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何以恶①乡愿②,只为他③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子何以弃鄙夫④,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人心肠。
【注释】
①恶:厌恶,讨厌。
②乡愿:指外博谨愿之名,实则道德败坏的伪善之人。
③他:指“乡愿”。
④鄙夫:是指鄙陋浅薄之人。
【译文】
孔子为什么厌恶那些外表忠厚而内心狡诈的人呢?只因为那些人表
面上看起来忠厚廉洁,其实不过是伪装的假面孔罢了。孔子为什么厌弃那些品行鄙陋的人?只因为那些人得失心太重,是斤斤计较的鄙俗之人。
【评点】
表面上看上去忠厚老实,实际上却阴险毒辣、笑里藏刀;表面上好似很廉洁,实际上却爱财如命、贪得无厌,这些人被孔子看作是“德之贼”。他们都是戴着假面具的伪君子,这些
人善于伪装自己,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隐藏得又极深,很容易迷惑他人,让别人一时很难发现他们的真面目,实际上这种人对社会的危害更大。历史上这种例子也很多,“王莽谦恭下士时”,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之一。西汉晚年,王莽伪装成廉洁奉公、谦卑守礼并礼贤下士的正人君子,蒙骗了朝廷上下的人,后来王莽篡位称帝,
真面目才得以被识破。伪君子表面像是谦谦君子,以此赢得人们的好感,而内心却很卑鄙龌龊,当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的真面目就会显露出来,以成就他们的梦想和野心,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大奸忠臣”。这种善于伪装,心藏阴谋诡计的人,更容易给人错觉,等到发现时可能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是相当可怕的。所以我们平时应
该提高警惕,多加防范,留心观察,最大限度地减少欺骗和危害。
还有一种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只担心自己的得失。他们在利益面前只会损人利己,完全一副俗心肠,更不用说让他们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他人了。这种目光短浅的人,就是古人所说的“鄙夫”,很难成大器,不仅孔子鄙视这种人,历朝历代的人也都看不起他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