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175-219),汉末文学家。字德祖,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累世为汉官。好学能文,才思敏捷。任丞相曹操主簿。积极为曹植谋划,欲使曹植取得魏太子地位。后来曹植失宠于曹操,曹操忌惮杨修的智谋,又顾及杨修袁术之甥的身份,虑有后患,遂借故杀之。
杨修作曹操的主簿,当时正建造丞相府的大门。门框成型,正在构建门顶的椽子时,曹操走出来察看,看完以后就在门上题了一个“活”字,便走了。杨修看见门上的题字,立马命工匠们把门拆掉,说:“门中有‘活’是‘阔’字,这说明魏王嫌门大了。”
有一天,杨修与众人在一起议事。这时,有两人抬着一个大盒子进来了,说是曹操让送来的。大家围着这大盒一看,只见盒子上写着“一合酥”三个字。众人不解,杨修却说:“来,我们大家一人一口把这盒酥吃掉。”大家都惊讶地看着杨修,没人敢动手。杨修指着盒上的三个字说道:“这是丞相的吩咐,‘一合’二字可以拆成‘一人一口’四字。”大家这时才不断点头。
曹操占领汉中之后,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是没有什么进展;如果固守汉中,很难建立什么功业。护军不知道是该继续前进,还是该留下来防守。曹操发出命令只讲:“鸡肋”二字。官员们没有人知道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杨修说:“鸡肋这个部位,吃起来没什么味道,扔掉它又觉可惜。曹公写上这两个字是说明撤兵回去的主意已经定了。”于是杨修在军营私下告诉大家整理武器行装。没多久,曹操果然下令撤军了。
简评杨修,作为封建时代的一名谋士幕僚,堪称中子群体中的典型人物。他的才华学识是出众超群的,在揣磨、分析、判断、预见丞相曹操心理活动方面,也是相当准确迅速敏捷的,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杨修也正是因为这种先期预见的准确,才为此掉了脑袋,反丢了自己的卿卿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