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一年春
黄陂镇不大,就连茶楼也只有一家,不过平日里黄陂镇有钱有闲坐在茶楼逍遥的人也不多,倒是能满足消费需求,前提是这茶楼没有被人包下。′w·a_n\z~h?e*n.g-s¨h`u?.′n/e¨t.
而今日黄陂镇为数不多的茶客们就很烦了,因为这唯一一家茶楼居然还被人包下了。
一打听才才知道,是那支昨日才到的游商队伍,因为不日就要往边关去所以才包下这茶楼,让队伍里的伙计们好好享受一番。
要知道茶叶这东西但凡品质好点,在中原算是金贵之物了,更别提往边关去,听说在羌芫那些蛮夷之地,就算是茶叶碎末子也能卖出高价来,游商队伍到了关外估计想喝口茶也不容易。
可就算知道种种理由,茶客们还是很不爽,你一支游商队伍能有多少人啊,用得着包下整个茶楼吗?
要茶楼老板来说的话:那还真用得上。
此刻两层不大的茶楼里坐满了人,游商队伍的老大给的太多了,因此提出他们想自在一些,让掌柜和伙计都歇上一日时,掌柜答应得毫不犹豫。
所以现在整个茶楼里都是自己人,万凤来带着两个谢映阳和章葮占据了一张桌子,正悠然自得地夹着花生米吃。′4`2`k*a^n_s,h?u?.¨c/o+m/
经过数月的磨炼,两个小姑娘早已不同往日,气质沉静目光锐利,知道万凤来不喜欢太吵闹,两人便不怎么说话,偶尔二层的兄弟们太吵了,两个小姑娘视线一扫便能让大家自觉降低音量。
凌梦白上楼的时候恰好看到这一幕,尤其关注的看了谢映阳好几眼,心中对二师姐的佩服更上一层楼。
看看,看看,当初那个刺头一样的谢三小姐可谓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呢。
她看到了谢映阳,对方自然也注意到了她,两人的视线自然而然对上了,以前一看到她就有各种情绪波动的小姑娘,此时却只露出少许复杂的表情,见她直接坐到了自己这一桌也没说话,只提壶给她斟了一杯茶,这才轻声唤道:“嫂子。”
“嗯,三妹。”她笑笑回应,瞥到章葮嘴巴长得能塞下一颗鸡蛋,顿觉十分有意思,“怎么?你的小伙伴还不知道你的身份啊?”
万凤来懒懒捏掉一颗花生皮,将白生生的花生塞进嘴里才解释:“我不让她说的。”
说着挥挥手对谢映阳道:“你们去边上说话吧。?齐¥盛??小?1°说`%<网a ?}无*错?内e容(%”
谢映阳和章葮应诺了一声齐齐起身,两人也没走远,坐到了二层沿街一层的另一个角落里,凌梦白注意到两人一坐下谢映阳就迫不及待的和章葮头碰头说着什么,显然小姑娘依旧是个急性子,只不过学会了控制。
“二师姐,你真棒。”她举起的大拇指,真心实意的夸赞。
万凤来摆摆手:“与我关系不大,在外跑商遇到的事可比困在后宅多得多,事教人,成长快得很。”
瞥一眼两个小姑娘:“两孩子根骨都很不错,可惜章葮以前日子太苦多少上了根基,就算用心调理终究也很难回到巅峰了。”
点点头,这一点她不意外,学武和启蒙一样都要从小抓起,章葮是小乞儿,又哪里有早早习武的机会,不过他更看重的是她的脑子,小小年纪就知道恩威并施,还懂得把帮助自己的人摘出去……这样的人很适合做老大。
想到这她抬眸看向二师姐,有些问题不需要诉诸于口,万凤来轻轻一笑:“一切都好,放心。”
说着又看了一眼章葮:“不过这孩子暂时还没有……济世之心,等我再带着一段时间看看。”
“接下来你们要往关外去了?”
“嗯。”
“如今的羌芫可未必会好好招待大晟朝的游商了。”她难掩担忧。
虽说这一趟是早就有计划的,但现在两方的关系太过紧张,羌芫可没有什么道义可言。
万凤来却浑然不惧:“无妨,我心里有数。”
“那我在此以茶代酒,祝二师姐一路顺风。”
茶杯碰撞的清脆声响起,凌梦白留下一封信后便匆匆而去,她事情多时间紧,说走就走没有多少留恋,因此也不知道谢映阳看着自己的背影,神色中难得露出几分惆怅。
“想回去看看的话,下午可以过去。”万凤来将小姑娘的神色尽收眼底,不动声色的开口。
谢映阳怔愣住,眼神明显挣扎,但好一会后她却还是摇摇头:“现在我最好不要和家中牵扯上。”
“很好。”万凤来十分欣慰,“忍得一时是为了更大的天地,这个道理你是真的懂了。”
……
游商们在黄陂镇休整了两日便再次出发,在镇子上引起的些许波澜很快平息,最终了无痕迹。
又过了五日,游商队伍到了潼关,万凤来十分熟门熟路的清点了礼物去拜访此地官员,“恰好”偶遇了谢玉平,那封信便随着一次擦肩而过交接完毕。
谁也不知道信中写了什么,谢玉平在深夜看完之后,沉吟片刻撕下一小块纸条收进怀里,将其余部分扔进篝火中,盯着全部烧干净之后又借添柴时扒拉了一下,灰烬散开再被鞋底磨蹭几下,真正的一丝痕迹都无。
游商队伍只在潼关停留了一日便出关去了,离开时正值谢玉平的小队在城门上值守,他站如青松,唯有视线悄悄落在下方那支队伍上,可惜距离甚远并不能看清楚队伍里的成员,直到整支游商队伍都消失在远方他也没能找到三妹。
最终谢玉平只能在心中默默祝福,祈祷三妹一路平安。
年关过去,天气又一天天暖和起来,但早晚气温依旧寒冷,凌梦白一早来陪老太太吃过饭,此时两人围在熏笼边上聊天,说起边关战事,她十分肯定:“只等冰雪彻底消融,羌芫必然卷土重来。”
老太太轻叹:“昨日镇上那家黄员外的夫人来找我聊天,她的大儿子在京中谋了差事,传回信来说朝廷打算议和,还说之后边关会重新开市,她拿不准这事儿,知道我们是从京中出来便来问我。”
“祖母是如何回答她的?”
“只说已经离京数月,并不清楚这些。”老太太再次长叹,“可议和……养虎为患,养虎为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