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玄幻:开局成为平民英雄 > 第73章 君臣相斗

第73章 君臣相斗

武平写下退位诏书一个月后,刘启在京城登基。

刘启立国号为周,史称大周王朝。

延光十四年结束后,朝廷将启用新的年号,也就是太和元年。

旧皇武平被刘启封为南平王,封地在平州南部。

朝廷上下对于这个任命一致反对,但被刘启借着新皇的声威直接压了下去。

为了保护旧皇室,刘启直接调用了原来的相府卫队护送武家前往安州,再由安州登船直接送到王盛的军营里去。

登基三个月后,刘启就开始着手准备南征顺州。

刘启早就打好了算盘,他要借南征的机会把那些江州的权臣全都塞到军队里去。

只要这些人离开朝廷,即使侥幸没有死在战场上,自己也可以趁这段时间整肃朝纲。

但刘启没想到自己还没有下手,这些人就率先发难了。

在一次例行的朝会上,御史宋言直接当众要求刘启迎妃纳嫔,充实自己的后宫。

这个建议听起来无厘头,但对于皇帝来说,这却是正当的要求。

刘启坐在龙椅上面色不善地盯着宋言,但找不出任何理由反驳他。

按制后宫需要建设完备,每一个坑里都要有一个萝卜。

“朕会考虑的,今天先退朝吧。”

刘启想要搪塞过去,但没想到群臣一个也没有动弹,显然是不想饶过他。

“陛下,陛下对皇后的感情天地可鉴,只是朝廷有制度,还请陛下速抉。”

宋言伏倒在地禀道。

刘启扫视了一圈群臣,被他看到的人纷纷都低下了头,最后刘启的目光落在了陆子文的脸上。

他敢肯定这次的建议肯定是出自陆子文,这倒不是他有意和自己作对,而是陆子文内心的刻板在犯病。

对于群臣来说,只要皇帝扩充后宫,他们这些大臣家的女儿们就都有机会进宫。

要是能混上个贵妃皇贵妃,就对他们巩固自己的地位大有益处。

想到这些弯弯绕绕,刘启就大感头疼,他站起身来长袖一挥道:

“既然这样,宋言,此事就交给你了,散朝!”

刘启说完还不等大臣们行礼就径自走回了后殿。

其实这个御史宋言在刘启看来是一个还不错的苗子,这次掺杂在这些破事里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估计又是被江州那群人说动的。”

刘启深感南征之事不能再拖,朝堂上的整肃也要尽快做好准备。

回到后宫,刘启在罗瑾那里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刘燕。

最近这段时间刘启被这一连串的变故牵扯,很少有时间能和家人们团聚。

现在稍稍安定下来,刘启便下旨让刘燕多到宫里来玩。

说起来刘启称帝以后,刘燕也得了一个公主的封号和一座巨大的宅院,别提有多高兴了。

三人聊了一阵,刘燕发现兄长的眉间似乎有些淡淡的愁意,便给罗瑾使了个眼色。

罗瑾心领神会,关心地问道:

“陛下似乎有些愁思不解,发生了什么事吗?”

罗瑾适应皇后这个角色的速度很快,甚至比刘启适应皇帝还要快。

如今的罗瑾无论是服饰、礼仪还是言谈举止,一颦一笑间都充满了皇后的威严。

刘启知道此事马上就要启动,瞒也瞒不过,便苦笑着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罗瑾听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说道:

“此事符合朝规,又合乎礼制,陛下应当尽早施行。”

刘启有些惊讶地问道:

“你就没有点别的想法吗?”

在刘启想来,即使罗瑾碍于皇后的身份不好直接反对,也应该表达自己的失望,可没想到她居然支持这个建议。

罗瑾看着刘启吃惊的表情温柔地说道:

“从我决定鼓动你称帝的那一天起,我就想到了会有这一天,可能这就是我需要付出的代价吧。”

刘启感到很不好受,但又不知道说些什么,于是他对门外喊道:

“来人,给我弄点酒来,今天朕要一醉方休。”

罗瑾立刻起身按住刘启道:

“不要喊,我去安排就是。”

当晚,罗瑾和刘燕陪刘启一直喝到了深夜。

刘启的酒量不好,是三个人中第一个倒下的。

罗瑾轻轻地把刘启放到床上,为他盖上了被子。

站在一旁的刘燕突然幽幽地说道:

“他不高兴。”

罗瑾一边为刘启掖住被角,一边回道:

“是啊,他不高兴,但我只能这么做。”

罗瑾转过身走到刘燕身边,轻轻地摸了摸刘燕微微隆起的腹部说道:

“我觉得你应该懂我。”

“……”

第二天罗瑾以皇帝身体不适为由取消了朝会,刘启得以一觉睡到了晌午。

醒来后的刘启躺在床上呆呆地看着房顶,他觉得自己已经有些颓废了。

“怪不得历史上会出现那么多昏君庸主,这样下去确实不妙。”

刘启挠了挠头,他将那些需要远离朝廷的大臣在心中一个个拉了名单。

一周以后,刘启在朝会上宣布了南征的决定。

南征大将由骠骑大将军方策担任,领大军三十万南下,再加上青、洛两州的当地驻军,总兵力应当在四十万左右。

同时随军南下的还有一大帮江州旧臣,那些年老位高的人则是被刘启安排去了后勤部门。

方策和陆子文对于刘启的这一手早就有心理准备,但他们没有抗旨,而是遵从了刘启的命令。

毕竟刘启是被他们逼上去的,这点代价还是要出的。

总不能刚捧上去一个,就立马再把他拉下来,那样他们会成为全天下的笑柄。

即使有人想这么做,方策和陆子文也不会允许的。

紧张的准备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虽然只剩下顺州一地在负隅顽抗,但凭借地形优势,这个盆地真的是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

经过大半年的准备之后,大周太和元年三月,方策率大军出征。

半个月后,木鹰带着五万大军出现在了京城附近。

他是奉刘启的密旨前来保卫京师的。

深夜,元州骑兵的马蹄声响彻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里,刘启站在皇宫的最高处,俯视着整个京城。

一场大清洗在所难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