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带着拖拉机当知青 > 第16章 拖拉机=三公分

第16章 拖拉机=三公分

吃完饭季然和李宪章就赶紧去村里集合,半点不敢耽搁。

他们回来吃饭的工夫,周支书都安排人在砖瓦厂守着,生怕被别的单位截胡。

姜茶洗洗涮涮收拾好,又躺了一会儿,才去上工。

至于季然说的请假,上工半天,根本不到那地步。

分给她的还是她上午干活的麦地,毕竟需要返工。

整个下午她都在这片麦地耗着,争取做到雁过拔毛,寸草不留。

下工后,记分员特意来姜茶这检查。

“不错,姜知青下午工作很认真。”记分员一点都不吝啬自己的夸奖,拿话打趣她道,“姜知青早晚会和队里其他社员一样,成为干农活的好手。要努力。”

他对姜茶这片地很满意,只看效果,姜茶这片地除草是最干净的。当然也只能看看效果。

他拿出记分本,给姜茶下午记上3分。

“等等周叔,记错了吧?怎么是3分?”一个十七八岁上下,身穿蓝色带补丁罩衫,长的黑壮的姑娘不确定的问周粮。

周粮又看了一遍,“大妮,没错,姜知青就是3工分。”

“她凭啥3工分,返工的活计可不记工分,上午不是给了1工分吗?这点活也就值1工分。”那人高声道。

周大妮从小干活卖力 ,拿的是满工分10工分,自从评上红旗大队铁娘子,周大妮更加卖力干活,她是顶瞧不上那些干活偷奸耍滑、浑水摸鱼、磨洋工的人。

姜茶在周大妮嗓门突然变大的时候,就感觉要糟,结果不出所料。

周围下工准备回家的人,一听这话,都围了过来,她又成了焦点。

在这个年代,农村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工分的多寡,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员对工分问题特别敏感,乱记工分损害的是他们所有人的利益。

哪能容忍这样的事情。

周大妮拽着姜茶胳膊,“姜知青你说,下半晌你有干新的活吗?”

姜茶脸上露出几分勉强,“没有,还是我上午干的那些。”

“周叔你听见了,姜知青是返工,不是干新的活,你怎么给她下午记三个工分。”周大妮怒气冲冲的问他。

其他社员不由分说的拿过他手里的记分本,看看地里的工作量,再看记分本上的工分,都有些不满。

“是啊老周,为甚下半晌记三个工分?”

“这点活也就是一个工分的量。”

“拔草一天才这么点,周粮你给她一共记了4工分。”

“我们一天也就6~8分,凭什么给她记这么多?”

“老周赶紧改过来,乱记工分,你还想不想干了?”

姜茶就有点明白了,这出戏是为了什么,原来是以为给她乱记工分。

周粮从他们手里夺回记分本,合上本子,把笔放进口袋,扫了一圈围着他的社员,“工分没记错,就是四公分。上午一工分是姜知青自己挣得,下午的是村里给补的。”

“为啥给她补工分?”周大妮不甘心的道。

周粮白了她一眼,“当然是因为拖拉机,拖拉机多能干你不是看见了,村里决定给三个知青一人补助三工分两年,拖拉机以后就归大队。”

拖拉机今天去城里拉砖,昨天社员们都看见拖拉机的干活速度。十来个男劳力一天都没有拖拉机哒哒哒半天干得多。

红旗大队工分不值钱,两年满勤全工分也买不来一辆拖拉机。

这笔账社员都会算,让他们来他们也愿意换拖拉机。拖拉机能做的事太多了。

姜茶心想,虽然我的四工分有三工分是拿拖拉机换的,但我一点不心虚,理直气壮。

工分换拖拉机,就问你值不值。

听了周粮的解释,周大妮一本正经的对着姜茶鞠了一个躬,“姜知青对不起,误会你了,你是个伟大的人。”

周大妮上下打量她一眼,“姜知青,虽然你干活不行,但我就佩服你们这样的人。放心,我是咱们队的铁娘子,以后我每天叫你上工,争取把你锻炼出来,也能当个铁娘子。”

姜茶吓得往后退了两步,僵硬的摆摆手,“周姑娘不用了,我现在干活不行,和你一起上工只能拖后腿,等我再熟练些,就去找你一起上工。”

“也行。”周大妮考虑实际情况,她家指着她赚工分。

姜茶心这才落到实处,她可怕周大妮坚持要带她一起奋斗。

姜茶刚进门就闻到饭菜香,季然和李宪章已经把饭做好。

下午回来的路上,他们两人相互打掩护买了半斤肉。

李宪章几天没吃肉,回来就迫不及待的和季然做饭。

现在菜已经炒好,米饭马上也要出锅。

姜茶靠在门边看着突突向外冒的浓烟,再看咳嗦个不停地两人,瞬间就憋不住了,“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

她对坐在灶前烧火的李宪章阴阳怪气的道:“这烟也忒不懂事,不给我宪章哥面子。”

李宪章上下打量了她一眼,然后噌的拿着烧火棍站起来。

“烧火,烧火,干什么去。”季然拉着他的胳膊,赶紧把他按回去。

两人蒸的米饭,炒了两个菜,一荤一素,小炒肉和西红柿炒蛋。

姜茶拿起筷子尝了一口,小炒肉不好不坏,不难吃也不惊艳。

又尝了一口西红柿炒鸡蛋,味道简直莫名其妙,“西红柿炒鸡蛋不然做咸口,不然做甜口。为什么你们做的又甜又咸。”真是别有滋味。

“我说做咸口,宪章说要吃甜的,我俩互相说服不了,结果就是这样。”季然是这么解释的。

你们高兴就好。

吃着饭,姜茶跟他们说起下工时候的事,感慨周大妮是一个农村女强人。

李宪章不以为然,这就女强人了?凭能干活。

姜茶忍不住为周丹妮辩驳,在农村,你干活多少就是你的工作能力。一个人行不行的,看他在大队婚姻市场的热门程度就可以看出来。

至少他们三个,如果只看干农活方面,队里大伯大娘们是看不上的。

不开发新技能,在红旗大队他们三个只能是三只花瓶。

花瓶姜、花瓶季、花瓶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