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清宫奇后—大玉儿(出版) > 第八篇 立储 第65章

第八篇 立储 第65章

顺治皇帝的未婚妻、太后的侄女和父亲从大漠赶到京城,可是在婚期的前五天,这位大漠公主突然得了重病,太医院里的众位国手束手无策。汤若望却语出惊人,断言未来的皇后得了相思病,开了一剂奇药。

慈宁宫里一片欢乐,太后的哥哥蒙古科尔沁国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带着美丽聪明的女儿到了京城,来与顺治皇帝完婚。太后在宫中摆宴款待他们,然后命人把他们送回馆驿。过了一些时日,再有五天就要举行大婚了,不料公主突然病了,太医们诊后,个个束手无策。吴克善大急,入宫见了太后,泗涕长流,哭道:“谁知女儿竟这等没福,眼看再过几日就要完婚了,却得了莫名其妙的怪病。现在如何是好?”

太后心中也觉着急,命宫女取来面巾,亲自递与哥哥,安抚道:“太医们已来回禀过了,说是不明病因,难以用药。侄女她到底怎么得的这种病呢?”

“我也不知。如今她每日恹恹思睡,不思茶饭,眼看就要大婚,太医们怎的这般无用?”吴克善悲怒交加。

太后问道:“侄女在家可有此病症?”

吴克善摇摇头。太后见问不出什么头绪,就劝慰道:“哥哥,暂放宽心。侄女或是水土不服所致,待我再寻名医调治,不会延误婚期的。你且回去多陪陪她,说不定只是一时的郁闷,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婚后想必会好的!”

“全仗妹妹了。”吴克善急急出宫而去。

太后见哥哥走了,心情沉郁下来,暗道:此病若是求医,宫里的太医都不能治,还会有什么人能行呢?若是不加医治,大婚之日万一有什么闪失,皇家脸面何存?若是遍贴皇榜,广征名医,吉期已定,三五天的工夫,赶路都来不及,遑论疗疾?唉!钦天监为何选了这样一个日子呢?想到这儿,太后忽然记起顺治的话来,说钦天监正汤什么是世间的奇人,不妨一试,若能见效固好,否则也没有丝毫的害处。即刻命苏麻喇姑到馆驿与公主的两个奶妈一齐去见汤若望。

汤若望见来人虽然衣着普通,口称是城中蒙古的商人,但是言谈举止极有礼法,暗想她们并非一般的百姓,当下倍加小心,详细询问病情。那为首的女子说:“我家小姐自大漠来到京城,本想游览一下这大千世界,不料身染沉疴,听说汤大人也精岐黄之术,想请大人给瞧瞧。”说着递过一块金子。

汤若望见来人出手豪阔,更知自己所料不差,摆手推辞说:“我并非以此谋生,不取半分财物,请收了说话。”

苏嘛喇姑说道:“些须薄礼,汤大人买杯茶吃。”

汤若望笑道:“我为朝廷命官,食皇家之俸,本应尽忠职守,份外之事本不当为,何况以此谋利?还望把此物收了,方好说话。”

苏麻喇姑见汤若望坚辞不受,只得把金子收了。汤若望问道:“你家小姐有何症候?”

一个略胖些的奶娘说:“我家小姐每日无精打采,不思饮食,高卧绣榻,足不出户。不知是什么怪病?”

“可曾请人看过?”

胖奶娘说:“就是太医也……”苏麻喇姑忙接过话茬说:“倒是请人诊治过,只是不见好转,求汤大人开副良方。”

汤若望笑道:“方子不是不可以开,只是我一未见你家小姐,二来你们所言又极不详细,不知病因,如何处方?”

苏麻喇姑说:“我家小姐亲临实在是多有不便,我们又不知汤大人需要什么,说起来难免漫无边际。不如这样,由汤大人发问,我们回答。”

“如此甚好!那么你们可不要嫌我问得琐碎。”

“岂敢?汤大人所问是为了救治我家小姐,完全出于好意,我等岂有嫌怪之理!一定知无不言。”

汤若望见这个为首的女子言语机智,更觉她们来头颇大,当下问道:“你家小姐芳龄多少?”

胖奶娘看一眼苏麻喇姑,因刚才的冒失未敢轻答。那稍瘦的奶娘说:“年已十三。”

“可曾婚配?”

“已经许配京城的富贵之家,只是尚未完婚。”瘦奶娘说完用眼角偷偷地扫了扫苏麻喇姑。

“那你们几时来的京城?”

“今年正月。”

“现在已是八月。为何半年有余一直没有完婚,是你们来早了,还是那聘娶之家有了变故?”

胖瘦两个奶娘一时不知所措,无可对答。苏麻喇姑嫣然一笑,缓声说:“汤大人诊病却是与众不同,匪夷所思。望闻问切之道虽与常人一般,但所问事情却是迥异,怪不得人都说汤大人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呢!”

汤若望闻听这女子语含讥讽,却也不放在心上,淡淡笑道:“我之所以问你家小姐病外之事,实是在找寻病因,并无探秘之意。”

苏麻喇姑三人均是一怔:世上还有这样找病因的?汤若望见她们满面疑惑,解释道:“依我之见,你家小姐所患乃是相思之症。俗话说:心病还需心治,必经所思之人多加爱抚、劝慰,长期调治。现在迟迟不婚,此事难办。”

“再过五天就是我家小姐大婚的日子,只是她卧床不起,难以成婚,而婚期已定,决难更改,令人手足无措。若依汤大人之言,慢方治急症,那会到什么年月!”苏麻喇姑心里被失望之情所充斥,开始沉郁起来。

不料,汤若望却满面欢颜说:“既是有了婚期,此事就好办了。”说完径自走进内室,取出一个金光闪闪的十字架来,精致小巧,交给苏麻喇姑说:“你们回去先将此十字圣牌贴身悬挂在你家小姐的项下,时刻都不要摘下;再把婚期已定之事告诉她,大谈新郎如何英俊、如何爱她。不出三日,病情自轻,必不致延误婚期。”三人大喜。

苏麻喇姑问道:“敢问汤大人此药如何称谓?回去后,主人问将起来也好回答。”

汤若望沉吟片刻答道:“此药本产于西土天竺,当地人称作罂粟,花开艳丽,果黑微香,适量吸服,有蓄精提神之奇效。中原自古无此药,也无人知晓其名,为便你们传言,我暂取名为福寿散。如何?”

苏麻喇姑说:“这样倒是类似我朝名物。只是叫散,有些不吉利,岂不是没有福寿了吗?依我愚见,中医常言丹丸膏散,丹丸散谐音都不佳,不如名之为福寿膏如何?膏者,高也。福寿日高,岂不是无灾无病么!”

汤若望听了,连声称赞:“大妙!大妙!”两位奶娘更是拍手叫好。三人回去之后,禀明了太后。太后驾临馆驿,亲与侄女带了十字圣牌,众人也依计而行。果然三天头上,公主即可起床饮食,婚事如期举行。太后、皇上都十分高兴,把汤若望看成是唐朝袁天罡、李淳风一类的天生奇人,封他为正一品光禄大夫,待遇优厚。顺治皇帝为他题了通玄佳境的匾额,赐了他通玄教师的名号,声誉日隆。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