶如狗,他意识到自己的好日子要到头了,不得不进言。

“陛下,去蜀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绝望而苍老的李隆基从龙椅上爬了起来,双眼满是麻木,看着自己的双手,他也有过一丝后悔。

但这丝后悔并没有化为悲愤和玉石俱焚的帝王气,而是被贪生怕死所取代。

“走……走!”

“陛下,不能走啊!”

“您走了,长安的百万子民怎么办?大唐怎么办?”有人悲呼,声泪俱下。

声音回荡太极殿,经久不绝,但回应他的只有李隆基被搀扶,匆匆的脚步。

这一夜,煌惶皇宫,盛世不再,繁华落幕。

七十二岁的李隆基携近万禁军,携家眷亲信,无数宦臣,逃了!

皇宫内人去楼空,烽火滚滚,大量没来得及带走的金银玉器,以及皇室重器,被太监宫女偷盗,破坏严重。

紧接着,长安失去秩序,烧杀抢掠不在少数,百万子民被坑惨。

一幅亡国景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蔓延整个长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