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太上感应篇汇编 > 第9章 故事译白2

第9章 故事译白2

明河间杨守业日诵此篇,六十无子。万历六年,病死忽生,谓家人曰:“至冥见一官持簿点名,言我无子,因恒诵感应篇,当增禄寿,赐一子。”明年果生男,养老送终,且登科第。

【译白】明朝时,河间(山东河间),杨守业,他每天都会虔诚的读诵《太上感应篇》,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还没有子嗣。他在宋神宗万历六年的时候,突然得病死了,但是忽然又活了过来,于是就对家人说:“我到了地府,见到一位官员手持名册正在点名。当点到我的名字时,说我命中没有子嗣,由于我每天坚持读诵《太上感应篇》,所以上天增加了我的福禄和寿命,并赐给我一个儿子。”第二年杨守业的妻子,果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不但为杨守业养老送终,而且还考取了功名。

宋西蜀李昌龄为光州太守,平反冤狱,甚着声绩。详注《太上感应篇》,使人因事求理,助宣教化。此经大旨,遂得昭明于世。历官御史中丞,福寿并茂。

【译白】宋朝时西蜀(四川),李昌龄先生,在担任光州(河南省境内)太守的时候,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政绩十分卓著,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他还详细注解了《太上感应篇》,让世人能够更好的理解篇中的道理,因此也方便了对世人的教化。《太上感应篇》的宗旨,也能够清晰明了的显示于世间。后来,李昌龄官至御史中丞,他一生福寿并茂。

宋越国郑清之,尝进此篇于理宗。登极后,赐钱刊梓,御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二语于篇首,自是奉行者益众,清之尝许作赞,未成,因目眚 (shěng) ,力疾作赞,目即愈。后参大政,同知枢密院事。

【译白】宋朝时,越国(浙江宁波),郑清之先生,他曾经将《太上感应篇》上呈给皇子赵昀。后来,赵昀(宋理宗)登基以后,就赐钱刻板刊印,还亲笔题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二句于篇首。从此奉行《太上感应篇》的人就更多了。郑清之曾经许下要为《太上感应篇》写赞语,但是还没有写成眼睛就生病了,他不顾眼睛有病,努力认真写完,写好后眼睛很快就痊愈了。后来,他还参与国家政事,官至同知枢密院事。

台州王竺,有男名净,四岁病死,哀痛情切,发心刊刻此篇,欲求亡男再为父子,妻果有孕。因至黄岩进香,恍似与净同轿回家。即生子,取名师回,面貌与前无异,骨肉重完。

【译白】台州(浙江临海)有一位王竺,他有一个儿子叫王净,四岁的时候生病死了。由于父子情深,他非常的悲痛,于是就发心刻版印刷《太上感应篇》流通,希望死去的儿子,能够再投胎回来,继续做他的儿子,不久后他的妻子果然就怀孕了。因此他们就去黄岩(浙江台州)进香礼拜,回家的路上,王竺的妻子恍恍惚惚就觉得,好像王净和自己一起坐轿子回家似的。后来,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师回,这个儿子的样子,和王净长得是一模一样,一家人又重新完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