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章哥,再见。”等姜茶走后,周德胜怪声怪气的学姜茶说话。
“艹。”李宪章隔着周大柱怒瞪他,“你有毛病吧!”
“宪章哥,再见。”
“宪章哥,宪章哥。”
“哦哦、哦哦.......”
小伙子们起哄声此起彼伏,互相挤眉弄眼。
骂了句脏话,季然和李宪章同时出手,又和他们打在一起。
“妈的,你俩来真的,刚我可没下这么重的手。”
“看着点,怎么谁都打。”
“打的就是你们。”季然揉揉拳头,又向他们扑过去。
“都给我住手,住手。”周四海重重的放下缸子,大喊道。
“支书,不是我们不住手,是这俩知青追着我们打。”一个小伙子解释道。
“大柱,大柱快和我一起把季知青他俩隔开。”
“还打不打?”周大海和周大柱,分别钳制住季然、李宪章两个。
季然看看对面一群人,“打啊。”
“你有毛病吧!招你惹你了,你就追着我们打。”
“姓季的,你再这样我们可动真格的了,到时候打死你。”
“不是,哪句话招惹你俩啦,就打打打,阶级敌人啊。”
“是啊两位知青,为什么?”周大柱也不知道为什么又打起来,但是他有眼能看出,两个知青是真的生气了。
周四海倒是知道为什么,一群小子开玩笑起哄架秧子习惯了,意识不到不妥当。
李宪章动动手看向周大柱,兄弟把我胳膊放开,你扭的好大劲。
看明白他意思,周大柱改成一只手抓李宪章胳膊,这样他再动他就可以一把拽回来。
李宪章:好吧,这样也行,至少比刚才舒服。
“刘德胜你们不应该拿女生开玩笑。”李宪章一脸严肃的说。
季然接过他的话,又道:“开女生玩笑,还是隐晦带暗示性的,不会显得你们很有趣,只会让人觉得你们下流又没有素质。”
一群小子被说的尴尬,更多的是尴尬后的恼羞成怒。
“我,你,我就是学了学刚才姜知青的话,她就是那么说的,再说跟你有什么关系。人家是对李知青说的。看你那狗急跳墙的样子。”
“你嘴又欠。”李宪章冲上去的动作被周大柱死命拉住。
“都闭嘴,刘德胜大柱你们道歉,”周四海接着放开季然,解释道:“季知青多包涵,他们开个玩笑,没那坏心思,也没那意识,多担待。”
“四叔,我没说。”周大柱小声的解释。
周四海拍拍他脑袋:“你哦没哦,哦了没,赶紧向季知青道歉。”
“为什么不是李知青?”对啊,不是应该向李知青道歉吗
“季知青是姜知青未婚夫,过段时间就结婚的那种。”周四海解释道。
啊...哦....啊....好尴尬怎么办?
周大柱挠挠头,“季知青对不起,我不知道,我下次不会再拿姜知青开玩笑了,我们就是觉得和李知青一起上了一天工已经熟了,这才......总之,对不起。”
“对不起......”
“对不起.......”
春天花草破土而出,春风轻轻吹拂,遍地姹紫嫣红……
麦浪在绿波中涌动、如浪翻滚着,油菜花开了,满眼都是.......
劳动的人不配欣赏美景。
姜茶也终于在一众人群中找到了周大娘。
“大娘,周支书让我找您,他安排我今天拔草。”姜茶低声解释。
孙书香这才恍然姜茶过来干什么,不过,“你怎不带篮子,姜知青这样可不行。”
姜茶望去,周大娘脚边放着一个篮子,其他负责拔草的人,身边不是放着篮子就是兜兜。
“篮子用来干什么?”姜茶问的小心翼翼。
孙书香比划了一下,拎起篮子,告诉她,“地里不光有麦蒿,还有野菜,看这是面条菜,这是荠菜,这是.......”
