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军统领,不是他们这些寻常百姓可以笑话的。!g+u+g+e\y/u_e!d?u·.?c.o?m·
站在街口看了会儿热闹,不好过去,顾佑安扭头和郭素两人绕了一条街过去。
绕到南街那头,顾佑安回头瞧,后头韩家门口的街道上还堵着,可见韩家老爷子在松江城的人脉有多宽。
多瞧了一眼,瞧见韩掌柜身穿一身孝衣从大门里出来迎客。
“咱们走吧。”
开春了,平安镖局也要出镖了,按说昨日他们就该护卫商队离开松江城,因韩家的缘故,今日都还未动身。
郭元春道:“韩家老爷子前天晚上没了,松江城里许多行商的人家最开始做这门生意的时,大多都受过韩家老爷子的好,若是不在就算了,既在松江城,肯定要去送韩老爷子一程。”
“松江城里就韩家的药行生意做得最大,走商的人家大多是去韩家拿的药材吧。”
“说的正是,就说咱们家隔壁那户人家,原来是韩家药行的掌柜,做得久了,懂行了,就出了韩家自己做,韩家也没挑他们家的理,他们家去韩家采买药材韩家也来没有为难过他们一家。-n^i?a′o^s/h^u_w/.¢c_o/m¢”
郭家来松江城不到两年,因做的是镖局的生意,跟走商的人家天长日久处着,也知道许多韩家的事。
郭元春请顾佑安进屋喝茶,顾佑安坐下便问道:“我记得韩老爷子有五个儿女?”
郭素顺手给顾佑安倒茶,不等郭元春开口,接话道:“好像是一女四个儿子?”
郭元春:“韩家老爷子的女儿嫁到关内去了,家中四个儿子,小的两个不中用,都是吃闲饭的,只大儿子韩江北,和二儿子韩江南最有出息。”
“兄弟俩各自管着一摊子事儿,韩江北给韩老爷子打下手,管着采购药材和家里的药行、田地等生意,韩江南也就是韩掌柜的,主要管带商队跑商的生意,一年总要跑一两趟关内。*k?u?x*i-n?g~y!y¨.·c\o+m^”
韩家两兄弟听起来各司其职,把韩家打理得兴旺发达,顾佑安笑问:“我听说韩掌柜的是庶子?”
“没错,是庶子,韩掌柜的生母是胡人,生下韩掌柜后没两年,那支部落搬去草原,韩掌柜的生母跟部落走了,把韩掌柜留在了韩家。”
韩掌柜的身世在松江城不是什么秘密,稍打听打听都能知道。
顾佑安端起茶喝了一口,嘴角微微翘起。这韩家老爷子没了,也不知韩家两兄弟是不是还能互相友爱,为了家族发展互帮互助。
如同顾佑安揣测的那般,韩家还真不安稳,韩老爷子死了还没两天,丧事都还未办完,韩家四兄弟已经因分家产的事争执过一回了。
按规矩,老大韩江北是嫡长子,他该占七成的家产,包括韩掌柜在内的三兄弟是次子,还是庶子,该一起分剩下的三成财产。
韩家老太太还在,昨晚上哭天抹泪地把三个是庶子骂了一通,一个个没良心的,老爷子人都还没送上山这就闹分家,说出去也不怕被人指着脊梁骨骂。
韩掌柜应付了一上午的宾客,回后院歇口气,他夫人也刚回屋,捂着头直喊头疼,贴身丫头正给她倒水喝。
韩掌柜摆手叫丫头出去,一屁股坐下就问:“母亲那里今日可好?”
二夫人冷笑:“老太太身子什么时候不好过?昨儿晚上拿腔作调的,不过是为了拿捏你们几兄弟罢了。今儿一上午,老太太见了几家的太太,等人走了,能吃能喝的,骂我时中气足得很,我看等我死了,她老人家都还吊着气儿呢。”
韩掌柜皱眉:“到底是嫡母。”
听他提嫡母,二夫人更是来气儿:“你当她是嫡母,她拿你当什么?她拿你当给他儿子拉磨的驴,恨不得只叫你干活不给你吃饭。”
昨儿老太太说那话明面上骂的是他们兄弟几个,实则骂的是韩掌柜,老太太不相信老三老四两个怂货有本事闹分家,老太太心里认准了是老二在后头挑唆的。
“韩老二我可告诉你,不管老三老四谁提的主意,如今已经到这份上了,他们若是分家,咱们夫妻也要搬出去,我可不想留在老宅被你的好嫡母搓磨。”
韩掌柜也不傻,只是:“分家之事,大哥怕是不会同意。”
韩家最值钱的产业就是药行和商队,这两个产业不好分家。除此之外剩下的几个店铺和几十亩土地,也不值什么,若是只拿店铺和土地分给他们兄弟三个,别说老三老四,他都不会答应。
“老大家不是想走耕读人家的路子,把大侄子送去做官么?要不把店铺和土地给大房,家里的银子也给大房,咱们家和老三老四分药行和商铺如何?”
韩掌柜冷笑:“你做什么青天白日梦?”
老太太和大哥不答应分家,就是知道家产不好分,他们三个本是庶子,还想分药行和商队,老太太和大哥怎么可能答应?
二夫人咬牙切齿道:“就算药行不分给咱们,商队总有你的一份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