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见到乔烟,刘启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当初刘启还是一个小小的亲兵营士兵的时候,就是他从海贼们的手中救下了还是个姑娘的乔烟。
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刘启和乔、陆两家结了缘。
后来陆家和乔家联姻,陆子文成了乔家的上门女婿,直到陆子文成了朝廷的中书令,乔烟才正式成为了陆家的一分子。
严格来说,如今的乔烟已经是陆家的人了,流放也不关她什么事。
但事情涉及到自己的父母兄弟,乔烟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刘启只是暂时没有动手而已。
只要银子作假一案彻底查清,凡是涉及其中的人都要倒霉。
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看着毕恭毕敬跪在下面的乔烟,刘启的心中荡过一丝波澜。
他叹了口气,挥了挥手让人搬来一把椅子,让乔烟坐下。
刘启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乔烟了,两人虽然都在京城居住,但平时实在没有什么见面的机会,因此已经十几年没见过了。
看着也已经步入中年的乔烟,刘启只能感叹于岁月的威力。
故人相见,但两人的心中都没有什么怀念之意。
礼节性的问候之后,乔烟犹豫了一下便直接表达了来意。
“陛下难道一定要对江州的旧臣赶尽杀绝吗?他们可都是支持陛下走到今天的最大功臣啊。”
面对乔烟的诘问,刘启没有回答,而是岔开了话题问道:
“怎么是你一个人来了?子文呢?他没有和你一起吗?”
乔烟凄然一笑答道:
“难道陛下还想要看到夫君吗?”
刘启依然保持着温和的口吻道:
“当然,子文当年可是我们三兄弟中最有智谋的那个,许久不见朕可是非常想念他的。”
乔烟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任何一个臣子如果听到自己的君主说出这段话,他们的心情都不会很好。
但事实上刘启确实暂时没有对陆家下手的计划。
经过数年的时间,大周朝的皇权已经十分稳固。
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通过考试源源不断地进入朝廷,江州官僚独霸朝廷的局面已经结束了。
如今的陆家不过是朝廷中较为显赫的家族的其中一个,已经远远谈不上只手遮天了。
只是这一次他们做的太过火了,惹怒了刘启罢了。
“陛下,乔家已经知错悔过,愿意捐出全部家产以赎前罪,望陛下看在往日的份上放乔家一马。”
乔烟还是不死心,在她的心中这种事情似乎并不是非常严重。
刘启见她不知悔改,仍是一味地纠缠,也渐渐失去了耐心,拉下脸面冷冷地说道:
“那些不义之财自然是要物归原主,但人也要走,这是他们应得的惩罚。”
乔烟还想再说什么,但被刘启挥手打断了。
今天见到乔烟刘启其实还是很高兴的,他不想让这种无谓的争吵搅乱了老朋友之间的聚会。
当晚刘启让罗瑾留乔烟在宫中小住。
当年在江州时,罗瑾就和乔烟是好朋友。
两人还是姑娘的时候就认识,后来一起住在武江城中,又做了多年的挚友。
第二天,乔烟带着一肚子的无奈离开了皇宫。
她已经尽力劝说刘启了,还拜托罗瑾帮自己吹吹枕边风,但都被刘启挡了回去。
半个月后,乔家全家老小数百口人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江州,前往了千里之外的苦寒之地。
清理乔家家产的工作耗费了足足三个月才彻底完成,一车车的金银珠宝被从乔家的宝库里搬出。
民间有人说过,乔家的家产即使是皇帝的国库也难以媲美。
如今一见,即使是刘启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劣质银两的案子并没有彻底结束,而是被刘启暂时压了下去。
侦办案子的专案组仍然存在,但明显放缓了工作的进度。
刘启这是为自己压了一张牌,未来只要自己需要,这个衙门中的随便一张纸就能让一个庞大的家族彻底消失。
刘启刚刚能稍歇一口气,立刻从南方传来了一个令满朝轰动的消息。
太子刘梦林于顺州遇刺,身受重伤。
当罗瑾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下子就昏了过去,刘启也是惊得不能自已。
罗瑾一醒过来就哭着要南下去找儿子,怎么劝也不听,后来又哭着睡了过去。
安抚完妻子之后,刘启立刻召集了朝中重臣商量对策。
太子遇刺,这其中必定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而且据军中报告,太子刘梦林是在实地查访得时候遭遇袭击的。
当时跟在太子身边的虽然只有五百士兵,但都是从京城禁军中挑选的精锐之师,每个人都身怀绝技。
可这五百人最后只剩下三十余人护送着受伤的太子返回了军营。
这说明来刺杀的人一定是一股庞大的势力,并且一定得到了巨大的支持。
会是谁呢?
刘启在心中将那些人选一一过滤,想要找到最可能的那个人。
会是他吗?
刘启一边怀疑,又一边否定着自己。
思考再三后,刘启决定还是派一位能干的大臣前往顺州,护送刘梦林返回京城。
虽然朝中的将军们都积极请战,但刘启最终还是将这个重任交给了王盛。
王盛自从镇守平州后就再也没有返回过京城,更没有和刘启见过面。
于是,一纸诏书从京城直送平州,命平州刺史王盛为钦差大臣,率兵前往顺州护送太子返回京城,顺便回京述职。
刘启选择王盛的理由很简单,他们两人有过命的交情,而且王盛手中的大军就是刘梦林安全的保障。
至于刘启自己,他要坐镇京城保证大周朝的政治安全,而且只要他在这里,那些水底下的怪物就暂时还不敢蠢蠢欲动。
接到诏书后,王盛立刻把手中的职务交给了属下,然后亲率三万大军乘船前往顺州,和刘梦林会合。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时候,这些叛贼的胆子居然这么大。
当王盛的船队到达顺州沿海的港口时,岸上的守军居然不肯放王盛的大军登岸。
王盛本想用圣旨为大军打开道路,但片刻之后,攻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