孙书香一样样介绍给姜茶认识,春季这些时令野菜是红旗大队餐桌上的“宠儿。”人们上工拔草时,不忘带个篮子,把遇见的野菜挖下来,等下工后回家添盘菜。
孙书香见姜茶什么也没带,于是把周小美喊过来,“小美,把你的篮子给你姜姐姐,你再回家拿个。”
又担心姜茶没记住野菜,每种野菜挑了几颗,放到篮子里,“姜知青,这几种是能吃的,你碰见就挖下来。算了,等小美回来,让她在你旁边,不懂的你就问她。”
“好的,大娘。”姜茶乖巧的点头。
姜茶知道,后来有人专门种野菜去卖,大城市的人为体验挖野菜的乐趣,能驱车几小时去野外。她看见过季然专门从超市买野菜回家吃。
琅玕得雨高千仞,荠菜逢春胜万花
芥菜她知道,在所有的野菜中,荠菜当属佼佼者。
麦地才浇过开春第一水不久,除了墨绿的麦苗,行距之间全都是杂草。同等条件下,野菜和杂草总是比庄稼长的茂盛。
真正干上,姜茶才知道拔草也不是容易活。
蹲着使不上力气,总是把麦蒿从地面上拽断。站起来够不着,弯腰是最合适的姿势,也是最容易头晕眼花腰疼的姿势。
这还是浇过一水的地,没有那么干。
不过麦子地里野菜超级多,她已经挖了半篮子。
就是效率有些慢,已经被周大娘落下二三十米远。
姜茶心想上辈子做知青那几个月,她心里就有股不服输的劲,觉得不能比别人差。这次姜茶想明白,心里的气也散了,她不是干农活的料,量力就好。
“姜姐姐,你挖的都不对,这些不是菜,”周小美拎着小篮子跑回来,扒拉扒拉姜茶的篮子告诉她。
姜茶目光炯炯的看着周小美,怎么会不对,我可是每棵都比对过。
“这个不是,这个是,这个也不是,不是,不是,是........”
姜茶看着她挑挑拣拣的从篮子里往外扔,忍不住拾起她扔出去的一棵,问道,“小美,这棵怎么会不是?”
“你手里那个叫辣辣菜不是荠菜,也能吃,就是不如荠菜好吃。荠菜多的时候 ,我们家都不吃这种。”
“那这个呢?你怎么没扔出去。”姜茶从篮子里拿出另外一种。
“这个也是荠菜,两种都是荠菜,紫色的最好吃。姜姐姐,我帮你挑挑。”
姜茶赶忙拦住周小美,“小美,你快去挑野菜吧,我自己捡,很快就捡完。”
姜茶要面子,能保住一点是一点。
“好吧,我去挖野菜了,姜姐姐,你吃白茅根吗?”周小美想先去找白茅根,再挖野菜。
“我不吃,谢谢小美。”
孙书香直起腰来想歇一会,就看见不远处的姜茶坐在田垄上,脚边倒了一地野菜,手里左右手各拿着一棵。
孙书香拧了拧眉,走过去,问道:“姜知青,怎么了?小美呢?”
“我把野菜挑错了,重新捡捡。小美去找白茅根了。”姜茶低声答了一句。
孙书香没想到是这种事,她语重心长的劝姜茶,野菜是次要的,要抓紧时间拔草,下工是按干活多少给工分,不能磨磨蹭蹭干活,挣不来工分,分的粮食就少.......
