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太上感应篇汇编 > 第3章 前言1

第3章 前言1

《感应篇汇编》为古今注此篇者之冠、文理俱隹,俾熟读而详审以行之。则人人可以为良民,人人可以了生死矣。

《印光法师文钞·增广卷二·复四川谢诚明居士书》

【译白】《感应篇汇编》是古今注解《太上感应篇》中最好的,文理俱佳,使世人能够熟读而详细审察,然后努力的去实行。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良民,人人都可以走出生死轮回的苦海。

《印光法师文钞·增广卷二·复四川谢诚明居士书》

凡《安士全书》及《感应篇汇编》,《印光文钞》,通文义者,皆须人奉一部。由此路上行,上焉者或可体会到此。否则只知圆融不执着,口口说空,步步行有,为家庭之祸患,亦佛法之蟊贼。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复福州佛学社书》

【译白】凡是《安士全书》,《感应篇汇编》,《印光法师文钞》这三部书,只要是有文化的人,都应该人手一册。携带在人生路上,上等根性的人或可以因此而大彻大悟。否则只知道天天讲“圆融不执着”,口口说“空”,而实际上步步都在行“有”,这是家庭的祸患。也是佛法的蟊贼。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复福州佛学社书》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万不可学时派。当学孝,学弟,学忠厚诚实。当此青年,精力强壮,宜努力读书。凡过读之书,当思其书所说之事,是要人照此而行,不是读了就算数了。书中所说,或不易领会。而《阴骘文》、《感应篇》等皆直说,好领会。宜常读常思,改过迁善。于暇时尤宜念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以期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切勿以为辛苦。古语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时若错过光阴,后来纵然努力,亦难成就。以年时已过,记性退半,所学皆用力多而得效少耳。第一先要做好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第二要知因果报应,一举一动,勿任情任意。必须想及此事,于我、于亲、于人有利益否。不但做事如此,即居心动念,亦当如此。起好心,即有功德。起坏心,即有罪过。要想得好报,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有利于人物,无害于自他方可。倘不如此,何好报之可得?譬如以丑像置之于明镜之前,决定莫有好像现出。所现者,与此丑像,了无有异。汝果深知此义,则将来必能做一正人君子,令一切人皆尊重而爱慕之也。祈审慎思察,则幸甚幸甚。

《印光法师文钞·增广卷一·与周法利童子书》

【译白】人一生的成败,都取决于年幼时的栽培与保持好习惯所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应当知道好坏,万万不可以学时下流行的作风派头。应当学孝、学悌“敬爱兄长”,学忠厚诚实。值此轻年,精力强壮,应该努力读书。凡是读过的书,应当思考这书中所说的事情,是要人照此而行,不是读了就算数了。书中所说的,或许不容易领会。而《阴骘文》、《感应篇》等都是直说,容易领会。应常读常思考,改过迁善。在闲暇时尤其应当念阿弥陀佛,以及观世音菩萨,以期望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千万不要以为辛苦。古语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时若错过了光阴,后来纵然努力,也难以有成就。因为年时已过,记性退半,所学都用力多而得效少。第一先要做好人。见到有德行的人就要与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犯同样的错误。第二要懂得因果报应。一举一动,不要任情任意。必须想到此事,对于我、对于父母、对于别人有利益吗?不但做事是这样,即使存心思、动念头,也应当这样。起好心,就有功德。起坏心,就有罪过。要想得到好报,就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有利于人民与物类,无害于自己与他人方可。倘若不这样,有什么好报可得?譬如把丑像放在明镜前,一定不会有美丽的影像出现,所出现的与这丑像一点儿也没有不同。你果真能深知这个道理,那么将来一定能做一个正人君子,让一切人都尊重而爱慕你!请你审慎地思察我的话,那么我就太庆幸了,太庆幸了!

《印光法师文钞·增广卷一·与周法利童子书》

祈以《感应篇》教子孙,终身诵之,胜于小学韵语多矣。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邵慧圆居士书三》

【译白】请以《感应篇》教化子孙,终身奉持,那么胜过《小学韵语》不知多少倍。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邵慧圆居士书三》

教小儿常以《阴骘文》、《感应篇》,为入德之门。俾幼时即知为人之道,与因果之理。则后来决定不敢作越理犯分之事。否则被彼邪见所诱,则其行或至如今之废孝废伦免耻者,以现今此种邪说甚多故也。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复王智卓居士书》

【译白】教育小孩,经常以《阴鸷文》、《感应篇》作为入德之门。使他们年幼时就知道做人的道理,与因果报应的道理。那么,以后就决定不敢去做超越法理违背本分的事情。否则就会被邪见所诱惑,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如同现今那些违背孝悌伦理,而不知廉耻的人一样。因为现在这种邪说又比较多的缘故。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复王智卓居士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