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大量的粮食作物生长在尼罗河两岸肥沃的土地上,养活了人口众多的古埃及人,让他们发展出了令全世界惊叹不已的文明,然而,如今的“地中海粮仓”早已不复当年;曾有广袤的林木生长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庇佑着脚下的水土,让它们孕育出辉煌的巴比伦文化,然而,今天的这块土地也变得风沙肆虐、贫瘠不堪。印度河流域高达65万平方公里的荒漠,曾是长满粮食和水果的沃野良田;一望无边风沙漫漫的黄土高原,也曾有过森林覆盖率达53%的美好时代。正是人类的过度垦荒、放牧、砍伐,让昔日的绿色繁华成为过眼云烟。
今天的人类依旧在机器的轰鸣中大刀阔斧地砍伐着;今天的植物,也依旧千百年如一日地,用根紧抓着身下的土地……
花草树木将大自然妆点得缤纷多彩,让人怡情养性,根据科学研究分析,树木所含的“芬多精”成分,能令人神清气爽,具有安抚烦躁身心的作用。据说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常听从医生的建议,在公务繁重导致疲惫的时候,就会藉拥抱一棵大树来恢复精神。
至于说到日常生活里,藉助山林清爽来去除一身公务疲惫的事例,更是多不胜数。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时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们经常接收到的一条保健信息就是:多亲近山林,让绿色的植物帮助人舒缓神经,恢复轻松和活力。
实际上,植物对人类与地球最大的贡献,除了提供食物之外,应是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尤其是对森林的护养。由于有森林的存在,大量的树叶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吐出氧气,才能维持人类与动物的生命。而且浓密森林的根、地下茎及其他部位,能将雨水吸收保存,从而调节水量并保育土壤,防止洪水的暴发和河川的干涸。
由此可知,植物本身的存在就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但是又有多少人意识到生态破坏对人类的影响有多严重呢?历代以来,对森林滥砍滥伐、烧毁破坏的例子屡见不鲜,如三国时代陆逊营烧七百里,严重破坏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工业技术的提高,物质欲望的膨胀,森林资源遭到了空前的掠夺。根据美国研究资料显示,从1970至1995年,这25年之间,世界上有将近365万平方公里的森林植物被砍伐,上千种动植物已经在地球上消失。
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有识之士开始对工业文明以来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行深刻的反省。后来产生的“生态伦理学”,就是研究人类和自然的伦理道德关系,认为人类应该对自然讲道德,即是所谓的生态道德。
位于日本富士山脚下,面积约3000公顷的“青木原树海”里,含有磁性的火山岩,会让指南针失去作用,再加上森林里古木参天,即使是白天也不见天日,是自杀者悄悄离开世间的“天堂”,因而被称为“自杀森林”。日本政府虽然每年总要动用大批的人力、经费去搜寻尸体,但多年来从未动过砍伐森林的念头,因为青木原树海肩负着调节当地气候的重大责任,一旦被破坏,受害的层面更是无法估计。
近年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也常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应重视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另外,欧盟十五国国家的环境部长会议于1999年5月12日就全球气候变迁问题达成了温室气体减量排放的共识。而拥有丰富山林资源的中国大陆,对于稀有植物,如被喻为“活化石”的古老树种,及银杏、银杉、水杉、香果树、领春木、秃杉等,也都开始由国家全力出资进行各项保护。
地球上的植物,每天为人类与动物制造氧气、食物、药物及生活用品,也竭尽心力维护着整个自然生态的平衡。它们从出生至老死,无时无刻不在倾尽生命行菩萨布施之道,这种珍贵的佛性实非人类所能比拟!
·佛光菜根谭·树高万丈不离根,花开千朵不离心;
耸云高楼不离地,万乘之尊不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