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城的百姓听说大明的皇帝来了,纷纷涌到街上,都想一睹皇帝的龙颜,场面非常热闹,颇有一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感觉。
全副武装的明军士兵强行在街上隔开了一条路,让朱允炆通行。
当朱允炆进城后,还没有让明军打招呼,他们就自发地给朱允炆跪下了。
其中读过书的汉城百姓以及一些贵族,还用汉语给朱允炆三呼万岁。
看着这些欢迎自己的汉城百姓,朱允炆都有一种错觉了,他觉得这不是在汉城,而是凯旋回京了。
“看来汉城百姓很欢迎朕,为了对得起这些百姓,朕有义务把朝鲜正式并入大明的版图。”朱允炆一边给街道两边的汉城百姓挥手致意,一边笑着对盛庸说道。
“他们能成为大明子民,也是他们的福分。”盛庸奉承道。
穿过人潮拥挤的汉城街道,朱允炆一行人来到了朝鲜王宫景福宫外。
这里也受到了军火库大爆炸的波及,地上散布着许多破碎的丹青色瓦片。
这是因为朝鲜是明朝的藩属国,朝鲜国王的地位只相当于明朝的郡王,所以他的宫殿也只能按照明朝郡王的宫殿规制来建造。
朱允炆大步流星地走进景福宫内部。
盛庸已经提前派人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景福宫内部,所以里面看起来要比外面整洁一些。
“这里的正殿在哪里?”朱允炆问道。
“陛下,请跟我来。”
盛庸领着朱允炆来到了景福宫的正殿勤政殿。
这是一座青灰色的两层结构的大型建筑,修在一处高于地面的基台上,和朱允炆皇宫里的大殿有些相似。
朱允炆走进勤政殿,毫不客气地坐到了朝鲜国王的铁王座上。
“看样子,李芳远在这里过的挺不错嘛。”
朱允炆坐在铁王座上揶揄着李芳远,从这个位置上看下去,简直和他在京城的皇位上看下去一模一样。
“陛下,梅殷都督和黄大人来了。”一个传令兵进来禀报。
“这么快就来了?”朱允炆还以为他们最快明天才会到汉城。
“让他们进来吧。”朱允炆坐在铁王座上活动了一下身子。
梅殷,黄子澄,齐泰,以及明军一大队高级将领都走进了勤政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进殿之后,看见朱允炆坐在王座上,直接集体给朱允炆行了一个朝礼。
仿佛这里就是京城皇宫的大殿。
“都起来吧。”朱允炆笑盈盈地让众人平身。
“陛下,真乃神人也,居然能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汉城,实在令末将佩服。”梅殷起身后,又朝朱允炆抱拳称赞。
“只是拿下一个汉城而已,朝鲜南边还有不少地方没平定呢。”朱允炆谦虚道。
“王博死了,盘踞在朝鲜南边的叛军只是一盘散沙,末将已经派人前去平定了,估计用不了几日就可以全部平定。”梅殷对于自己手下士兵打高丽叛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陛下,如今高丽叛乱已经平定的差不多了,我们是不是要帮助李氏后人恢复王位?”黄子澄提议道。
朱允炆听到黄子澄这个建议,本来笑容洋溢的脸顿时变得阴沉起来。
“李氏一族已经全部都被高丽叛军所杀,他们绝后了。”
黄子澄听到这个消息,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又说道:“我们可以在李氏旁系之中挑选一个忠于大明的人来继任王位,大明对此人可以说有再造之恩,以后朝鲜定能永世忠于大明。”
“无论谁来当朝鲜国王,朝鲜对于大明来说都是化外之地,国中之国,朕不想这样。”朱允炆冷声道。
“陛下,您的意思是要把朝鲜并入大明?”黄子澄被朱允炆话惊到了。
“不是并入大明,是收复故土!”朱允炆强调道。
“陛下,朝鲜以前一直都是中原的藩属国,如果贸然吞并,恐怕会引起周边国家的反应,有损我大明上邦的威严。”黄子澄辩解道。
“从汉武帝灭掉朝鲜,在这里设置四郡开始,这里就已经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只是后代王朝国力衰弱,这才使得朝鲜独立,如今大明国力强盛,理应收复失地。”朱允炆针锋相对。
“周围哪个小国敢说半个不字,朕立刻发兵,将其一并拿下!”
朱允炆表现的非常霸气。
“陛下,朝鲜与中原分离已久,人心向背,即使吞并,恐怕也很难管理,到时候还会徒增更多麻烦,臣请陛下三思!”
黄子澄说着给朱允炆跪了下来,企图逼迫他答应自己的意见。
朱允炆看到黄子澄如此表现,瞬间就怒了。
“黄子澄,你不要太过放肆,朕念你早年伴读东宫,与朕关系斐然,多次迁就与你,但你却迂腐固执,如果朕事事都听从与你,恐怕如今燕王已经登基称帝了,朕能不能活到今天都是问题!”
朱允炆这一怒,把现场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黄子澄可是朱允炆的老师,陪伴其多年,他还是皇太孙的时候,每次见到黄子澄都要尊称一声黄先生。
而现在却直呼其名,说明他非常愤怒。
跪在地上的黄子澄却依旧认为依旧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他啜泣道∶“陛下,臣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啊。”
“来人,把黄子澄带下去,革去现有所有官职,派往凤阳看守祖陵。”
朱允炆不想再跟他纠结这个问题了,他是皇帝,至高无上的皇帝,如果他的意见被这些官员左右,那他岂不是跟傀儡一样吗?
几个禁卫军从殿外走了进来,把跪在地上的黄子澄直接拖了出去。
黄子澄被脱离的时候,还不停地喊∶“请陛下三思!请陛下三思!”
朱允炆厌恶地看了他一眼,觉得他这种人完全就是愚忠,完全不考虑别人受不受得了,做的事情只是感动自己而已。
黄子澄被带走后,勤政殿内的气氛陡然严肃了起来,大家都战战兢兢,腰杆挺得笔直,脑袋垂得很低。
“朕已经决定了,从即日起撤朝鲜国,设乐浪承宣布政使司,统治原朝鲜全境,布政司官员全部由朝廷选派。”
朱允炆最终还是把朝鲜变成了大明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