“大娘,我知道了,我捡完这几颗马上拔草。”姜茶赶紧点头应着。
姜茶感觉周大娘上她这走一趟后,所有人都在看她。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履薄冰、如鲠在喉。
等她走远,姜茶长松一口气,赶快把野菜野草分开,不认识的一律按野草处理,然后她动动手脚,僵硬的弯下腰继续拔草。
“怎么说的?”周二婶伸伸下巴,问回来的大嫂。
孙书香叹一口气,摇摇头,“不是干活的料,野菜挑错了。”
周二婶瞬间就明白了,“这些知青,没有一个会干活的。”
周二婶心里失望,把姜茶从未来儿媳中划掉。
长得好又不能当饭吃,看上去娇滴滴,长的白白净净,穿的利利索索。没想到不会干活,现在户口都迁到农村了,不会干活,光长的好有什么用。
“你不会有什么想法吧!”孙书香知道自己这妯娌,家里三个小子没结婚,她现在看见个女的就寻思寻思适合她家哪一个。“姜知青配大栓小些,”
“咋滴,她还想配大栓,美的她。我可没看上她。”周二婶急切的否认。“姜知青啥也不会干,给我家二栓当媳妇我都不要她。”
知道她挑媳妇挑的很,没想到啊,她二婶竟然觉得,是姜知青配不上大栓、二栓。
“我倒觉得姜知青不错。”娇气不会干活不是大问题,在农村呆的时间长了,不就啥都会干了。
等到下工的时候,姜茶被记分员瞪了好久,才不情不愿的在姜茶名字后面写上了个1分。
姜茶一上午就挣了1分,还被要求下午返工。
周二婶撞撞大嫂胳膊,让她赶紧看热闹。
孙书香刚想上前就被她抓住胳膊,“大嫂,你管这事干嘛?她本来就是干的不行,小美都比她强,四海规定的,干多少活拿多少工分。”
不能因为新来知青不会干活就改规矩,现在挣得少没关系,以后学会干活工分就多了。
你过去是把你的工分分给她,还是替她把活重干一遍。
姜茶拎着她的野菜面无表情的往回走,她们又在看她,随便吧,看去吧,叫别人也来看,反正她是不行了,爱怎么样怎么样。
当了几十年鬼,她已经不是从前的她。
回到家,季然和李宪章还没回来。姜茶把荠菜摘干洗净,烧开水把一半荠菜焯水,捞出放上蒜末,香油,盐等调味料做了一盘凉拌荠菜,又把剩下的一半和鸡蛋一起炒了炒,
锅里重新放水,扔上一把米,熥上馒头做了个稀饭。
做好饭,姜茶才去洗脸,半天功夫刮得全身是土,她踢掉外套和外裤蒙上被子,不一会儿就蜷缩着睡着。
季然和李宪章回来已经过了饭点,只有他们两个就在国营饭店吃了,再给姜茶打包回来。
但是人太多,他俩也不好脱离大部队独自行动,只能一起回来。
李宪章见桌子上摆着两碟菜,掀掀锅看见饭也做好了,“姜茶呢?”回来后还没听到她的音。
季然看向西屋,炕上散开的被子有人形状,“宪章,洗洗手吃饭,我去叫她。”
季然撩开被子露出姜茶睡得红扑扑的脸,“茶茶起来,吃饭了。”
姜茶迷迷糊糊听见季然叫她,睁开眼果然回来了,“你回来了。”
她没有起身,就那么歪着头看他。
“没吃饭怎么就睡了?下次我们回来的晚就不要等我们,你自己先吃。”
季然站在炕边,伸手捏捏她的肩膀,“是今天上工太累了吗?”
她摇摇头,累是累的,不过和别人、和以后、和以前比她干的实在是不多,不配说累。
o(╥﹏╥)o
“累了下午就请半天假,在屋里看看书,放心很快就不用干农活。起来吃饭,一会儿再接着睡。”
“我没事,不用请假。”姜茶起身套上外衣,转移话题道,“你们去城里干什么去啦?”
“周支书找人加塞,去城南砖瓦厂拉砖去了。”
“你俩快点,饭要凉了。”李宪章觉得好烦,盛好饭不赶紧出来吃,饿着肚子守着饭菜不能吃,最烦。
见两人走出来,李宪章又忍不住道:“姜茶,你有进步!今天烧火是不是没弄一屋子烟。”他回来没闻见。
姜茶做到板凳上,不忘送李宪章一双白眼。
“吃饭。”季然把筷子塞他手里。“都说了昨天是我不会烧火。”
李宪章咬一口馒头吃一口菜,“呵呵。”你们高兴就好。
“下午还去吗?”姜茶问他们俩。
“去,把材料买齐都拉回来,物资紧张,都拿着条子等着领东西,晚了就成别人的了。”
姜茶又问李宪章,“宪章哥,昨天晚上季然和你说了没?维修站那事。”
“说了,可是我只会拆。小问题还行,大毛病不成。”
“大毛病还用你?一个小电器维修站,还想要求多高技术,简单的会了就行,大毛病让他们去市里修。有时间再给你找本维修手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